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六、修定与生天(一)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32~p.33:由于修习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依佛法的因果法则,修得某种定,如..

永远以戒为师中国佛教协会会长一诚湖南南岳佛教协会创办了《磨镜台》杂志,每期都送给我看了。我认为很好。出家人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就是要大力宣传佛教教理教义,让众生..

净空法师:忏除业障。

钟声里的禅趣依空法师太虚大师当年闭关于普陀山,夜闻暮钟止静,证入禅定,出定时只觉晨钟泠然响于耳畔,一夕仿佛刹那,坐断时空...自从唐诗人张继〈枫桥夜泊〉:“月落..

保护地球环境致力和解共生一诚法师法音2007年第8期总第276期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地球孕育了伟大的人类文明,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上个世纪以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经济规..

《净土宗词典》序◎一诚法师净土宗在佛教中被称之为三根普被,教内别传的特别法门,经历代各宗大德的提倡,已成为信众最普遍的法门。我们所说的净土宗,虽然初传我国时尚有..

佛教因缘观的人生智慧依空法师我们都知道,佛陀因一大事因缘出现于世,菩提树下所悟也不过一个缘字。各位不论是学显教还是密教,佛教还是道教,都脱离不了一个缘字。那么跟..

一诚长老在虚云大师圆寂五十周年纪念法会上讲话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长老,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各位朋友:今天我们在这里隆重集会,深切缅怀我国佛教现代史上的一代宗师、..

漫谈佛教的发展与学佛修行一诚法师西汉末年佛陀口述的佛经就已传入中国,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当时只是口传,文字的书籍并没有传过来。佛教传入中国后,借助于汉文化..

漫谈中国佛教禅观宏印法师◎释妙嘉整理-佛教青年基金会一、佛法中最重要的义理思想佛教已经二千五百多年了,所展现时间的遥远和空间的辽阔,以及宗派之多、法门之广,佛教..

自利利他厚观法师美佛慧讯第八十五期《十住毘婆沙论》云:「共利为上人」;但《大智度论》云:「但利他为上人」。试比较二论之旨趣。这问题满有意思的,《十住毘婆沙论》说..

四生六道皆是我们过去父母净心法师孝顺自己的母亲、尊重别人的母亲我们要孝顺自己的父母,但也要尊重别人的父母,关于这点,用佛教的道理来说,其理论更加充足,那就是亲缘..

不垢不净依空法师《心经》:“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把黄金丢到污泥中,不减它的澄黄本色,我们的本性也是如此。宋神宗元丰二年七月,御史李定、舒亶断章摘取苏..

净空法师:道士与圣经密码。

印顺导师访问记普献.宏印法师等访问问:静坐时,如何静下来止观?答:修道的主体,不外乎止观,因止观而成就定慧。或依止而修观的,也有依观而成就止的。但一般来说,真正..

佛教要发展需要两序大众共同努力记者:据我所知,台湾的佛教徒大多会积极做义工,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依空法师:在佛教界四个菩萨里面,只有地藏菩萨像出家人的样子,..

佛法对当代人的意义宏印法师生长在二十世纪高度科学、文明时代的人们,一提到佛教往往就视之为迷信、落伍,它似乎代表着消极、厌世,这是对佛教的曲解或误会。实际上,在这..

人生解脱与佛教思想----六十四年五月廿九日于辅大大千佛学社壹、人生的探讨及剖析人生的探讨及剖析,就是站在宗教、哲学立场上,对我们生命及生活作一番形而上的探讨。我们..

关于准提法传承的重要开示如孝法师2012年4月18日下午于白马招觉院我们无始劫来和佛陀结缘也是有着不可思议的因缘,我们这一世才能够在佛陀的指导下接触到正法,这是福报啊..

宗教融合和谐发展——依空法师答记者问依空法师:闭幕式是要展现“和谐”。把“和谐”扩大了就是“和平”。佛教是个众生平等的宗教。眼睛、耳朵、鼻子不能打架,应该各司其..

弥勒法门与净土信仰宏印法师主讲慈德居士笔记前言我相信中国的佛教徒都知道菩萨中有一尊称作弥勒菩萨。弥勒菩萨就是很福相,每间佛寺之山门都可见到这位肚皮很大、头耳很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宽谦法师主讲法师、各位居士,阿弥陀佛!非常高兴我们能够在这里共同地探讨《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们用很短的时间希望能有一个整体性的概念。我们使..

佛教徒的自我关怀与社会关怀◎宏印法师十九世纪以来,尤其进入二十世纪,世界性的宗教譬如说佛教、基督教、天主教、回教,这些世界性的宗教都有一个趋向,都在朝着一个现代..

弥勒法门与净土宏印法师弥勒菩萨的五乘共土五乘共土是那一种土呢?像我们的娑婆世界也可以算是五乘共土,释迦牟尼佛也来到此土,还有观世音菩萨到处示现渡化人,大乘经典中..

两岸禅学会议的风格宏印法师-佛教青年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一、共襄盛举我与惠空法师认识多年,从早期慧日讲堂,到他接任圆光教务长、在佛青会共事、出入慈善寺,直到现在住锡..

唯识学入门-生生不已的生命之流宽谦法师佛法是佛陀教导我们认识整个宇宙人生的真理法则,真理法则有它所现出来种种千变万化的现象。生活上的一点一滴都是现象,眼睛所看到..

三乘并护显密圆融——初谈三乘教法2012年2月24日如孝法师于白马招觉院佛法是圆融的,唐代的佛教它是有基础的,当时和印度的交流没有断,作为中国传承几百年的小乘的禅法也..

如实知心正确用功讲于禅期现场2011.06.25在禅修当中怎么样是用功呢?安止、意守人中、正知这就叫用功。能够觉知到这颗心不断地相续在一个目标——人中,就是持续不断地用功..

無常是常依空法师後汉郑玄解释《易经》时,认为「易」有三义:简单、变易、不易。从後二义来看:世间永恒不变的道理就是不断地变化,变即不变,不变即变。佛教的基本教理「..

弥勒净土的人间佛教性格探微依空法师一、佛教经典中的弥勒形象弥勒信仰早在印度佛教时代便已兴起,大乘佛教经典提及弥勒菩萨更不在少数。《增一阿含经》卷十九记载,释迦牟..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