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经是佛所说的信佛、学佛,而至成佛的方法。方法无边,所以佛经的数量和名目也很多,在我们这里,最适用和最通行的,则有华严经,法华经,地藏菩萨本愿功德经,药师琉璃光..
农历二月十九,恭逢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圣诞纪念日,若人一心称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圣号”,或恭诵《妙法莲华经》一部,或单诵《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心经》,是人福慧..
观世音是梵文阿缚卢枳低湿伐逻的意译,是遇到苦难“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的意思。,亦称光世音、观自在、观世自在,因唐朝避太宗李世民的名讳,将观世音略称为观音。据..
1.专诵一经:有的人选诵好几本经,有的人选诵一本经,我建议你专诵一本,除非已经诵得很习惯的不勉强,为什么要专诵一本?它的利益在哪里?因为一经通,则窍窍通,所以一悟..
观世音菩萨救我们三灾八难,和我们众生有缘。读诵到这一品,我们要知道法义在哪里。我们众生受持《妙法莲华经》,那么谁来保护我们呢?我们有难处,求谁问谁去呢?这个世界..
阿弥陀佛往生心咒:唵•呗玛达列•吽。阿弥陀佛一字心咒:唵•阿弥爹哇些。(能除灾祸疾病,命终生净土,得上品上生。)阿閦佛心咒:南无薄伽伐帝•阿閦毘牙•莎哈。(亦称「..
一、供养在佛、菩萨的像(塑像、画像、照片,没有的心里想一下他们的样子也可以)前供上一杯清水。水用纯净水、白开水、茶水、饮料都可以。有条件的摆上水果点心,没有的可以..
一边学佛法,一边生*欲心,那该怎么办呢?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有众生”:假设有这一类的众生,怎么样子呢?“多于*欲”:他一边学佛法,一边生*欲心;学的..
持咒(嗡桑巴ra桑巴ra波玛纳萨ra玛哈臧巴巴吽帕的梭哈)是旧噶当派的祖师阿底峡尊者传下来的。阿底峡尊者对度母具有信心,有一次他梦见度母,度母把这个咒语传给了他,后来他..
佛教今天已经是中国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一般的中国人,如果信仰佛教,做得最多的事,是到佛寺里拜佛。拜佛的同时,也拜菩萨。佛寺里的佛,有时是一位,那就是释迦牟尼佛。..
经常有初学佛的师兄问,诵经过程中突然来电话了,接还是不接?接电话后,然后再诵经如法吗?过去有一个公案,我在哪里看到记不得了。明朝的一位名将戚继光,他是一位虔诚的..
有学佛的佛友问:我想搞养殖行不?我朋友说也是造业,我想我天天念经给那些动物超度?恒传法师答:阿弥陀佛,佛教徒最好不要从事养殖业,因为那是属于在家居士的邪命而活之一..
观音,旧译“光世音”“观世音”,略称“观音”,新译“观自在”或“观世自在”。“观世音”者,观世人称彼菩萨名之音而垂救,故称为观世音;观自在者,观世界而自在拔苦与..
佛弟子最好每天都能诵经。好比一个道场,必须天天要有早晚功课,要是一个寺院,都没有人诵经,做早晚课。那慢慢的鬼神就住进寺院里面了。没人诵经和供养,护法神就走了,那..
我们每天念这些发愿文,回向文,为什么要念这些?不是说光念一遍就算了,要把这些词牢牢地印在心上。什么叫发愿?愿就是愿生西方,心上愿意去,这是很重要的事情。干某某事..
佛经劝人修慈悲心,还强调修清净心。弟子浅显地认为“清净”是不要有染污,往往会将“清净”跟“无为”,就是不去做太多的事情联想起来。但是,发慈悲心就要救苦救难,要做..
观世音菩萨应该是中国人最熟悉的,观音信仰不仅贯穿整个中国佛教历史,更是形成了“有华人的地方,就有观音的信仰,”在遇到苦难灾厄的时候,许多人会第一个想到救苦救难的..
诵经一定要开智慧,要不然的话,只诵经,没有办法转烦恼成菩提。只有诵经,就像鹦鹉学讲话一样的。内在的智慧不在诵经,诵经只是增上缘,重要的是转凡成圣,转识成智,转烦..
我们往往搞错了,以为所谓修行就是说我每天抽一个小时来做早课,或者做晚课就行了,其他时间不是修行的时间。其实任何时间都是你修行的时间,任何地方都是你修行的地点。不..
观世音菩萨是佛教圣众体系中的一位印度菩萨。关于观音菩萨的身世,在佛经中多有记述。印度佛典所载的观音有好几种,身世各异。记载观音身世资料最多的首推《悲华经》,据此..
第一,念经时,我们一般眼睛看,嘴巴念,耳朵听。很多人就注重嘴巴念和眼睛看,却忽略了耳朵听。其实最关键的是耳朵听,也就是诵经时要把心放在耳根上,认真的听,不是放在..
超度这桩事情认真的来说是要修行证果才行,你才有能力超度,你修行没有证果,你都没有能力。你看看古时候宝志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那么样有效果,大家都知道宝志公是观世音..
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要如何念观世音菩萨,菩萨才能观你的音声呢?只要耳听、心观..
刚开始入门期间,无论念诵心咒、经文还是仪轨,都不要只停留在口诵之上,而应尽量理解其含义。细致观待,经文里是字,小说里也是字,同样是字,为什么念诵经文有加持力,念..
诵经脑子里杂念多,先举个例子,就像我们的衣服脏了,怎么办?需要多次去搓洗。即使是僧人在诵经过程中意念也会经常散乱,这是正常的,发现了将它拽回来继续诵,长此以往,..
学佛的人都知道,人的命运是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我们种下什么因,就得什么果。种善因得善果,种恶因得恶果。因果从未欺骗过众生,惟人自欺,无视因果。到头来,果报还是要自..
《金刚经》上须菩提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说:“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所谓降者,就是禁止的意思,使心不..
我们说读诵一部经典,要恭敬受持、法加持受持、随闻入观受持,但其实最佳的状态是什么呢?就是超情离见受持。怎么样超情离见呢?我们常说装藏装藏,大家不是要给佛像装藏嘛..
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心态,是诵经的“发心”已落在执著功课的“数量”上了。可以自己反观一下,是不是会有诵完经之后,想赶紧在群里“打卡”报数的想法呢?若如是,则表明内..
我们净土行人有两种:一种呢,就是专修专念——口念弥陀,心想弥陀,身拜弥陀,但是这种专修的人要业障轻、善根强,他这种人也很容易成功;还有一种,就是叫圆修,我们也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