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法师讲佛法啊

吾人生在世界,不只是要从自然界的万物得到自身生活之所需,而更要人与人之间的团体──家庭、社会、国家以至世界皆得安宁,盖人类都欲得生存安宁而进步。然此必须人与人共..

比起为做功德而偶尔吃素,天天吃素更有福报。我隔壁家陈伯伯今年七十好几,退休之后一直以素食为主,退休前,做的是木工,体力活。身边酒肉朋友很多,长年积累的生活恶疾,..

有人说大千世界,这般红尘便是我们的道场!其实,殊不知佛法本是种活法,生活亦是种修行!在生活中,我们总是遇到各种形形色色的人,他们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合出现,..

我认为,大乘佛法教育的所有内容,可以归纳为四个字:感恩报恩—感恩天下之众生,报恩至生生世世。受过大乘教育的人跟一般世间人相比,在智慧和大悲两个方面远远超胜。在智..

学佛是个漫长的过程,我们不要指望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虽然有些人就像口渴时喝水一样,学佛后马上会有不同的感觉,但不一定所有人都如此。只有通过长期熏习,依靠潜移默化的..

【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求声闻者、求辟支佛者、求菩萨道者,无得恼之,令其疑悔,语其人言:汝等去道甚远,终不能得一切种智。所以者何?汝是放逸之人,于道懈..

我们现在助念团功德无量,成就了多少往生的因缘,这个真的是不可思议。助念,如果真的给助念成功地往生净土的话,大家想想,这个超越性、跨越性的这个事件意味着什么!但是..

我们把堕入鬼道的四种因缘简单地说明一下。第一种,是他现生在人道当中造下品的十恶,来生直接堕入鬼道。就是这个罪业直接今生造业、来生堕落。这第一种。第二种是多生业熟..

谛闲法师与印光法师(18611940)为真莲友,彼此同唱教演天台,行归净土之宗旨,共挽狂澜,力匡正法。一生不离讲席寸步,以弘法利生为事业,著述宏富。谛闲法师对中国近代佛..

追求来生的感受。这种人一般来说,是今生福报比较差可能身体有病痛,可能今生比较贫穷,或者是眷属也不如意,他把所有的希望放到来生。他今生努力地积集资粮,忏悔业障,广..

现在看第二段,还债的人应该怎么还呢?他过去生把人家讨得太过分了,那应该怎么办呢?看第二段。如彼有力,兼有福德,则于人中不舍人身,酬还彼力。若无福者,还为畜生,偿..

无念,许多修行人很熟悉这个词,但并不确定什么才是无念的状态,最多的误会就是以为一念不生。为了追求这个一念不生的无念,埋没了多少真为生死而不得其门的行者。所以许多..

佛教文化是中国古老的传统文化的一种,现在也有很多年轻人喜欢佛学,但其中很多人,只是通过阅读经论、书本,以及查阅网络上的资讯,然后自己去修行。太桥旦曾堪布认为,虽..

共修就是大家一起做功德,许多人一起修善根,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人多了一起发愿,所有的功德就在一起,大众互相交流佛法,一起交流修行的心得,这样才会精进。共修期间..

四圣谛与缘起、三法印是构成佛教教义的三大纲领;缘起论的主要内容是十二缘起,而三法印是缘起论的思想基础,四圣谛则是缘起论的具体型态,三者都是初期佛教的根本思想,称..

我们活在这个人间,这人间暂时的一些生活中的快乐该得的都得到了,该享受的也享受了,这个人身已经在这世上花得差不多了,后面还剩下来的一点人生啊,希望你们要谨慎一点,..

年纪轻轻的,不要惦记着我要享受福报,不要去羡慕别人,你看他过的多好啊,老公多好,孩子多好,婆婆多好,又有钱。不要去这样子。人家会好,那也是她培养来的福报。一个人..

我一直在家念佛,也没有什么成绩,据说有人念佛能念到根尘脱落,是什么样子?什么是进入大光明境?听说很多人修到这样了,还有不同的现象等等,这是修净土法门吗?我很想参..

佛说戒律就是世出世间善恶的基本准则。因果是规律,戒律是善恶的标准。如何判断善和恶,以戒律为前提。善恶的判断有一个基本精神。一切使众生受到伤害,引起烦恼的事情,就..

如镜中见其面像,菩萨观众生为若此,镜中见其面像,就是照镜子,镜子里面就现出一个面像来。当然我们平常看这个像的时候,看我这个面上有什么污点,把它洗一洗,或者是这样..

昨天讲到,禅修要做到五个坚持。其中第一个坚持,就是保持情绪的稳定。情绪不稳定,是由于妄想多、杂念多。怎么样减少杂念呢?佛教的修持法门,总体来说都是制妄的法门,都..

海公在讲《楞严经》的时候,常讲一个观念说,其实这个道,大乘的真实之道、大乘的成佛之道,是无所不在的,就在我们的身心世界,就在我们穿衣、吃饭、睡觉当中都经常显现,..

唯识学的基本的思想它的智慧,它主要的宗旨主要是一个概念,就是万法唯识。首先你要相信一件事情,就是你从小到大你所碰到的一切人跟一切的事情,都不是真实的,所有一切的..

我每次讲呼吸的时候都讲到,呼吸就是我们生命的源泉。有呼吸才有生命,没有呼吸就没有生命。三寸气在千般用,一旦无常万事休。有这三寸气还存在,人才能发挥各种各样的作用..

你可能内观以后开始修一心即假观了,就开始历事炼心,必须安忍顺逆的境界。一个人开始内观以后,开始向外历练的时候,顺逆都要安忍。所以,一个人内观以后,在向外历练的时..

从教法上来讲,慈悲也分三种境界。通常我们叫做众生缘慈悲,就是我们生一些怜悯之心,恻隐之心。从心地上,缘到看到受苦的有情众生,不忍称说,不忍直视的时候,生起的这种..

梵语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亦云无量光。要之功德智慧,神通道力,依正庄严,说法化度,一一无量也。阿弥陀这句话,本师释迦牟尼佛在本经当中解释说,是无量的寿命、无量的光..

南无释迦牟尼佛,南无维摩诘菩萨,南无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念佛半载,拜读《金刚经》、《维摩诘所说经》、《楞严经》、《法华经》、《华严经》,佛说三乘法,佛法本一乘,..

在修学佛法上,我们常说:“我慢高山,法水不入。”这正是在强调为人处世当中,首先要学会恭敬和谦让。然而,真正去做却不是那么简单,需要久久地练习。因为无始劫来,我们..

口业从佛教原理上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种业,口业分好多种,一共分四大类。一般我们所说的口业往往是恶的,当然,精进念佛的就除外了,打佛七的时候她一直在念佛,打完了佛..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