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出家?我告诉他:为求佛道,了脱生死。这是刚出家那段时间所作的回答。后来又有人问我:你为什么出家?我告诉他:与佛有缘,随缘而已。这是出家三年之后..
只要你的心起一个念头,你这个念头在十方法界,就像一张网一样,把整个你的法界网罗在里面。起善的念头,你的法界呈现的就是善的法界;起恶的念头,你的法界就呈现的是恶的..
有人问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告诉他:修行是生命中唯一有意义的事情!因为我们这个世界和我们这个身体都是由我们的业构成的,业的善恶好坏决定了我们这个世界和身心的好坏..
在人生的追求中,我们往往会像猴子,看到好的东西,我们先抓到一个再说,抓到玉米觉得玉米挺好的;再看到西瓜,就把玉米扔掉去抓西瓜了;再看到野兔,又把西瓜扔掉去追野兔..
其实人生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凡是在古今中外人间社会上,出现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人生的事情,我们在生活的道路上所有的努力也都是围绕着人生去努力的。我们知道人生的现象,..
经常听到人说:压力很重,得抑郁症的人很多。为什么会有这么重的压力呢?比如有一个老板,他的企业做得很大,现在是全国排名第四,他说要通过一年的努力,排到第二名。但是..
要改变一个人的命运,有三种力量是最强大的。第一种是金钱的力量。大家看到,现在的整个社会基本上都是向钱看齐。要发展生产力,社会要发展,钱是首当其冲的最重要的一个物..
这个风大到底是什么?这是我们要关注的最关键的问题。风大,佛教有一个简单的名称,叫做业风。业是什么?身口意三业。业就是行为,身体的行为是身业;语言的行为是口业;思..
我们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这四大元素构成。人生几十年中,最初来这个世界投胎,也是以这个风大为开始的。风大是什么呢?就是我们的起心动念,你的心动了。心怎么会动的..
每一个人从自己的人生经验上,都能体会到人生百态。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哲学家、思想家、科学家乃至艺术家,他们都在不停地探讨、追索人生的真相。作为佛教徒,作为一个现..
第一大问题,就是现实的生活问题。就是刚才讲的,形而下则谓之器。我们这个身体,实际上就是一部机器,它是自然形成的,零部件比较精密。它也需要加油,就是给它吃饭、给它..
接下来给大家谈觉悟。觉悟是个大的题目。在生活中、工作中,别人说你的思想要觉悟一点、做事要自觉一点。这个觉是证悟的觉察,不是书本上从概念到概念的记忆、不是把这段话..
平常人讲:你这人要自觉一点、思想要有觉悟。这里所指的觉悟只是停留在世间法的层面上。而我们佛法所讲的觉悟人生,是分五乘正法来安立。首先你能够感觉到善恶落实在你的心..
觉悟有三种觉: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觉行圆满。自觉的人生要具备善恶苦乐的观念,起码能够看得出来善和恶、苦和乐,然后产生消除痛苦的想法,就是生起出离心。罗汉..
你可能还没看到来生,也还没看到这个世界的成住坏空,但是佛菩萨都看到了。从业果缘起的角度来看凡夫跟佛菩萨的区别,凡夫会把清净的缘变成染污的缘、把法缘变成世俗的尘缘..
我们在人生中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我们不停地追求,又不停地舍弃,而我们到底要追求什么?大多数人追求世间的快乐,这也很现实。比如我们大家坐在这里,坐得舒服就不想动了..
要达到觉悟的人生,我们所需要的只有三点。第一点:从深信业果的基础出发,遵守规矩、遵守规律。最大的规律就是因缘果报,也就是一切都要遵循因果。在这个大的规律下,落实..
《法华经》里讲得非常好,哪怕就是举一个手或低个头,渐渐积累功德,皆得成佛道。有时候我们看到一些人,虽然拿着经书,口里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但是看到师父却没有合掌..
佛经上讲: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既得暇满人身又闻如来正法,是何等福德才能臻此?所以在西藏,想要听闻佛法,首先就得供养法师,没有供养是不能听到佛法的。今天大家来听闻..
疗治痛苦的佛法我们打七,这么十多天来啊,想必大家有很多感受。我想最明显的感受,就是痛。是不是?脚痛,痛得受不了了。痛的时候怎么办呢?有办法吗?没办法。硬熬呗,那..
今将其附体情况和附体原因以及如何解决等,略加分析如下:1、附体情况附体情况比较复杂,我们可以分为如下几大类:第一,精魂鬼魅附体:就是人、畜、鬼三道众生的各类精怪..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这是《圆通章》里面的要点。大势至菩萨之所以能够最后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证得念佛三..
阿弥陀佛大医王对治病的时候,我们念阿弥陀佛要怎么样念呢?若有病生起来,首先想到阿弥陀佛的光明,照到我们的身上,身体内外都清净没病,整个身体和自己的内心都安住于这..
除了生命现象的轮回外,其实更重要的是我们现实情绪上的轮回。佛法讲一切唯心造,就是说明了一切外在环境的存在,也就是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投射,特别强调了我们作为生命主..
就算高楼大厦倒塌了也不可惜,如果不能安住于佛法的正念真是可惜!就算名利地位动摇了也不可惜,如果不能安住于佛法的正念真是可惜!就算身心疲惫累死了也不可惜,如果不能..
每个人的心灵都像天空一样清净空灵,但受到了后天遭遇和环境的影响,所以就有了开心快乐和烦恼忧愁。犹如蓝天上缥缈着白云彩云,甚至乌云而下雨……《开心秘诀..
初禅得定,需经过粗住、细住、欲界定(明镜暗镜)、未到定。粗心住的特点是什么?进入粗心住以后,杂念是减少了,但杂念少并不等于是定,只是不再胡思乱想,心念还在六根门..
【人生境遇何须料,岁月无痕独自游。寄语如今营营客,回光一照是来头。】人生应该具备三种现实而超越的境界,可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人生,更不知道这最珍贵的三境..
经常遇到一些道友,首先就会问他们用功修行的用心处在哪里?往往许多能说善道的法师也颇为深思,何况连教理都没有学习过的行者,岂有不错用心的道理啊!佛法讲心地法门,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