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如法师舍利子

后周道丕法师,是陕西长安贵胄里人,自幼抱著出生的宏愿,七岁就出家做和尚。十九岁时,长安发生战事,带著妈妈到华山逃亡,住在山洞中,那时因为兵灾的影响,米价很贵,没..

《西游记》中唐玄奘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尽人皆知。正本,就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也曾有一位唐三藏法师,法号义净。他也是唐代高僧,也有三个身手..

露台宗十七祖法名知礼,俗姓金,字约言,四明(今宁波)人。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廿岁从义通学习露台教义,为北宋朝廷所仰重。但是到了天禧元年(一○一七年),知礼俄然..

慧思(五一五~五七七年)是南北朝时的和尚,十五岁出家,专诵《法华经》,被奉为天台宗的三祖。据传,慧思学通《法华经》是彻底靠自己的忠实,致使菩萨感动的成果。慧思仍..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见到平等的空性。禅宗云:圣人见体,凡夫见相。圣人看到毕竟空、究竟平等的心性。毕竟空的平等心性是圣人所见到的境界..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刹女之爱正同。经云:罗刹女食人,曰:我爱汝..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感应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么感应?就是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才能感通得上。如果是泛泛悠悠的,临命终时还是那些世间的念头起主宰。或者就..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六祖坛经》上讲,迷即众生,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生佛之间,只是一字之差。看似简单,可是真要觉,却不..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外在世界是动的,然后得知:外在世界动是因为心中有在动。之后他回光返照:我心中的「动」从什么地方来?又将往哪里而..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达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炽然的求生净土,他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空,但是他非常的厌恶娑婆世界。为什么呢?虽然生体不可..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察四大地水火风是无依,就是它是「没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只就是我们妄想生灭的因缘把它变现出来,心生则种种法生..

我们内心的一种造作的功能,佛陀说就像一个暴流,就是一个从高山上,流下一种快速的水流。这个水流的性质有两个:第一个波浪相续;一个波浪接一个波浪,它中间是没有中断的..

【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于去来、迷悟、生死,了无所得!】「殊不能知」,在整个生灭、去来的假相当中,它根本的本源,..

三班相续,佛声不断。病人力能念,则随之小声念;不能念,则摄耳谛听,心无二念,自可与佛相应矣。念佛声不可太高,高则伤气,难以持久;亦不可太低,以致病人听不明白。不..

《竭诚方获实益论》中的再一则,讲到受持《法华经》。我们来看:唐僧昙韵,定州人。行年七十,隋末丧乱,隐于离石北千山。常诵法华经。欲写其经,无人同志。如此积年。忽有..

德森。自号苦恼比丘,江西兴国县人。年幼时读儒家的书籍,文名流传于乡城之间。年三十一岁,感悟人命无常,偶然之间听到佛法,心中顿时生起出离世间之心,毅然前往江西雩都..

《华严经净行品》有一百四十一个颂,读来朗朗上口,若随文思忖,便感到一切处都能修行,一切时都能修行,一切事都是修行。这样的广大智慧让人惊喜莫名。如果你参加了一场演..

我们一般人刚开始学佛,你不是说马上改变。学佛以后,你开始回光返照,这时候是「真妄交攻」,可能会遇到楞严经讲的「五十阴魔」,我们攀缘的路还是会走,但是真如的路还是..

若病人将欲断气,宜三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八点钟,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当念佛时,不得令亲友来病人前,问讯谕慰。既感情来看,当随念佛若干时,是为..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者。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彼之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

我们从我们内心的相状,看到过去的因,也看到你现在面对的缘,也可以预测你未来的果报。这样子的一个整体过程,如是本末究竟,这个本就是你最初的相,这个末就是最后的果报..

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身躯耳。不知佛法者,直是无法可设,只可任彼随业流转。今既得闻如来普渡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