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世经》云:菩萨观心,心中无心相。是心从本以来,不生不起,性常清净。客尘烦恼染,故有分别。心不知心,亦不见心。何以故?是心空,性自空,故根本无所有。是心无有一..
问:古人云:lsquo;参究,在搬柴运水行脚处参。rsquo;今之学者,要在静坐,参功有力。若在四威仪中,与物交接,心念纷飞,话头沉没。若惟静坐,又违古人操履。若与物交,终..
五、净业三福融圣道了他即自享佛果净宗念佛法门,由弥陀愿力、名号法力与行人自功德力之因缘和合,显现临终弥陀圣众接引之盛况,诚为不可思议之妙因妙果。他力果觉,胜异方..
三、弥陀大愿慈力至诚感通即摄在错综复杂的因行果报中,发愿具有不可思议的力用。郁头蓝弗仙人因发恶愿,天报既终,遂堕为飞狸;贫女供养迦叶残汁,命终如愿生忉利天;一僧..
何时能归还佛教寺庙这块净土理净法师导语:“天下名山僧占多”,佛教自东汉初年传入我国后,至今已发展成为我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其文化的主要载体——佛教建筑..
《净土宗判教史略要》学习补充资料一、书名简介:1.净土宗:十方净土很多,这里特指西方净土。大分六点来说明净土宗特点:1)果地法门:净土者,佛之世界。唯佛有净土,经云..
文化守成与改革创新——略论太虚大师佛教改革的内涵释海藏内容提要:近代以来,中国无论在文化,还是在政治、经济上都落伍于西方,于是向西方寻求真理,解救民族危机的思潮..
二、净土法门,唯信为本信是深植心地的根,是生命体的动力机制。信亦是吾人生存的基础,是修行世出世间法的先决前提。信之内涵与力用,深广浩博,兹略标有四:1、佛法大海..
太虚大师僧教育的宏图与实践了法前言太虚大师是近代佛教史上著名的佛学思想家、杰出的佛教教育家。他曾于一九三二年在浙江的一次演讲会中说:“佛教僧伽教育关系佛教存亡的..
念佛开示——信、愿、行净土三资粮释了法各位法师大家好!这次鸿山寺举行念佛七法会,法云法师请我来给大家讲佛七开示,其实佛七的名称是简称,具体来说应该叫做结七念佛。..
四、名号具万德称念必往生信愿胜心萌发,则念佛行持若决江河,沛然莫御。净宗念佛复有多门,概有四种:一、实相念佛,二、观像念佛,三、观想念佛,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
六、结语净土法门,奇特胜妙,超情离见,唯信乃入。由信启愿,厌离娑婆,欣求极乐,愿心坚牢,万牛莫挽。由愿导行,执持名号,仗佛慈力,往生净土,径登不退,毕竟成佛。人..
武功
净空法师:惠能大师说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
静坐就是静,静就是静。想一个办法守窍,或者参话头做什么功夫,任何一个办法加进去已经不静了,这是个大原则。——南怀瑾..
星云大师:做人,要有海纳百川的胸怀,迟早会出人头地
问:众生从无始以来,造作无量无边的罪业,而今生一期果报之身形,如果不曾遭逢善知识,结果又再作了一切的罪业,真的是无恶不造。为何临命终时只要十念便可以成就往生,而..
【原文】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送至西方。如肯往者,无不得生也。观此,则是佛与菩萨,悯念众生沉..
星云大师半辈子的养生智慧,患糖尿病51年,医生说活不过80岁
略述慧远大师的净土观纯祥法师蒙阿弥陀如来不舍光明的摄取,我等本师释迦牟尼世尊灭度800年后,公元402年,在慧远大师的倡导下,123人在庐山东林寺建斋立誓结白莲杜,共同..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三讲:二门章,舍圣道归净土讲解:纯祥法师第一章,叫二门章,这一章的主要内容是建立净土宗。道绰禅师立圣道净土二门而舍圣道正归净土之文安乐集上云..
《秘史趣闻》佛法观世界
大师身穿袈裟,在寺庙内开始祈祷,有人知道他修行的目标是什么吗?
【礼佛方法】天台智者大师《法华三昧忏仪》第六:“礼佛之法,当随所礼佛,志心忆念。此佛法身,犹如虚空;应物现形,如对目前,受我礼拜。余一一佛,亦复如是,用心不得散..
古德教人参禅做工夫,先要内脱身心,外遗世界,一切放下,丝毫不存,单提一则公案话头。如赵州狗子还有佛性也无。州云无。或万法归一一归何处,或审实念佛的是谁。随举一则..
释昌弘问:1、如何求生东方净土?据《药师经》看,生东似乎比生西要容易些。2、佛涅槃后去了哪里?3、拜佛是否是“以色见我(佛)”?念佛是否是“以音声求我(佛)”?4、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