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修学,总觉得自己八步骤还是没有很好地用起来。重新回顾了一下“皈依之因”的法义,认真地用八步骤的每一步去落实,觉得还是挺有收获的。首先,按照八步骤的一到三步,..

不管显宗或密宗,皈依的最终目的都是证得佛果。但修行方法不同,成就速度也有快慢。显宗依赖外境比较缓慢,密宗依止心性本体,会比较迅速。当然,这是非常难修的,要修到究..

皈依是什么?皈依是不是等同出家?皈依后,又该做什么?……在没有真正学佛前,这些问题一直都困扰着我,总以为皈依三宝就等同于出家了,行住坐卧都要呆在寺院里,并且天天吃..

密宗的果皈依,是指三种自然智慧—本体空性、自性光明、大悲周遍无二无别,心性的本体就是法身,始终无生无灭。密宗是以果位作为修道,通过化身、报身道用的“方便生起次第..

显宗认为,我们目前不具备佛、法、僧三宝的功德,无法救度自己,更不可能救度众生,必须依靠外在三宝的庇护和加持力,作为暂时的依怙和引导而皈依。因此以佛为导师,法为修..

礼敬诸佛必须要用心在礼敬诸佛的时候,我们自己的身体,也要观想与诸佛菩萨一样多。在所有诸佛菩萨面前,都有一个“我”,以清净的身口意,同时在礼敬诸佛菩萨。用我们的身..

人生像魔术般虚幻,我们很难看清真相在实修的过程中,为了进行对实相证悟的修持,我们必须作自我训练。起初,我们可以透过种种比喻作观修,认清一切外相的虚妄性。佛经中,..

大士道的皈依境,分为显乘和密乘。1)共同的外皈依境:具四身五智的佛,大乘的言教和证教、以及一地至十地的菩萨圣僧等三宝,是显密共同的皈依境。2)不共内皈依境:皈依三根..

皈依三宝,就要靠三宝的力量,靠三宝对我们的帮助,才能够解决我们内心的问题。本期推出“敬修皈依”系列之一《皈依三宝的别学》,探讨如何皈依三宝,三种应学,三种不应学..

全世界所有的宗教,都有一个入门仪式,就像基督徒的“洗礼”,佛教徒的“皈依”。皈依,印度人称为“南无”,皈顺依怙的意思;藏族人称为“嘉木卓”,“嘉木”是保佑。“卓..

大士道皈依的动机不是为了自己一人的利益,而是愿遍虚空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证得究竟佛果。这是大乘显宗和密宗修行者的皈依。身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应以大士道的发心而皈依..

中士道的皈依,动机是为了自己一人解脱,求得罗汉果位。对境佛宝是佛陀的智慧灭谛,法宝是小乘的证法灭谛,僧宝是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的圣僧。时间是直到证得阿罗汉果位..

小士道的皈依,发心是求人天福报,对境是三宝,时间是直到获得人天果报。而求人天福报的小士道,又分为内道和外道。两者的差别是,内教小士道的皈依处是佛、法、僧三宝;外..

万事万物不是完全没有,但不能执着永恒的存在关于“证悟”,佛陀讲过很多,我们要慢慢理解。佛陀告诉我们万事万物不是完全没有,但不能执着永恒的存在。西方人喜欢讲“灵魂..

嘉瓦仁波切所提议的要尊敬敌人,因为他们提供给我们成长的机会,乍听之下很难接受。但这个情况就跟一个人要练身体,想增加力量时,必须练习举重一样。当然一开始时,举重会..

功德的大小在于意念上,起心动念的清净与否从前,在释迦牟尼佛时代,印度的国王阿阇世王。他为了得到王位,杀死自己的长兄,成为皇太子。接着为了想要早一点得到王位,又把..

问:多年来,一直想让自己的亲友也皈依三宝,但未能如愿。怎么办好?索达吉堪布:希望大家多祈祷大乘上师和传承上师,如果他们的悲心光明融入我们相续,我们的爱心和悲心一..

真俗二谛之所摄,一切善资作随喜随喜功德,是很多人做不到的。佛弟子随喜赞叹诸佛菩萨、罗汉,随喜历代传承上师和师兄师姐们,大部分能够做到。但也存在因为虚荣心、攀比心..

【问题】听上师刚才讲到学佛要改变自己,不要有贪嗔痴,不要有嗔恨心,我自己在学佛修行的过程中,感觉很惭愧,平静时我很容易做到,但当我看到不喜欢的人,或者伤害我们的..

皈依,是开启一切佛法正道之门;信心,则是开启皈依之门。如果不相信皈依的对境,怎会有真正的皈依呢?又如何得到三宝的保护呢?就像我们遇到危险时,会找有能力者来救助,如..

【问题】我们经常就世间的事情请教师父,师父出于慈悲而给出答案或者方向,这种回答是否会让我们本来应该承受的因果,转由师父分担了呢?祈请上师开示。【嘎玛仁波切答】这..

现在有些人,把佛法当作学术研究,或为了聚集大众,贪图名利,希望获得他人的赞美,或是为了和别人辩论,以显示自己高人一等,这些心态都是不正确的。有些人喜欢研究佛法,..

皈依不仅是佛教仪式,尤其在金刚乘中,它是一种实修,是每天的修持功课。所有仪轨的一开始,就是修皈依,目的是要我们虔诚祈祷,希望在上师三宝加持下,消除一切的痛苦恐惧..

今生今世有谁能够引导我呢?佛、法、僧三宝是我唯一的希望。由于恐惧沦落至下三道,加上全心信赖佛、法、僧引导的能力,我必须皈依三宝。三宝会如何护佑我呢?它们会引领我远..

皈依,是归向依止之意,就是为了遣除一切恐怖而依止皈依处。暂时来说,皈依是以上师三宝作为保护和不变的依靠,究竟来说,则是对诸法实相的了解和证悟。所以,从究竟意义而..

在喜舍中见慈悲,在自省中见智慧辞旧迎新,不仅仅在岁末年首交替之时。每一个当下都会成为过去,每一个下一秒也会成为当下。然而成为了过去,时光就无法倒流。对于每一个生..

【问题】如果无意中伤害别人,是否罪过比较轻?【嘎玛仁波切答】《俱舍论》将因果剖析得非常细,就像法官判案一样,需要衡量是否有预谋?是否有付诸行动?是否达成目的?付诸行..

C.忍辱波罗密对于欲享善德的菩萨而言,所有伤害他的人如同珍贵的宝藏。因此,没有怨恨地对所有人生起安忍之心,乃是菩萨的修行。忍辱有三种。第一种忍辱是不带愤怒地去忍受..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