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宗创始人

居士:中国传统净土宗为什么不讲平生业成,而是讲三资粮的多,也就是讲要门的多?常敏法师:那是你没因缘听闻到祖师大德的开示。是你没有福德因缘,所以没遇到;或者遇到了..

史略弥陀净土,源于晋代慧远大师,于庐山结白莲社,在阿弥陀佛像前立誓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到了东魏昙鸾大师才有所发展。鸾师依龙树的《十住毗婆沙论易行品》,著《往生..

西方学者认为释迦牟尼是不存在的神话人物。

我们讲到了四圣谛。那么四圣谛从净土宗正念的角度来说,我们选择两个法是必修的:一个是思惟苦谛。我们要把娑婆世界的痛苦这一块参透,临终时的力量是不能勉强的,你没有力..

净视频:净土宗是不辩论的法门

你可以有烦恼,你可以有罪业,但是你不能起颠倒。这是整个净土宗的底限,这是最低、最底限。烦恼是虚妄的,罪业也是虚妄的,但你起颠倒了,那谁都救不了你了。所以他的指标..

日本净土宗简介水谷幸正着张琳杨笑天李贺敏译杨笑天校编者按:日本净土宗是以我国善导大师为高祖,由法然上人(1133-1212)所开创的一个重要宗派。该宗派是中日邦交正常化以..

生活中的佛教净土宗与终极关怀人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是希望长生不老,但死亡不会因人们的惧怕而消失,这是我们的常识。现代医学的进步,可以减轻许多人患病时的痛苦,但绝不能..

通向极乐之路中国净宗中国净土宗大事年表东汉179年光和二年,支娄迦谶译出《般舟三昧经》,为中国净土宗经典传译之始;继译号称“净宗第一经”的《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通向极乐之路高德行证净土宗师学人楷模净土法门中,历代提倡修行实践者甚多,然其祖师非系统之传承,宋四明宗晓法师取异代同修净业、力倡念佛,而功高德盛者7人立为七祖,..

净土宗文献方隅录——南宋宗晓的《乐邦交类》与《乐邦遗稿》陈士强北宋以后,净土信仰不仅深深地扎根于民间,成为流播最广的佛教修持法门,而且渗入诸宗,变为天台宗、禅宗..

通向极乐之路净土宗概述——代自序净土宗又名莲宗,是中国佛教的主要宗派之一,是以往生西方阿弥陀佛净土为方便的修持法门。净土启教,首推《华严》。释迦世尊宣扬大法,文..

净土宗在当代台湾传播的四种方式李尚全就当代台湾的佛教信仰而言,1945年光复后的四五年间是以民间佛教——儒释道杂糅在一起的斋教为主,闽南寺院的五堂功课为辅,慈航法师..

身为一个凡夫众生,在一期的生命当中,我们或多或少都会起一些重大的烦恼贪瞋痴,造一些杀盗淫妄的罪业。这种烦恼罪业的生起,它的病根只有一个,就是颠倒妄想。佛陀解释颠..

定业就是说,这个业的结构非常坚固,它有主动得果报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缘就会主动跑出来,甚至于在今生就会现出来。就是它的出现不需要有其他的助缘来帮助,因为这个人..

学净土宗须下钝功夫——法师对净土研习班网络学员的开示我们处于一个急剧变革的时代,多元文化并存,多种价值观念碰撞。身处其中,令人莫衷一是,身心不宁。在纷扰的红尘和..

能够称为祖师的,无论是宗门、教下还是净土宗,一定要悟明心地,禅宗一定是要大彻大悟,教下一定要大开圆解,在净土念佛这一宗里面,也一定要得念佛三昧。而且是道盛德隆,..

问:何为见地?修净土宗没有见地能否往生?在修行整个过程中,如何处理见地、修证、行愿三者的关系?大安法师答:净土宗也讲见地的,各宗各派都有见地的问题。见地就是我们..

业果的轻重有三段:第一个,约心;第二个,约境;第三个,约相续。我们讲到第二个,约外在的环境来说明业果的轻重。当我们在建立佛教的思想、建立正见时,就是开始在做因缘..

净土宗简史中国佛教的一个宗派。由于这个宗派是专修往生阿弥陀佛净土的法门,后世就称它为净土宗,又称为莲宗。净土宗立祖之说起于宋代。宋·四明宗晓(1151~1214)以晋·庐..

净土宗是比较特别的法门。我们一般人的修行是要靠自己的力量,慢慢地慢慢地,点点滴滴,把烦恼跟业力给消灭了,然后那个果证才会出现。没有一个人说是不断惑可以证真的,都..

中国佛教八大宗派的发源地和创始人,你知道几个?

谁说只有净土宗才是修净土学佛人普遍存在的一种观念认为:净土宗就是净土法门。只有净土法门是念佛法门,其他宗都不是念佛法门,好像不念佛到临终就如断了线的风筝没有归宿..

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和中国祖师观杨曾文论文提要:联系古代中日佛教文化交流情况,主要依据日本净土宗创始人源空的《选择本愿念佛集》,对日本净土宗的判教论及所尊奉的中国..

6、论修持方法的统一性1、修法总说众生和佛为什么有苦乐的不同,关键只在于觉与不觉,因此学佛的方法,就是转念觉照的方法。我们要时时凛觉,练得此心,能如悬崖勒马,说止..

4、调息念佛的坐法我们平时的心念,顷刻千里,最难降伏,因此修心的人,每每苦于无从下手,以致流而忘返,痛苦浩然。而佛法中净土宗的念佛法门,实是收摄万念,最易下手,..

7、阶段和位次关于觉性显发的过程,假使用教理来说明其位次,那末各经所说,各有广略开合的不同。象《仁王般若经》说五十一位;《璎珞经》加上“等觉”说五十二位;《楞严..

5、念佛与止观现在特别须要提出的,持名念佛与止观是完全可以一致的。因为一句佛号蓦直念去,杂念不起便是止;一句佛号。心念耳听,明明历历便是观。古德说:“一念相应则..

2、介绍净土念佛法门我来介绍一下,广大微妙、空有圆融的净土念佛法门。佛经里所说的净土修行方法,虽然很多,如《般舟三昧经》所说的观像念佛;《观无量寿佛经》所说的观..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