大公网北京10月13日讯:10月12日农历九月十九,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这一天,全国两岸各地寺院举行各种庆祝活动,以纪念这位游行在人间,倾听世间苦难,并慈悲救拔的菩萨大..
观音菩萨,又作观世音菩萨、观自在菩萨、光世音菩萨等,从字面解释就是“观察(世间民众的)声音”的菩萨。“千处祈求千处应,苦海常作渡人舟”,当人们遇到灾难时,只要念..
2014年10月12日是汉传佛教传统的观世音菩萨出家日,观音菩萨的出家日是对于观音菩萨本身的佛性修行的缅怀和纪念。通过观音菩萨的出家日了解观音菩萨出家成道的由来和修行经..
大雄宝殿信众虔诚礼佛功德主拈香祈福庄严僧俗两众祈福现场诵经拜忏2014年10月12日是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又逢本寺开山祖师上本下焕老和尚108诞辰之际,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弘..
四川尼众佛学院举行观音菩萨出家日放生法会放生法会现场2014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十九),恭逢观世音菩萨出家日,在这法喜充满的日子,为了传承观世音菩萨悲天悯人、慈悲救..
江苏苏州昆山华藏寺举行授皈依法会昆山市佛教协会会长、华藏寺方丈秋风法师主法皈依法会现场放生法会现场2014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十九),适逢观音菩萨出家日,江苏苏州昆..
三亚南山寺三十三观音堂举行观音菩萨出家日法会供灯法会现场感念佛恩,赞佛慈悲。2014年10月12日(农历九月十九),海南三亚南山寺三十三观音堂隆重举办“九月十九观世音菩萨..
一个很有启发意义的故事,感恩你耐心地看完!从前有一个叫化子每天出门乞讨,他很想过正常人的生活,于是他总要乞讨一些粮食积攒起来。可是他积攒了好多年,他的粮仓还是只..
编者按:晚清民国时期虽然时局动荡,但中国却涌现出一大批精英人才,佛门也不例外,可谓高僧辈出,圆瑛大师是其中佼佼者之一。圆瑛大师精研佛理,“楞严独步”;又被称为英..
编者按:现在如果上街调查,问大家是否愿意扶起跌倒的老人,真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持肯定答复。这种恶劣风气究竟如何形成?人人都应反思问题究竟处在哪里,或许我们都曾在无意..
编者按:在三藏典籍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括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修行故事等等。下面这个故事,选自《经律异相》,原始出处则是《迦叶诘难陀经》。华人佛教..
编者按:当代大德证严法师善于用故事教育人,这些故事或者出自佛经,或者来自现实生活。证严法师讲完这些故事,都会结合佛法得到一个结论,对读者有振聋发聩之效。书生两手..
佛乃是觉悟之灵魂,佛祖乃是在一次人生的具体显现。成佛意味着这人显灵了,俗话说‘觉醒’。菩萨是一种关怀人生的慈悲心态,而关怀的心情涉及到人生的方方面面。所以佛像多..
信仰观世音菩萨──慈悲精神的学习在佛教信仰里,观世音菩萨是西方极乐世界的补处菩萨,将会在未来接替阿弥陀佛,功德非常殊胜。而在中国,信仰、敬奉观世音菩萨的信众尤其..
我小学五年级,我住在台北淡水河边,我们三个同学,一个姓郑,一个姓陈,我们三个同住在一起,下课以后,就到淡水河边去抓螃蟹,螃蟹把它抓起来就把它脚弄断,好快乐,这样..
神奇小鸟双双至,为解法师心头疑我记得我以前放鱼,然后有一次在高雄,有一些居士就买了很多的鸟,跟我说:“师父,明天带我们去台南的左营的山里面放生。”我想说这个放鸟..
编者按:在三藏典籍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括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修行故事等等。下面这个故事,选自《经律异相》,原始出处则是《大智度论》第十四卷(以及..
三世诸佛一切菩萨都是乘愿再来之人(图片来源:资料图片)“虽行三界,而不坏法性,是菩萨行。”虽然还在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中转,但是不坏法性。他是跳出了三界,是跳..
公主每天供养四五百位比丘,并且亲自料理食物。(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中印度佛法盛行的时候,有一位虔诚的居士,每天发心供养比丘,当时有一位已证得阿罗汉圣果的比丘,每..
2014年9月18日下午,瓷弥勒捐赠仪式在奉化雪窦寺大慈摩尼之殿举行,著名文化大使、陶瓷鉴定专家、中国文化促进会艺术陶瓷文化中心顾问陈海波先生代表两岸四地的陶艺家,捐..
在佛法八万四千种法门中,忍辱为何会列于菩萨六度修行之一?因为忍辱不仅是日常生活中与他人接触时最容易遇上的考验,更是每个人修行中必经之磨练过程。菩萨在度化众生的过..
2014年9月14日,浙江奉化雪窦山弥勒佛学院2014级新生入学典礼成功举行,标志着自浙江佛学院成立以来首批学僧正式入学修行。雪窦山方丈、浙江佛学院院长、雪窦山弥勒佛学院..
编者按:两晋时期,洛阳成为佛教中心,汇聚众多中外高僧,他们或者埋头译经,或者诵经宣讲,或者身体力行、广行善事、印证佛法,为众僧俗树立榜样。在洛阳高僧中,如诃罗竭..
7月19日,手持鲜花的信徒在浙江省奉化市迎接来自尼泊尔蓝毗尼的天冠弥勒佛像正式“入住”奉化岳林寺。当日上午9时15分左右,浙江省奉化市出现奇特的“日晕”现象。(新华社..
比丘知道男孩出家能够持戒,于是收为沙弥。(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古印度有一位比丘,少欲知足。安陀国有一位大富长者,生了一个男孩,想让孩子出家,准备为他选一位好师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