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世音菩萨,在无量劫前,久已成佛,名号正法明佛。但因悲心无尽,慈誓无穷,所以,又在十方世界,示现菩萨及人、天、凡圣等身,给众生施无畏,慈悲济度。《妙法莲花经&mid..

一、菩提心的利益及其重要性我曾反复强调过菩提心的重要性及其利益,也要求大家修菩提心,但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菩提心的具体修法,所以此处具体地讲一讲。有了菩提心才能够..

如果说善导二种深信简洁明快、直溯根源的话,那么蕅益六信则缜密详确、理事圆融,譬如侧看成峰、横看成岭,总不失为亲见庐山真境。是故讨论蕅益六信,有助于加深对净宗信藏..

昙鸾大师(公元476~542年)是北魏时期著名的佛教高僧,有《略论安乐净土义》《往生论注》等著作传世。大师对龙树菩萨的难行道和易行道的判教思想作了深入阐述,对净土法门..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是青岛,热得较晚,一般人,还都穿夹衣服。临来那天,我领僧俗二众到大港码头去迎接。他的性格我早已听说,见面后,很..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佛教的对外交往,努力促进宗教和睦,被教界誉为佛门领袖,禅门尊..

文钞原文:佛法法门无量,无一不以戒为基址,净土为归宿者。汝二人既欲皈依三宝,当须认真持佛净戒。在家人以五戒为根本。五戒前之杀盗淫妄四条,乃性戒,无论受戒不受戒,..

人都希望追求快乐,没有人希望痛苦。即使一些宗教人士崇尚苦修苦练,也是希望透过修练而获得更多、更大的快乐。快乐是人类一致共同的追求,但是快乐从哪里来呢?世间上有的..

平时我们的衣服肮脏了,穿在身上非常不舒服,把它洗干净再穿,就觉得神清气爽;身体有了污垢也要沐浴,沐浴以后浑身上下舒服自在;茶杯污秽了,要用清水洗净,才能再装水饮用..

慈悲伟大的佛陀!请求您接受我至诚的祈愿慈悲伟大的佛陀!二月六日台湾花莲发生了大地震!据闻已有人往生、受伤、无家可归慈悲伟大的佛陀!您可曾听到苦难众生的呼号?您可曾看..

由于地藏菩萨悲愿弘深,所以他的功德不可思议。《十轮经》卷一说:“诸大菩萨所,于万劫中,至心皈依,称名念诵,礼拜供养求诸所愿。不如有人于一食顷,至心皈依,称名念诵..

修净土宗者,第一须发大菩提心。《无量寿经》中所说三辈往生者,皆须发无上菩提之心。《观无量寿佛经》亦云,欲生彼国者,应发菩提心。由是观之,惟求自利者,不能往生。因..

我们读佛学院的时候,有些很聪明的师兄弟,很会读书提问题,旁征博引、前后联系,喜欢到处讲、到处说,非常有逻辑性,后来大多成了只会讲经说法的名僧,而那些不太会说话,..

问:如果内心对他人还有嫉妒心,这跟菩提心之间会不会有冲突?索达吉堪布:当初在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面前承诺:“从今天乃至菩提果之间,我要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让他们..

晨起缘念,让我们从发起一个坚定而明确的动机开始!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念佛、修行、生活。把心的焦点扩及他人,逐渐消磨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使令身口意真实地皈依、融入..

问:自己不时会想到要“度化一切众生”,这是否说明愿菩提心比较容易生起来?索达吉堪布:很多人认为自己已有了愿菩提心,但这需要详细观察。没有遇到怨敌时,好像很容易想..

梁武帝时,就有一位志公和尚,是位高僧,他有五眼六通,前因后果一一明了。某次,一个有钱人家有婚事,便请志公和尚去念经。他一踏进门口,便叹息道:古古怪,怪怪古,孙子..

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学道一要真为生死,二要具足刚骨,三要开发见识。无真实为生死心,饶你有志气力量,只作世间豪杰,断不能为出世圣贤。无真..

日常生活如果肯发心唤醒自己的佛性,每一个人都可以恢复本来清醒的佛面,证到无上菩提。讲到菩提心,净土宗祖师省庵大师有一篇《劝发菩提心文》。他将菩提心的表现、相貌写..

古人云,”下人不深,不得其真”,非曰深下于人,人则尽心教导也。以自己不能生恭敬心,纵人肯教,自己心中有傲慢象相障,不得其益。譬如高山顶上,不存滴水,故不能受滋润..

出生死有一种法,名为直心,亦名信心;增长生死有二种法,胆大者欺心,胆小者偷心。夫三乘出要,虽则不同,六度万行,则皆缺一不可。但具一正直出生死心,便能信法信人信己..

一颗温柔的心与弹性的思考能力有相辅相成的作用:温柔、有弹性的心能帮助我们从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相对的,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检验一个问题,也是一种弹性思考的训练。在今..

一个念佛行人,信愿持名,要以求往生作为目的,不能以求开悟作为目的。如果能成就往生西方就一定能开悟。这是永明延寿大师在《四料简》里面给我们传达的信息。永明大师,古..

佛陀在正觉以后,想起救渡众生的大事因缘,心自思惟道:「我所证悟的真理,是与世人错觉所见的相违。世人所沈迷的快乐,我了知是苦的根源;世人所求取的五欲六尘,我了知是..

慈悲固然重要,善巧也很重要若你已具备世俗菩提心中的愿菩提心,那要透过什么途径来实践呢?依照佛陀的教导,要通过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与智慧等六度的修行来实践..

这一品不少篇幅从各个角度描述发起愿菩提心、行菩提心、成为菩萨的利益。为什么不直截了当地进入教理的修学,反而从利益开始?我想这正是论主深知我这凡夫无法直截了当地认..

我已经很久没有过生日了,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躲避这一天。生日像一个敏感的开关,稍一触碰,就会打开我内心深处的盒子,那里有我的秘密,就是对母亲的无比怀念。每次看到那个..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顾此失彼,顾彼失此。凡夫心地未解脱,心易飘浮染境生心,贪著五欲六尘,难割难舍,佛有善巧方便,为..

问:什么是“以菩提心摄持”?索达吉堪布:在修持任何善法时,以菩提心摄持是大乘的一个不共特点,具有无量功德。大乘菩提心的含义虽然非常广泛,但简而言之,即为了利益一..

1三编卷四·复圆拙大师书王大有所售之印度香,其盒四面共五十余尊佛。光不许人买此香,并与彼店经理说其利害。双挂号寄,祈其必复,然竟不复。吾人无权,将奈彼何。2三编卷..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