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淡的生活。每天定一些功课,自己能够完成,不要定太多。然后一直坚持,不要忘记。无论出差出门也好,你都能够把它完成..
智者大师云【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一个叫缘修。就是你如果不走《法华经》,那只能在因缘所生法,就是根尘识的因缘去修,那么这样就..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小乘法。得出这个观念的人大概是他认为:一个大乘的菩萨行人应该要在娑婆世界生..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印光法师《示华权师病中法语》这篇文稿大概是分三个部分展开的。第一大段就是开..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师,是济川赵氏之子。开始在泰山灵岩寺披剃出家,由于传闻清凉山的各种佳境,所以带了简略的行囊钵杖,往清凉山一游,就在五台山南台的北边,辟了一座小小..
二零零八年元旦一过,俺为僧现已十三年,十三年不是一个长的数字,却也不是一个短的概念。特别为僧日久,感慨越加丰厚,而语话却越来越寡淡了。俺的出家僧涯有点迥异于通常..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里常住,请记住以下黄金定律:第一则:常住不养闲人,僧团不养懒人。即出家,要学会适应环境,不是让环境适应你,学会随众,老老实实,脚踏实地修行,佛..
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真学则不能专志。营事则畏烦,劳作则怕累。弘法则无能,接俗则同俗俯仰。居丛林不适应规矩,单住又嫌寂寞难耐,住小庙..
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做些什么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弃了王位,就做一个出家的沙门,他的法号叫作法藏。在古时候,出家的名号跟在家名号是一样的,他在家叫法藏,出家也叫..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想的时候,你自己能够回光返照,不随妄转,这叫正念分明。正念分明不是没有妄想,是你自己能够做到不随妄,怎么办呢?..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什么?叫减劫,诸位知道吗?我们的劫有增劫、减劫,佛陀不在增劫出世,因为增劫的人我慢心特重。减劫就是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啊,善根一代不如一代。你看你..
卵是因想生,就是说这个众生过去生当中接触六尘,他的烦恼是依止想而生起的。看经文就容易清楚。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
北方有一个地方经常所谓的行头陀,他头陀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每年制定一个时间呢,整个庙里人出去走路,要走很远很远,然后带着摄像机,带着一群居士,背着锅碗瓢盆,然后出..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你在「如理作意」开始思惟法..
你临终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过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它一个都放不过你的,腊月三十算总账,你平常对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对某件事有什么样的执取,它肯定都起现..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天女,她是一个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个花园里面去游玩,她走着走着在路当中她碰到一个石头就跌倒死掉了,死掉以后就从天上,当然..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这就第二个小..
我们已经闻到佛法了,无论老小,都赶紧修行是要紧,要放下身心来修行。修行大家都想说修行快一点,有什么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搞定。我们无始来造的业多得去,烦恼多得很。什么..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欲以服饰布地,延请所尊。或欲以香华名宝,用表恭敬。而业贫感薄,是事不果。是故兴大悲..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这是解释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先从阿弥陀佛所证的果上的功德来解释。这里有个批语,叫一切诸佛之心要。怎么称为..
一日,佛陀带了迦叶尊者与阿难尊者两位侍者一起行脚,近中午时分,一行人感到有些口渴,便在路旁边的大树下歇息。佛陀见不远处有块瓜田,就请阿难尊者前去化缘西瓜让我们解..
编者按:此故事摘自星云大师《佛陀十大弟子传》。故事主人公目犍连尊者,梵名Maudgalya^yana,为佛陀十大弟子之一。古代印度摩揭陀国王舍郊外拘律陀村人,婆罗门种。生而容..
一次,尊者与僧众前往夏忠寺。途中迷了路,黑夜在一片宽广的荒原上歇脚。刚点着篝火,就有两只狼前来将一头白骡子咬伤后溜走。尊者对热杂和沃热两人说道:如果你们不能将狼..
唐朝法云法师,是雁门赵氏之子,他天性憨厚、老实仁慈,关于别人加给他的讥毁或者赞誉都看得很淡。可是到了上学的年纪,他却目瞪口呆的,好象很迟钝的姿态,回忆也不太好,..
归命,如波罗蜜例,倒语法也。归义有二:一者归投义,言世人至重者身命,举身命而归依,诚敬之至,无二心也。二者归元义,举身命而归依,即是总摄六根,还归一心也。娑婆言..
过去有一位年轻人,这个年轻人他跟一个女孩谈恋爱,谈了三年,准备要结婚的时候呢,突然间这个女孩,嫁给另外一个男众了,这个年轻人就受不了,就生病了,没办法接受。生病..
当我们以空观观照一念心性的本体的时候,是离一切相,它是非真、非非真。非真就是虚妄;非非真就是真实。它不是一个生灭的虚妄相,也不是一个真实的涅槃相,而且它是没有能..
都言净土唯心是,十万余程是外求。这是拨正一种观点,而且在省庵大师那个时代还是很普遍的一个观点。所以就叫都言,很多人都这么说。说什么呢?这也是以理夺事的一种说法。..
如斯罪人永不见佛众圣之王说法教化如斯罪人常生难处狂聋心乱永不闻法于无数劫如恒河沙生辄聋痖诸根不具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这个谤《法华经》的人做人以后,如斯罪人,永..
佛慧明净日,除世痴暗冥。此二句,名庄严光明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虽复顶背日光,而为愚痴所暗。是故愿言,使我国土所有光明,能除痴暗,入佛智慧,不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