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圣贤往生录

佛眼见无量劫事,故自古及今,无所不见,又戒人妄语,必不自妄语以诳人,又戒人有我,必不自有我以夸人,故其言诚可师法。按《楞严经》云:有十种仙,皆寿千万载,数尽复入..

佛教歌曲超长高清版,大悲咒、起梵腔、往生咒、观音赞

世有专于参禅者云:唯心净土,岂复更有净土?自性阿弥,不必更见阿弥。此言似是而非也。何则?西方净土,有理有迹:论其理,则能净其心,故一切皆净,诚为唯心净土矣;论其..

问:人往生西方能预知自己临终年、月、日、时吗?在同修居士佛友中,女性人数占大多数,是否是菩萨格外青睐、成就她们?相比之下,男性较少。是男性执迷不悟,贪恋人间,还..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世间的善法;上福,就是他是一个很有孝心的人,能够行孝就是这个世间最大的福报。具诸烦恼的凡..

修习净土第一个重点,就是你要对极乐世界生起真实、而不可破坏的信心。这个信心的内容,从本经的经文来观察,主要有二个:第一是对果地功德的信心,第二是对因地修行的信心..

前面那品,我们讲过,人临命终的时候,不问他有罪无罪,如果在他临命终最后那一念能够念佛的名号,或者念菩萨的名号,或者念大乘经典一句一偈,不论他有罪没罪都给他销灭。..

【原文】或曰:参禅须近明师,若无明师,须看经教。念佛只贵深信力行,既能深信力行,则决定往生,何藉善友、经教?省庵曰:是何言欤?世间小技,尚不可无师,况念佛为出生..

一串佛珠,通常由佛头,子珠,隔珠,弟子珠等物件组成。佛头代表南无阿弥陀佛,正对佛头的那颗隔珠以及周边的子珠代表清净大海众菩萨,两边的两颗隔珠分别代表观世音菩萨和..

天如《净土或问》云:今禅者见修净土,鄙之为愚夫愚妇。此非鄙愚夫愚妇也,乃鄙文殊、普贤、马鸣、龙树也。其言痛切如此,犹有未信者。因为考据,以证不妄。△《观佛三昧经..

问:是不是我们要发了往生愿,才能与佛心相应,往生西方极乐净土?常敏法师:孩子回家有没有条件?孩子放学,不会跑到别人家里去,他只会回自己家,因为孩子知道妈妈在等他..

问:在净土中还有身体的显示吗?宏海法师答:这是个知识性的问题,不是法义,在净土的根本三经里面,这个问题讲得清清楚楚,四十八愿里面也说得明明白白。《无量寿经》说,..

修持法门一【原文】阿弥陀佛四十八愿中有一愿云:我作佛时,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十声念我名号而不生者,我不作佛。是此佛自有誓愿度人,唯假人之十念,以表归依..

【原文】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五十亦难矣。虽有至七十者,古来犹稀。人只见眼前老者,不思不待老而去者多矣。况世间无非..

问:一念、十念可决定往生,为何要一日三万、五万?大安法师答:好,这个佛法的道理、法义,我们一定要圆融的去体会。一般佛说法有两个层面:理和事。理就是真谛,事就是俗..

释尊一代时教,应机随缘宣说权实渐顿种种法门,众生随修一法,皆可入道,法法平等,无有高下。然就浊世众生根机而论,八万四千通途法门,或崎岖难行,或迂回曲折,或高玄难..

问:同样是称念名号,业障轻的人往生的快一些,业障重的慢一些,对吗?常敏法师:信受南无阿弥陀佛的慈悲愿力之救度,念佛往生极乐净土。十方众生,都是他所救度的对象。不..

在古来高僧大德之中,有很多去留自在的情况,《高僧传》中就有许多这样的公案。我们在这个世界修行,要真正做到去留自在还是很不容易的。所以往生到西方确实非常不可思议。..

【原文】人初未尝死。而死之名,乃自此身体上得之。何则?以神之来而托于此,其形由是而长,故谓之生。以神之去而离于此,其形由是而坏,故谓之死。是神者,我也。形者,我..

【原文】下品下生者,乃临终时,地狱形相已现,能至心十念南谟阿弥陀佛,则变地狱形相为莲华,亦生净土。此佛慈悲至深,威力至大,故能如此。是所谓十念者,乃生前自十声念..

问:我在一个课堂听一个法师讲法,说修净土的人都是贪恋极乐的美好,执著于极乐的美好,修净土的人没有办法破除贪执二字,这样的说法对吗?常敏法师:五浊恶世众生,贪瞋痴..

东晋末年,在长期的分裂与战乱中,随着慧远大师的到来,一朵光彩夺目的大白莲花在古老的庐山蓦然绽放。白莲社的诞生,是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事件。慧远大师以其深广的..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前面的通序只是一般的说明,从这当中很难看出本经的内涵是什么。但是别序..

慈母张玉琴老居士是辽宁省鞍山市人,于2020年8月14日(农历六月二十五日)清晨五点钟,在佛号声中安详辞世,享年88岁。母亲出生于辽宁省盖州市,三岁丧母,受尽了苦难。战..

问:十八愿往生的是根机高的人吗?常敏法师答:与根机高下无关,十八愿是阿弥陀佛对十方世界一切众生说的。我于无量劫,不为大施主,普济诸贫苦,誓不成等觉。他是以贫苦众..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