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如何看待福德与功德对现实生活和修行的意义。修行者应该如何追求福德和功德?静波法师开示:福德,福就是你要结缘,你要付出;德,功德,功德就是智慧。《法华经》说“..
我当时要出家的时候,我冷静了一星期,我就拿起笔写着:出家的好处、出家的坏处,第一、出家的好处,第二、出家的坏处,第三、在家的好处,第四、在家的坏处。然后就开始思..
下面是马来西亚同修问的。弟子时常听老法师光碟,但近年在事业上遇到很多困境,虽说听经念佛,但现实的困难依旧使我感到很沮丧、痛苦,请问老法师有没有方法可以使我快速脱..
六祖寺上“大”下“愿”法师提出药师法门的“事业成就七法”,又可称为“心相事成七法”,先略提名称如下:第一法,忏悔宿世犯偷盗戒之罪,忏悔宿业;第二法,突破财富的障..
问:第三个问题,他说我是初学,现在天天在听老法师的讲座,并按佛弟子的规定约束自己,可是有时管不了自己,会骂人,还会生气,请问我应该怎么办?答:这个问题我们讲得很..
母亲对我谈起小时候的情形:"过年时家中都备有糖果,你3岁多,糖果罐还拿不动,就拖到院子,招呼左右邻居的小孩来吃糖。大家都笑我养了一个呆子……家中的日常用品要靠摆渡..
一、鸟窠和尚‘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这四句话现在已经变成佛家的口头禅,谁都会说。不但现在人会说,古人也会讲。在唐朝时代,白居易遇见鸟窠和尚。..
1、舍生取义,虽死,精神永存;苟且偷生,虽生,精神已失。2、有苦有乐的人生是充实的,有成有败的人生是合理的,有得有失的人生是公平的,有生有死的人生是自然的。3、忙,..
“一失人身,万劫不复”,此语谁不知之?知之而漫不加意,与不知同。昔须达①为佛营室,佛视地上蝼蚁,而谓达言:“此蚁毗婆尸佛②以来,经今七佛,尚在蚁身。”夫一佛出世..
1、手机用户7812:对于一再伤害自己的人,又如何原谅?学诚法师:“原谅”是一种强大,意味着他人不再能够伤害自己了。“原谅”虽然是对他人的,但其根本却是自我的成长、..
1、学诚法师:人生苦短,我们所以为的快乐与所依凭的资本都是极脆弱的,要发心去超越,从追求危脆的快乐转向追寻坚实的光明,乃至帮助更多人战胜苦难、解脱烦恼。2、学诚法..
1、学诚法师:人的欲望总是比自己得到的高一点,总是在要求外在,所以才会烦恼不断。对自己多要求一点,为别人多考虑一点。2、太阳的鱼群:师父!压力大时脾气就会莫名其妙..
居士问:顶礼师父!有位室友让我在超市给带东西,带回来之后,她总是过一段时间才还钱。让我很不舒服!有一次因为她还因为忘了还另一位室友的钱,起了小的争执。虽然这样的..
自古以来只有“旺夫”一词,没有“旺妇”一词,可见只有女人才能旺男人,而男人无法旺女人。什么原因呢?面相学家根据面相找到旺夫相的女人,比如圆润,有光泽,柔和等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等善,为利众生愿成佛!诸佛正法众中尊,直至菩提我皈依,我以所行施..
北京龙泉寺CEO、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网友:如何看待好恶美丑的分别?学诚法师:世间法教人分别,佛法教人放下分别。网友:喜欢美食和漂亮衣物算起了分别心与执着心..
龙泉寺CEO、中国佛教协会会长:学诚法师我们要如何来选择自己皈投、依靠的师父呢?我认为,一个是法缘,一个是人缘。所谓“法缘”是什么意思呢?善知识的言教,自己是不是..
持咒诵经,以之植福慧,消罪业,则可矣。若妄意欲求神通,则所谓捨本逐末,不善用心。倘此心固结,又复理路不清,戒力不坚,菩提心不生,而人我心偏炽,则著魔发狂,尚有日..
问:弟子有个问题迄今一直不能找到满意的答案,就是六道包括人类及地球整个宇宙,这三千大千世界最最起头是如何开始?往生是去脉,弟子想知的是最最开始的来龙,恳请开示!..
问:请大略地重点解说在家居士菩萨戒的精神所在。妙境法师答:其实菩萨戒精神的重点,在家、出家一样,要发大悲心,发慈悲心,你要发慈悲心,你要不断地学习佛法,这是第一..
着法执的人很多,就会自立门户,无相,它是一种法,很多人误认为,他自己是大修行人,够资格拿起佛陀的鞭子执教,左批小乘,右批大乘,八大宗派,骂得一无是处,诸位,这个..
是故十方一切如来,色目欺诳,同名劫杀。菩萨见诳,如践蛇虺。十方一切如来以智慧眼来观察这个欺诳的过失,就像劫杀,就像盗贼劫财害命一样的可怕。所以菩萨见到心中生起这..
我们每一个人在佛法当中,都会选择自己的法门来修学。你可能每天拜忏,也可能每天念佛,你也参加共修,虽然我们同样在佛法当中积集善业,但是我们来生有五种可能。第一个,..
【原文】问:今欲决定求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答:欲决定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已来,为..
【原文】天地之大德曰生,如来之大道曰慈。人物虽异,心性是同。举凡三乘六凡,如来视之,皆如一子。何以故。以其皆具佛性,皆堪成佛故。三乘且置。六凡天人阿修罗畜生鬼地..
第六意识就是说:当这个果报也变现了,自我意识也产生了以后呢,它开始去明了外境、去受用外境。那么它受用外境的过程当中,它有两个选择:第一个,它活在一种直觉性的受用..
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爱己之心爱人,不怨天、不尤人,必能为大众所爱戴,社会所接纳。有一些人往往碰到一些不如意的事情,或是吃了一点亏,马上就怨天尤人。有的人本来信佛..
对佛道三根本重要义理,要正确认识,全面领会,并隐居静处,激发精进之力,为实现终极目的进行修持刻不容缓!宗喀巴大师的这首诗偈主要讲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强调对前..
核心提示:对台湾佛教界盛行的阿含学风、人间佛教等主流思潮,曾有不少法师和学者进行过反省。在《台湾佛教界学术研究、阿含学风与人间佛教走向之综合省思》一文中,台湾如..
佛弟子应如是面对感情问题一、观察、了达众生皆是“情多智少”。所谓“情”是什么?以佛观之,“情”就是“迷”,所以说“意乱情迷”―意若乱,情就迷,“迷”就是迷失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