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不在远求,即依现前世间事,能作得条条是理,事事如法,就是佛法。古之祖师有云: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谓迷世间法是众生,觉世间法就是佛。若问众生迷的什么?可答..

司马中原(1933年2月2日-),中国江苏人,生于南京。本名吴延玫,笔名司马中原。著名作家。1933年出生于淮阴区渔沟镇。1949年去台,六七十年代发表出版了大批小说,长篇有..

莫造来生业,回头种福田。《虚云和尚方便开示》:“说易行难,莫造来生业,回头种福田。前生没有脚踏实地做功夫,没种好善因,所以今生冤家遇对头,都来相聚了。”注:“说..

中山大学倪梁康教授在杭州佛学院法云校区进行为期两天的讲座倪梁康教授热情解答教理院研究生和艺术院研究生聆听了讲座2014年10月5日下午3:00,中山大学倪梁康教授在杭州佛..

普陀山大乘禅院隆重举行山门开门典礼暨剪彩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普陀山佛教协会会长道慈法师致辞与会领导、嘉宾进行剪彩忻海平部长、道慈法师、蒋志伟主任等出席仪式领..

编者按:在三藏典籍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括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修行故事等等。下面这个故事,选自《经律异相》,原始出处是《法句经》。华人佛教故事栏目..

2012年7月20日上午,河北省赵县柏林禅寺第十九届生活禅夏令营举行开营仪式。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河北省佛教协会会长、赵县柏林禅寺退居方丈、生活禅夏令营总导师净慧长老..

成都文殊院的售票窗口,游客正在买门票(图片来源:资料图)灵隐寺售票处(图片来源:资料图)2011年3月22日,厦门南普陀寺摘下售票处牌子开始免费(图片来源:南普陀寺)..

编者按:在三藏典籍中有很多精彩绝伦的故事,包括本生故事、本事故事、因果故事、修行故事等等。曾有学者认为,佛教经论(汉译佛典)传入中国之后,不仅影响中国人的思想修..

8个梦境特征表明你有前世记忆(资料图)你相信自己有前世吗?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现实中的某个一闪而过的场景,与梦中的似曾相识?不要怀疑,美国科学家告诉你,那是一..

韩国龙门寺方丈虎山大和尚一行参访苏州重元寺中韩佛教友谊长存韩方虎山大和尚一行在重元寺大殿合影留念2014年9月5日,韩国龙门寺方丈虎山大和尚率团20余人参访苏州重元寺,..

编者按:有人认为,因果轮回是佛教的基础。近代高僧倓虚法师讲过,惑、业、苦三者是轮回之根,因为迷惑必然造业,造业必然受苦,愈受苦愈迷惑,愈迷惑愈造业,愈造业愈受苦..

2014年8月31日10时59分,九华山地藏圣像景区隆重举行开光一周年暨(大愿殿、财神殿)全堂佛像开光法会。新近装修竣工的大愿殿、财神殿道场庄严、雄伟壮观,来自社会僧俗两..

中国近代四大高僧之一印光大师(图片来源:资料图片)《印光大师文钞》:“凡属危险大病,多由宿世现生杀业而得;而有病之人,必须断绝房事方可速愈。至于断欲一事,当以为..

来自各地的居士信众及游客参加“地藏圣诞·万灯祈福”活动2014年8月24日,农历七月二十九,地藏菩萨吉诞日,也是九华山第32届庙会日,九华山大愿文化园隆重举办“地藏圣诞..

云冈灵岩寺千佛殿佛像(图片来源:凤凰网华人佛教摄影:曹立君)《大宝积经》:“又彼中有欲入胎时,心即颠倒:若是男者,于母生爱,于父生憎;若是女者,于父生爱,于母生..

惟正法师作闭幕开示五台山大圣竹林寺第十届夏令营于2014年8月7日圆满闭营。由竹林寺监院惟正法师主持闭营法会。闭营仪式上,法师与营员一起回顾了七天清凉之旅的生活。首先..

苏小妹自从听了算命先生的相面、测算以后,就一直在想,算命的说的对呀,如果再不叫家兄苏东坡把已故的先人换葬个有风水的墓地,她和家兄由于祖坟的影响,就一生不能结婚、..

问:近年西方心理学界通过催眠术,唤醒人的潜意识里前世今生的记忆。这些大量的案例与佛教的三世因果很相符。请问作为佛弟子如何看待这个现象?大安法师答:催眠术在西方由..

来源:《生死皆自在》作者:圣严法师编者按:如今地球上的人类寿命不长,百岁以上老人比例很小,一般人如果遇到或听说百岁以上老人,往往觉得非常神奇。如果再增加几十岁,..

80中大学生“出家”清修中大“宗教的多元认识与实践”公选课组织学生入寺院体验宗教生活“原来和尚也发短信、上网”,中山大学日语系女生阎姝今年“十一”假期体验了5天“..

江翠裳小姐长得眉清目秀,五官端正,面貌姣美,是出名的美女。爱美是人的天性,女孩子谁没有花样的年华,青春的岁月。可是,我们无始劫的业力,不晓得什么时候会成熟,业力..

红尘白浪两茫茫忍辱柔和是妙方。到处随缘延岁月终身安分度时光。休将自己心田昧莫把他人过失扬。谨慎应酬无懊恼耐烦作事好商量。从来硬弩弦先断每见钢刀口易伤。惹祸只因闲..

大师在开悟前后的一段时间里,曾做过与修行悟道极有关系的梦。日有所思则夜有所梦,梦本来不值一谈,但大师的梦却与众不同,不单是意识的反映,而是渗透著神通妙用及其悟证..

有关因果报应的道理,在佛法里面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但始终是一般善信经常疑惑及提问的问题,因此,我常在开示中引用佛经义理及故事加以说明;《华严经》云:「若人欲了..

苏州人吴引之,是清末探花,才貌出众。民国十年,朝礼普陀山,会晤印光大师,自称前世是个云南和尚。第二年,印祖去扬州刻书,途经苏州,顺便与他会面,以为他还能明白过去..

有一些人基于对前世的好奇,他追忆探求自己的前世到底是什么面貌?面对未来更是茫然不安,常藉由算命、看相、卜卦等,去臆测未来的祸福。我常想,人的过去,无从弥补;人的..

夫妻是缘,善缘恶缘,无缘不聚。自己有时会想不通,为什么求夫求妻可以求得到?为什么会感得一个好的伴侣。人不是都有感情的吗?难道感情也是可以勉强的吗?难道可以要求一..

由于无明和爱欲的缘故,众生四处地追求欲乐、爱乐。《巴利三藏》《小部.阿沙卡本生经》的一个故事,可以很好的说明,众生是如何地四处追求爱乐。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住在祇..

佛陀住在舍卫城的祇园精舍时,一位比丘出外托钵乞食,遇见了他出家前的妻子。前妻一直思念已出家的丈夫,很自然的,当她碰到前夫比丘后,便想令其还俗,继续以前的夫妻生活..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