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律法师 药师经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受大众深思,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呈奉供养,只有说说自己病中,屡屡失败的一些经验,也许有人在漫漫长夜独自流泪时,会用..

我们看智者大师。天台宗要修止观之前,一定有一个道前基础,除了修皈依以外,一定要勤修忏法。为什么?如果你一个人散散乱乱,也不是真的想要用功,那也就算了;如果你真的..

我们要怎么样来判断一位善知识,在经里说: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佛陀对于这种佛弟子、..

有一次,我到一间道场,那间道场一向是打禅七的。咦!竟然有念佛的声音!我就问:我们这里是禅七的道场,是在参念佛的人是谁,为什么会在助念呢?他说:法师!没有办法,修..

念佛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安住在佛。其实忆佛和念佛意思差不多,不过念佛比较有特定的涵意。念佛比如说,有观像念佛,看到佛像的时候,念头就是佛,这是观像念佛。也可以观想..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假设能够分别我声音的,这就是你的心。这当然是攀缘心,我们内..

印光大师根据《楞严经》以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方法,提到二个念佛的原则:第一个都摄六根,第二个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这是成就我们的专注力..

问:六道受报轮回就是给人们受用的,不拜佛的人吃了鸡、鹅、鸭、猪等,应是没罪吧?与修行有关吗?大安法师答:因果的法则是真实不虚了,不管他信不信因果,不管他信不信佛..

示无朽曰:尺璧岂宝,寸阴当惜。正念弥陀,信光赫奕。莫贪旧游,前途永失。这是开示无朽珍惜光阴。无朽是这个群体当中为头的,对他的要求显然就更高。尺璧岂宝,尺璧就是直..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

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执事,带了一批新生,这当中有一个居士来佛学院读书。当然一个居士刚刚来到佛学院,心思粗重这难免的。他做香灯的时候,就把大殿内一个很漂亮的碧绿色大理..

一个人要内观,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缘的心切断,莫向外求。所以佛陀说,我们的心已经活在业力了,知道吧,已经跑在外面太久了,就是这个小孩已经在外面流浪太久了,所以佛陀为..

身为苦本印光大师在出生六个月的时候,就有眼睛的毛病,乃至于几乎是丧明,几乎完全看不到。后来经过治疗,慢慢的有好转,但是目力已损,虽然好,但是这个眼睛很脆弱。怎么..

行无隐慈,直心清净故;无隐慈,隐是隐伏,隐藏在里边,没有显现出来,那叫做隐。什么是隐藏的呢?譬如说《妙法莲华经》,说这个莲华。莲华原来是从莲藕慢慢生出来,从水面..

明蕅益大师亦曾偈赞莲祖:世竞贵奇特,师专守平常。人尽尚高峻,师独存谦光。旋万法而指归净土,悯五浊而广作津梁。闻慈风兮宽鄙敦薄,积善化兮源远流长。仰遗规以私淑,愧..

为什么受了菩萨戒,一定要学大乘经论呢?第一个理由,因为菩萨的戒法是分散在各种大乘经论当中,这个是不同于小乘的地方。小乘的戒法是完全归纳在小乘的律藏,所以我们在学..

因为四十八愿,太广大了。我们没办法,去缘四十八愿。所以善导大师说︰佛号,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版。善导大师说︰佛号就是四十八愿,四十八愿就是佛号。他解释意思就是说。..

又问:欲度众生,当何所除?答曰:欲度众生,除其烦恼。文殊菩萨又问:说是度化众生,要对众生有什么利益呢?对他有什么利益?是这样意思。要除掉他什么事情?欲度众生,除..

我们修行人要做两件事:第一个趋吉,第二个避凶。我认为趋吉这件事情不是很急迫,当然我们不断的修习很多善法,看到大乘经典诸佛菩萨的德行,我们生起好乐,但是我觉得生起..

所谓忏悔,当然主要的目的在于忏悔罪障。佛法的修行必须要掌握到生起和还灭的因缘,就是你要消灭这个东西,你要先找到──它是怎么生起的?它生起的因缘在哪里?因此我们应..

没福报容易个性偏激布施是一个福报,跟佛道其实没有直接关系。是的,福报跟智慧、跟菩提没有直接关系,它只是一个助缘。为什么佛陀把布施放在菩萨第一个功德呢?它的理由,..

问:请问如何修自性空观?妙境长老答:首先要知道什么是自性空、什么是自性有。没有因缘时,就有此事,是名自性有;没有因缘时,即无此事,是名自性空。有因缘才有这件事,..

又问:欲除烦恼,当何所行?说我也是愿意灭除烦恼,怎么样才能灭除烦恼呢?答曰:当行正念。你就是修行正念的法门。正念是什么?就是四念处,就是修四念处的法门。我们学习..

声闻法和辟支佛这两种佛法都是有出离心,对于世间生死的流转的苦恼有很深刻的厌离心,不欢喜在生死里流转受这种苦恼。在经论上,佛菩萨告诉我们地狱的苦、饿鬼的苦、畜生世..

问:听说下品往生生于铁莲华中,多劫后才能华开见佛。不知有这种说法吗?如这样,极乐世界生者皆阿鞞跋致,具足神通,可往十方世界随意度众生吗?大安法师答:西方极乐世界..

问:有关带业往生,如果是信佛出家受戒后造了新业,诚心忏悔求往生,能否有往生的可能?因为有人说带业是旧业,不是新业。对往生的信心还不坚定,请开示。大安法师答:净土..

当我们执持这个名号的时候,我们要有一种认知,要有一种信解,这种信解建立才能随顺名号里面的法义。名号的法义是什么?前面我们讨论过,名号,实相身,为物身,阿弥陀佛名..

问:什么叫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具体落实在念佛的时候,应该怎样才能达到这个要求?大安法师答:这是《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里面的一句话,这是念佛的方法。这个念佛圆通..

丙六、说四众过戒这一条戒也是属于菩萨的重戒。也就是说,如果能够受持这条戒,对你整个功德有强大的增上效果。反过来,如果犯了这条戒,对你的功德将会有损妨。这条戒是宣..

从利他的角度,你为人说法,两件事情:破邪、显正。当然,这是要善巧。但我个人是觉得这样(我自己的经验),你不能把重点放在破邪。你把道理讲清楚了,让他自己判断。因为..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