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喻经》有个渴见水喻的故事:过去有人,痴无智慧,极渴需水,见热时焰,谓为是水,即便逐走,至新头河。既至河所,对视不饮。旁人语言:“汝患渴逐水,今至水所,何故不..
佛门常讲:“佛氏门中,有求必应”。也因此很多众生被接引进入佛门,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由于什么事情而来寺院,因人而异,但有一部分是求财而来。世人有句话“金钱不..
佛说:戒律是佛法的命脉,如果做不到这“两个字”,祸患就来了!“戒律”「戒律是佛法的命脉。」也就是说,如果世间还存在戒律,代表佛法还在世间,如果戒律消失了,就算是..
佛教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佛教传入中国两千多年,已与中国文化融然一体。而我们却对佛教一无所知,甚至有着种种的误解和偏见。你想知道佛教怎样看待世界和人生吗?你想知道..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陀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佛陀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疗治众生身心疾病的良药,正如百川汇归..
佛教寺院,尤其是大丛林,都有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寺院内部行政机构分工明确。以禅宗寺院为例,大体由五大办事机构组成,即五大堂口。各堂口分别负责接待、打扫、食宿、纪..
若复有人,闻此经典,信心不逆,其福胜彼。——《金刚经》抄经就是写经,也就是书写经文。抄经就是用最虔诚、最恭敬的心把佛陀说的法,一个字一个字地抄写下来。抄经有很多..
随皈依而行持,也就是经典中所谓的皈依戒,或皈依的学处。这种学处在《大涅槃经》中是这样讲的:皈依佛陀后,此人则为真正的居士,从此以后任何时候也不能皈依其他天神、外..
一:药师法门以读诵《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念药师咒,念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名号为根本,法门殊胜。修药师法门的人切记多多帮助病苦的人,多多施药关心病人,如经所..
持戒是菩提之根本,入道之要门。菩萨能持戒守戒,则获以下十种利益。所谓持戒十种利益,是名十种利益,而非十种利益也。一丶满足智愿。谓修菩萨行者,能持禁戒,则身心清净..
佛教徒有许多的名称,名称大体上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对佛教徒的正式称呼,如比丘、比丘尼、沙弥、沙弥尼、式叉摩那、优婆赛、优婆夷等。一类是对佛教徒的别称,如僧、沙门、..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6期 1.灌顶和密乘戒的关系是什么? 2.受过密乘戒后,可以告诉周围人吗? 3.如果觉得有师兄破了密乘戒,该如何与他相处? 4.进入密乘后因为失..
彼诸菩萨无量无边,不可思议,算数譬喻所不能及,非佛智力,无能知者。若欲行时,宝华承足。此诸菩萨非初发意,皆久植德本。于无量百千万亿佛所,净修梵行,恒为诸佛之所称..
戒律在云南佛教中的实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严耀中佛教以“戒为无上菩提本”[1],通过作为行为规范的戒律来体现佛教作为人类道德源泉之一的价值,故戒律的实施情况实际上..
佛教戒律与唐代妇女家庭生活严耀中[上海]学术月刊,2004年第8期唐代在家信佛妇女受的主要是菩萨戒,严格地将戒律约束着自己的家庭生活,从生到死,自始至终。最普通的如不..
试论中国佛教戒律的特点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严耀中建立对人的约束与规范是宗教的普遍特征。前者就精神而言体现着宗教间的共通性,后者,包括由此订立出来的仪轨,却是把不..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5期 1.如何理解“要发菩提心,就要守菩萨戒”? 2.对于大乘修行人来说,受菩萨戒是必须的吗? 3.没有受居士五戒,能直接受菩萨戒吗? 4.受持..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4期 1.八关斋戒的由来是什么? 2.八关斋戒对修行有什么意义? 3.八关斋戒都有哪些种类? 4.破了居士五戒,还有资格受八关斋戒吗? 5.守八关斋..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2期 1.怕破戒而不敢去受戒,怎么办? 2.受戒越多越好吗?受戒的等级越高越易解脱吗? 3.破戒和犯戒有区别吗? 4.破戒后最好的忏悔方法是什么..
《慧灯·问道》第五季戒律篇第3期 1.擅自修改誓言有过失吗? 2.学习《易经》会不会破皈依戒? 3.佛教徒对外宣说没有宗教信仰,破皈依戒吗? 4.皈依戒中的“不伤害众生”具..
时间过得好快,又是岁末年初时。现在是北方冬日的下午,外面虽然寒风刺骨,但屋内却如春日暖阳般。难得闲下来,坐在窗边独自慢品着一杯香茶,望向窗外的天空,感觉思绪也越..
戒律外寺制僧规的产生及其特点和意义周齐常言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同样,佛教有戒律。这不仅在道理上是不言而喻的,事实上也是众所周知的。佛教的戒律,在释迦时代即形..
戒律对佛教神圣性的建构与诠释佛陀成道五年之内,僧团和合清净,后来逐渐开始制定广戒;在佛陀涅槃前,留下“以戒为师”的最后教诫。从根本上说,佛教是以解脱为根本目标,..
问:女众到寺院,律中会有特别的戒法,为什么呢?女众来到寺院,有哪四点要注意的呢?答:这一部分是特别说明女众到寺院时,应当注意的事情。因为女众往往情执比较重,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