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措活佛自己的路

学佛修道、出家,这确实要看“命”。你命里面有出家的“命”,出家就会觉得很轻松,不会觉得是在受苦。没有出家的命,甚至没有学佛的命,如果学了佛,出了家,就会觉得是一..

修学是没有人能够障碍的,这一点我们一定要记住。不要说我的因缘不好,障碍很多,那是你自己障碍自己。纵然是把你关到监牢狱里去,把你带上脚镣手铐,铐著不动了,你心里还..

首先要在做晚课的时候先诵持《楞严咒》,再认真反省、诚心悔过,永不再犯,学佛人切忌情绪起伏大,大喜大悲这都是不应该的,要以宽和慈悲之心对待他人,诵经反思完要将做晚..

昨天晚上有读《来佛二贤永思集》里面,海贤老和尚有一句话教导他的弟子说,「宁可荤口念佛,也不素口骂人」。这个我想是不是就是《无量寿经》里面把善护口业提到第一位,也..

佛陀偷偷离家成道是表象,实相是明心见性后的因缘已经成熟!真正明心见性的人绝对不会,为了达到目标而威逼忤逆父母。没有智慧的人执着于修行二字的表象时,会一定要出家,..

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善知识会说这句话,邪知识邪师也会说这句话,所以你也就分辨不出到底谁是邪,谁是正。真假孙悟空在这里面,你辨别不出来哪个是真的,哪个是假的:他太像..

学佛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要指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有些人就像口渴时喝水一样,学佛后马上会有不同的感觉,但不一定所有人都如此。只有通过长期熏习,依靠潜移默化的..

有些人总喜欢跟别人争论,无论话题有没有营养,无不无聊,都想要反驳都想要争论,哪怕特别无聊的事情也要伤感情的争个你对我错,这是为什么呢?一、争论容易引起傲慢心,以..

我们一般人,罪业重的人,看到什么人、什么事都不满意,这个人内心有罪业。那么这个感受的下一个阶段就产生很多的想象,然后,我们的心就住在自己的想象,安住在妄想,这是..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若离嗔恚,即得八种喜悦心法。何等为八?一、无损恼心。二、无嗔恚心。三、无诤讼心。四、柔和质直心。五、得圣者慈心。六、常作利益,安众生心。..

不装明白人,不装修行人,不装自在人。为什么这么说,我们都有一个争强好胜的心,认为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都是对的,别人都是错的。认同我的人都是好人,反对我的..

福报是什么?如何看自己的福报呢?在佛经里称作阎浮提世界和五浊恶世,人的身体叫做业报身,是来受业报的,“业”也有善恶之分,善业招感福报,恶业招感恶报,还有不善不恶..

很多人都喜欢问这样一个问题:“我怎样做才能让我的人生顺利,让生意顺利,让孩子顺利?”其实,拥有顺利的人生,只要十二个字就可以了。按照这十二个字去做,你的生命就一..

现在社会上有一些人生活过得十分艰难辛苦,心中就认为不公平!他们怨叹世间怎么有的人:要金钱有金钱、要爱情有爱情、要事业有事业、要大楼有大楼、要官位有官位;我怎么什么..

一称嘉名,万德齐彰。阿弥陀佛是无量劫修的功德,就凝聚在一句佛号当中,这句佛号它本来就具足了万德。你就这么念这句佛号,万德齐彰。这句阿弥陀佛一念,就把阿弥陀佛无量..

在了解菩提心的重要性之后,就应真实发起菩提心。可能大家都清楚,发心需要从根本悲心中产生,悲心又需要缘一切有情而生起。那具体应怎样修菩提心呢?应按阿底峡尊者知母、..

1。归依后不再归依其他的天神。这里天神是泛指,如大自在天、帝释天、山神、龙神等。即使到这些天祠神庙或教堂,也不能顶礼膜拜,更不能有归依之心,否则即失归依体。这就..

佛教确切相信,自己所修的功德,可以回向给他人。所谓回向,就是从自己的方面,回转朝向他人的方面,这是属于心力的感应。这是由于自己的心力通过诸佛菩萨的愿力而达于所要..

依《阿含经》表示,每个人一出生时,就有鬼神随侍左右,但其数量不一,如果是善人,其跟随众可能数百个,甚至是上千个。如果是坏人,也有护法神,但可能数百人、千人才有一..

对于配偶性欲如何,我们首先要从自己身上看。因为修行向来是针对自己的,“修理”的向来不是别人。《楞严经》对于欲念,有过描述:诸世间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诸妻妾恩爱。于..

大修行者有大福报,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个修行者向佛菩萨祈求一个孩子,“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或“生端庄有相之女”。这孩子的福报,也并不是父母的赐予,而是过去世..

活佛转世,这是藏传佛教独有的一种制度,开始于噶玛巴三世。活佛在藏文上翻译不是活佛的意思,是化身的意思,祖古,就是化身。转世的不一定是佛、菩萨,普通人也可以转世。..

不要有争论心,不要用佛见来支持自己的争论一、争论容易引起傲慢心,以及互相嗤笑或轻蔑对方小品般若波罗蜜经----[魔事品]须菩提!书读诵说般若波罗蜜时,傲慢自大,菩萨当..

福报,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恶之家必有余秧”;所谓“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福报基本释义【1】福利果报。如六趣..

学佛人如何知道自己修行是否有进步,太虚大师这七个问题也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学佛人应该经常问自己的七个问题一、慈悲心是否有增长?1.在初地菩萨之前,慈悲心是否有增..

有一天,佛佛祖告诉阿难:‘我看天地万物,各自都有他们的宿世因缘。’阿难见佛跟他说话,于是赶紧前来顶礼佛陀,跪著问佛说:‘是怎么样的因缘呢?这些弟子大家都想知道。..

孟子讲到,「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孟子这段话让我们了解到,天爵是和人爵相对而言的,天爵是上天赐予你的福报、你的爵位,这是你德行感召来的,你自己做到了自..

我们和众生之间的因缘,时常都在一个念头、一个脸色、一个行动当中就决定了。当我们遇到一个人,如果心里起个念头:“我看到他就很讨厌。”而且眉头皱一下,眼睛瞪他一下,..

问:有人在发心印经书时,常常加上自己的东西?答:很多人愿意发心印经,但是在印经的过程当中,会加上自己的东西,其他人得到这种书以后,把他加上的内容,也当成了佛经。..

大修行者有大福报,大修行者有大功德。比如:一个修行者向佛菩萨祈求一个孩子,“便生福德智慧之男”或“生端庄有相之女”。这孩子的福报,也并不是父母的赐予,而是过去世..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