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梵法师

等者,略举余经。如《文殊》所云,一行三昧。《大品》所云,若人散心念佛,乃至毕苦,其福不尽,是《般若》义。mdash;mdash;《佛说阿弥陀经疏钞》这里举出《文殊师利所说摩..

如经三七日,稽首十方诸佛名字,是《圆觉》义。mdash;mdash;《佛说阿弥陀经疏钞》好,再就是《佛说阿弥陀经》跟《圆觉经》的法义会通之处。圆是圆满、周备,觉是离开一切分..

造佛像是一个因缘,就是本经这个地方说的更以异方便,助显第一义。有些人并没有马上去学经典去学《法华经》。那么佛陀面对一个粗重的凡夫,是怎么度化他呢?佛陀说,你就去..

佛心继程法师佛即正觉者,佛心就是正觉者之心,或正觉之心。此正觉心是清净无染,光明皎洁的。古人常用秋月的圆满,清凉,光明来表征此佛心。佛心与有情心只有悟与迷之不同..

《六祖坛经》的人生哲学意义题外别谈妙华法师值此殊胜的因缘,我能够和大家交流一点学佛的心得,感到非常的欢喜。到柏林寺以后,看到柏林寺里充满生机,连同门口的老柏树都..

观想继程法师要能够通过修止或定的方法而达到止静或定的境界,还是需要有观照的作用的,但在修定的过程中,观照的作用是重于警觉的,即是对应用的方法有观照的功夫,如此才..

外在与内涵继程法师不再有激情,也不让内心的感情明显流露。这已经是第二次了,也许将来还会有这样的机会。其实是有一些事情会触动内心的感性。乃至有时候礼佛时,也不禁眼..

二、培养良善的习惯我们一生不断地在追求,有物质方面的追求,也有精神方面的追求。物质方面的追求,这样一个清单我们很容易开。在家里的时候,那些小朋友、小孩子,看到自..

第八讲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11月25日,北京降下了入冬的第一场雪,学诚大和尚下午为大家作了开示?——《如何扫除自心的尘垢》?大和尚教诫:我们清除尘垢、清除垃圾,这些尘垢..

五、正见破无明五蕴成假我1.认识无明无明不等于什么都不知道。无明是充满了错误的见解、片面的见解、稀奇古怪的想法,这些错误的观念是生死轮回的根本。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是..

二、如何得解脱1.扫尘除垢如何来正确对治自己的烦恼?就要如理修行佛法、修持佛法。如理修持佛法,我们常常听到六加行。六加行的第一加行:洒扫住处,庄严安布身语意所依。..

二、智慧对治烦恼心1.调伏内心阿罗逻迦兰,这位修行人,他的禅定功夫佛陀很容易就达到了——“无所有定”,但这还不能完全制伏人的烦恼,仅仅是克制自己的烦恼。犹如搬石头..

亲近善士继程法师人都不是生而知之的,总是要学、要习才能知。我们是通过不同的管道、媒介或工具而学习到知识与技术的,这些知识与技巧往往累积了许多先辈的精力、智慧而成..

生死心继程法师欲修道求生死的解脱者,就必须生起恳切的生死心,即是要从生死根本去解除,因此在生命时限中,必以全心投入的态度去修行。有情在流转时,其生命形体是由色法..

二、佛法是自觉觉他1.培养内心的一种力量我们在凡夫位的时候,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三就是三;在圣所得位的时候,可能一就不是一了,一可能就是一切,一切也可能就是一,也..

六、寻找生命的意义和价值1.开显内心的光明佛法是以人为中心,以有情为中心,以一切众生为中心的,它的着眼点是在众生,在人,在人心,在众生心,是从众生的心理去作功夫,..

熏习净化前面谈到修行层次上的一些问题,也谈到如果要时时提升自我,必须要有一份诚心,深入自己的内心去剖析。我们的心造作种种的行为而形成种种的业因,再招感种种的果报..

只管用功从多次主持禅七的经验里发现到,打七时,正确的观念及方法的掌握虽然重要,可是禅修的动机和用心也是关键性的。打七的动机愈单纯愈好在禅堂打七的时候,经常会发生..

第九讲寻找生命中的贵人12月3日上午,学诚大和尚为几百位信众传授皈依,佛堂和斋堂座无虚席,大和尚以《寻找生命中的贵人》为题作了开示。大和尚教诫:对一个佛教徒来讲,..

供养一份诚心继程法师把自己喜爱的东西送给心爱或尊敬的人,是一般人都会有的作法,这是表达自己的爱意或敬意。我们喜爱的东西,是通过感官接触而引发内心对它的喜欢。虽然..

生命继程法师离开了社会,我们就无法生活;离开了世间,我们的身心就没有了依住的时空;离开了色身,精神的作用就无法依之而生起;离开了心,色身也不能生存下去;离开了心..

七、利他与如理听闻1.善待身边的人我们现在来学佛法,学这些道次第,就是要从培养自己的发心方面去下手,培养自己从对外在的这些人事物的认识来下手。这个认识非常重要,用..

观止继程法师初修禅定或止观法门者,皆需调和身姿及呼吸,以数呼吸则为数息观,随呼吸而凝住心念则为随息。这些方法对散心者或妄念多者,是为止心之良方。禅修法门,粗到细..

五、把握缘起离苦得乐1.佛教的根本缘起法,是佛教的根本。缘起法的特点是什么呢?就是“和合”——人与人和合、事与事和合、物与物和合,就是所有的人事物都很规范。比如在..

文化使命如果我们不懂得爱护传统及古迹,我们又怎样能创出奇迹让后人珍惜,又怎能期望他们会爱惜我们留下的遗产。真正能体会古人的智慧,珍惜前人留下的古迹者,是有深厚历..

三、珍惜生命1.认识无限生命在庙里我们常常听到“无限生命”这样一个命题。我们如何以无限生命来审视自己的人生?如何以无限生命的基本框架来看待自己的一生?如何以无限生..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