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一[原文]念佛正因说盖闻恒河沙数众如来,弥陀第一;十方微尘诸佛刹,极乐是归。至理本只唯心,初门必由因地。故知合抱之木发于毫芒,千里之行始于初..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八[原文]发菩提心无上佛果,名曰菩提;若发此心,决定成佛。《净行法门》曰:“凡修净土,须善发心。若为自己厌五浊,欣九品,则违菩提心,是声闻行..
《莲宗宝鉴》译注[原文]阿弥陀佛因地《鼓音王经》云:“过去劫中有国名妙喜,王名憍尸迦,祖父清泰国王,父月上转轮王,母亲殊胜妙颜。生三子:长曰月明,次曰憍尸迦,三曰..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十三[原文]读诵大乘既慕西方,当求了义。暗中有宝,无灯照终不自知;古镜埋尘,不揩磨岂能光显?调和三业,体究一心,供奉真文,研味圣意。深入法源..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九[原文]受持戒法既发菩提心,应修菩萨行。初受三皈,次持五戒。渐修十种善法,圆满三聚律仪。根熟则全,根生则分受。年有三善,月有六斋。如或五戒..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十[原文]慈心不杀卵胎湿化,飞走虫鱼,皆未来诸佛之流,或过去多生父母。至于顒顒怖死、汲汲贪生,避苦而乐其身,此情一等;求安而养其命,斯理万均..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三[原文]弥陀释迦本愿因地《悲华经》云:“往昔劫中有转轮王,名无诤念,大臣宝海为善知识。同于宝藏佛所发菩提心。无诤念发愿云,‘我修大乘取于净..
《莲宗宝鉴》译注卷二之一[原文]念佛正教说法界本无众生,众生缘夫妄见;如来本无言教,言教为乎有情。妄见者,众生之病;言教者,众生之药。以药治病,则病无不治;以言觉..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六[原文]奉事师长古德云:“生我者父母,成我者师友。”是知:师者迷途之明导,暗室之慧灯,苦海之舟航,人天之眼目。恩逾父母,德重乾坤。弟子所以..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十二[原文]深信因果拟步玄途,洗心大道。深信世间因果,究明出世根源。将穷其源,必存其要;要而在用者,其于心法乎?心也者,弥纶于万行,会通于群..
万历四十三年七月二日,傍晚,杭州云栖寺丈室内。八十一岁高龄的莲池大师面西而卧,即将入灭。早在半月前,大师即已预知时至。当时,杭城内处处都有大师的弟子。他便前往城..
玄奘大师圆寂之地玉华宫肃成院
世出世法,皆以孝顺为宗。《梵网经》云:孝顺父母师僧三宝,孝名为戒。盖父母生我色身,师僧生我法身,三宝生我慧命,是故咸须孝顺。而欲修孝顺者,尤须念念与戒相应。如曾..
【原文】:证心大德。问心要于予。予曰。心要莫若念佛。寿昌云。念佛心即是佛。盖现前一念之心。无性缘生。缘生无性者也。惟其无性缘生。故念名满腔是名。念利满腔是利。乃..
走出围墙的擦边球大师——缅怀净慧长老王雷泉2013年4月20日上午,我在南京大学讲学间隙,惊闻雅安地震,净老舍报,当即发出一条微信。天灾接踵而至,佛门老成凋谢,痛楚难..
依止善导大师,持念弥陀名号善导大师是我国唐代高僧,乃中日等国净土宗同尊的大祖师。大师得十方如来之心髓,作无量世界人天之眼目。依止《无量寿经》,独赞持名念佛。开示..
【原文】:天地万物。皆有始终。有形象。有方隅。有分剂。唯心识无始终形象方隅分剂。故曰觅心了不可得。心了不可得。而天地万物无一不唯心矣。然我法二执不破。则唯心唯识..
大般涅槃经云:假使一月,常以衣食,供养一切众生。不如有人,一念念佛,所得功德,十六分之一。假使锻金为人,车马运载,乃至众宝,各满百数,以用布施。不如发心向佛举足..
印光大师论因果要义法语摘要余池明一、因果的普遍性二、因果规律的含义三、因果的重要意义四、因果与心性的关系五、不信因果的危害六、仗佛力特别之因果一、因果的普遍性世..
再探印光大师教义与人间佛教思想余池明印光大师没有使用“人间佛教”概念,不等于老人家没有人间佛教思想。若以现代赵朴初老居士提出的人间佛教的基本内容,即“五戒、十善..
印光大师校正台宗宝典《随自意三昧》略记余池明一、《随自意三昧》是一本什么样的书《随自意三昧》是陈南岳慧思大师的著作,该书的内容,印光大师在民国九年撰的《随自意三..
印光大师论正行与助行以及专修、圆修与杂修余池明蕅益大师在《佛说阿弥陀经要解》中指出:"诸经示净土行,万别千差。如观像、观想、礼拜供养、五悔六念等,一一行成,皆生..
印光大师“四论”著作时间考余池明[内容提要]印光大师佛教“四论”的发表是净宗十三祖出世弘化的标志性事件,而印光大师撰著“四论”的时间尚无确切的记载,本文根据大师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