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予初出家时,皋亭茶汤寺老僧,以诞日延予斋。时大岭有立禅,北人也,戆直无谄,顾予曰:彼延子为佛法耶?人情耶?彼以人情重子耳,何往为?予大惭。又友古溟者,谓..

当佛陀在舍卫城的时分,城中有一位婆罗门以乞讨为生,家中日子十分艰难,因而连他老婆也得出门乞讨。后来他的老婆怀孕了,可是很奇怪的是,自从怀孕那天起,她就常常要不到..

一日禅:送给自己的礼物人的能力是后天努力的结果,没有人一生下来什么都会,但只要努力什么都应该能够学会。关键时候要敢于向自己挑战,阻碍我们前进的最大障碍,不是对手..

一日禅:命运的归命运自己的归自己真正的绝望跟痛苦、悲伤、惨痛都没关系,真正的绝望让人心平气和。你意识到你不能依靠别人得到快乐、充实、救赎。那么,你面对自己,把这..

【原文】杭郡多士坊①,有东平庙。郡之窘人死,致梦其妻云:谅汝无力修荐;纵多方修荐,不若东平庙庙主某公施一饭斛足矣!妻诣庙主求请。主云:我至期有七员主行醮事②,奈..

编者按:这篇故事出自《六度集经》,原题为然灯授决经,由许钧居士译为白话文。《六度集经》,又作《六度无极经》《六度无极集》,三国东吴高僧康僧会译,集录佛陀曩昔世行..

好久之前就想写这篇文章,一是为了谢谢博主湖心亭看雪客师兄(在您的影响下我终究皈依了),二则想共享一下我自个的阅历。常言道佛祖的慈善如母忆子,我对这句话感触太深了..

以前佛住世时,一天夜里,有八位天人依序来到佛所。第一位天人,容貌端严,身上所发出的光芒达一里之远,并有十位天女随侍在旁。天人诚心顶礼后,佛陀告诉他:你因广修福德..

《金刚三昧经》云:大力菩萨言:何谓存三守一,入如来禅?佛言:存三者,存三解脱。守一者,守一心。如入如来禅者,理观心如,入如是地,即入实际。《华严经》颂云:佛子住..

一日禅: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有句古话说,无为无不为,清醒地认知自己的内心,不被妄想所转,不为外境所迷,能够及时地化解自我的负面情绪,去发现并感知生活中的温暖,让..

一日禅:凡圣之别,就在于能否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我们和佛和菩萨的差别,就在于我们是执着尘,我们执着六尘,我们去分别去取舍。而菩萨、佛,他们通过六根门头放光动地,他们..

从前山谷里住着一个漂亮的姑娘;她对男人向来不说一句话。王子、财主儿子和小乞丐三人在一起打赌,看谁有身手能取得她的欢心,让她开口说话。王子和财主的儿子先去,虽然他..

一日禅:学会隐藏自己的锋芒那些喜好表现、锋芒太露的人,往往不是受到别人的排挤和打压,就是遭到别人的陷害和污蔑,结果事事不顺,万事不成。而那些看似普普通通、对别人..

五祖弘忍大师,俗姓周,蕲州黄梅人。据《五灯会元》卷一记载,他的宿世是破头山中的栽松道人。栽松道人从前问道于四祖道信(四祖其时正驻锡于破头山):法道可得闻乎(您宣..

近来诸方少年,有志参禅者多;及乎相见,都是颠倒汉。以固守妄想为誓愿,以养懒惰为苦功,以长我慢为孤高,以弄唇舌为机锋,以执愚痴为向上,以背佛祖为自是,以恃黠慧为妙..

一日禅:心静,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心静,才能听见自己的内心。也许,你正狂热追求的,并非你真正想要的,只是迁就了别人或社会;也许,你正为之苦恼,肝肠寸断的,未必是..

一日禅:掌握自己的命运要先深信因果懂因果的人即使面对烦恼和痛苦也可以从容面对,因为他知道这所有的一切都是与他人无关;不懂得因果的人面对烦恼和痛苦只会沉浸在痛苦中..

一日禅: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

一日禅:学会掌握自己的快乐许多人之所以不快乐,大都因为他们不自觉的让别人控制了自己的心情,往往因为一件事,一句话令自己很生气。一个真正懂得快乐的人是不会用别人的..

佛陀在世时,孙陀利是一位生活在风月场所的女人,她听说有许多人都跟从佛陀出家,这些人傍边甚至有她从前所爱、所依托的人。因此,她对于佛陀领导僧众修行非常不满。又因为..

一日禅:真正属于自己的财富贵为天子,未必真“贵”;贱如匹夫,未必是“贱”。关键是看你的言行,怎样对人对事。对需要帮助的人真诚奉献,这便是内心的财富,这个才是真财..

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敬信佛法。欲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无由自检。凭彼土抗禅师检校。抗乃为在寺如法洁净,写了下帙(zh)。还岐州庄所,经留在庄..

一日禅:认识自己的心心是力量的源泉,认识自己心的状态和内心的问题才是修行的下手处。用一颗攀比的心看问题,好比一个暴君用惯了枪与世界对话,怎么能体会一个和平者用爱..

一日禅:多想想自己的大事,不用不实在的目标掩盖现实多在身心健康的时候想想自己的大事,看到棺材落泪可能都晚了。不能用不实在的目标掩盖最终的现实,我们现在不想见的、..

一日禅: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无关一个人经过不同程度的锻炼,就获得不同程度的修养、不同程度的效益。好比香料,捣得愈碎,磨得愈细,香得愈浓烈。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

若犯无邪者,清净无染者,罪恶向愚人,如逆风扬尘。【恶品第(125偈颂)】《南传法句经》--------------------------------------------------此一偈颂,是佛陀在祗树给孑立..

近来看到许多师兄写的因果故事。末学也把前几天听到的一则真实的因果故事写出来,以励世人敬畏因果,念佛修行。这篇故事的主人,是重庆合川龙多山的释隆圆师父的爷爷。故事..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