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高僧大德禁绝食色二欲,是否违反人性?且为了健康与营养人应吃荤。佛教并未禁绝食、色二欲。居士身修行很多皆有妻子家庭,出家人禁欲是为精进修行,是其自愿。佛经有言..

什么是佛教中的「方便法」?如何用方便法才不会违背佛的正法?方便法是行菩萨道为乐利众生之方便而使用的一些方法,这些方法表面看来有时候是违背佛教律仪的。方便法是大乘..

定业是可转还是不可转?是否有不可转的定业存在?此问题常久以来就争论不休,佛教有地藏菩萨的灭定业真言,看起来定业应该是可以转,也就是没有真正的「定业」存在。但另一..

是否供养佛菩萨或出家人的福德较多,而布施给贫困者福德较少?此处所指的供养应该是就财物而言,而不是指香花水果之类的供养。以人间的钱财供养佛菩萨并没有什么意义,若说..

转识成智的真义是什么?智或识皆有其功用与相状,例如妙观察智或第六识,其功用为判别了知,而其相状为智相或识相(各种名相符号之类)。当众生发生时,由「无明」之故,智之..

地震中的往生者是否就是菩萨?过去有一次大地震过后,某一位有名的法师就说:「地震中死亡的人都是菩萨,他们是替大家受罪的。」类似这种言论是不可以说的。因为,这违背佛..

什么是「无所住生心」?住是执取或取着之义,一般人发生一个心念大多有执取某个甚至数个理由,例如,相信布施会有福报,所以布施钱财给某个慈善机构。在此例中,此人「所生..

「去后来先主人翁」的观念是否正确?这里的主人翁是指阿赖耶识(第八识),「去后来先」是说人在死亡时,此识是最后离去,而在人之受胎之时,此识是最先入胎。这句话实际上不..

什么是了脱生死?众生所认识的世间诸法(包括因果、轮回及业障等事),就如同在灯光昏暗之下,把绳子误认为是蛇的状况一样,这条「妄蛇」就是「诸法」的最好比喻,这「妄蛇」..

吃素是否有功德?吃素只是造业较少而已,没有什么功德可言,要知道一颗植物上可能寄生很多生物,从我们砍下植物、清洗植物到烹煮食物,这些过程中皆难免要杀死其他生命。比..

尊者与菩萨渡生方法的比较·一、小乘的罗汉是自渡自了,属偏空。而尊者是回心大阿罗汉,是四果已了生死的阿罗汉,且都舍弃偏空而回心入世间渡生的圣者。其与菩萨之不同在于..

古今镇压暴动事件时,佛菩萨们应该知道,为什么不予阻止?这是否表示佛菩萨没有慈悲心?又像非洲地区,干旱加上各种天灾人祸,人们饥苦不堪,佛菩萨为什么不帮助他们?这是..

佛法中的「空」、「智」与「识」有何不同?空与智是众生未被无明所惑之前的状况,或是修成佛之后再重新获得的(其实已本有,只是失而复现而已),空与智乃众生本体(称为自性)..

日本人连经书都吃!20年才研制出来的佛经面,一经问世走红日本

关于法会在台湾最近常有大型的宗教活动,诸如「护国祈福千僧大会」及「迎佛牙舍利」等,这些活动参与人数与所花费用都相当庞大,但其结果是否真能使台湾二千多万人得到福报..

因果故事一则药师山紫虚居士话说明朝初年在山东青岛附近有一个佛寺,寺庙依山而建,前面有一条清澈的小溪,整个环境使人有清幽的感觉。时间已是深夜,腊月的气温使人觉得冰..

关于素食素食是否可以灭罪?吃五净肉是否对修行无碍?这些问题佛教界人士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释尊当时以托钵方式得到食物,他们是荤食或素食都接受,并没有吃素食。在西..

修行中的魔事问题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很多人常说打坐会「着火入魔」,那什么情况叫着火入魔?「着火」与「入魔」是两件不相同的事情。「着火」是打坐时用错心念,执着于..

关于慈悲心有人说大乘佛教的慈悲是空谈,只有陈义而没有实质。他们说佛菩萨能舍身去喂虎,可以舍自己的身肉器官去布施他人,但对一般人而言,叫他拿个几拾万块钱无条件给别..

关于助念有人认为助念是靠外力改变善恶果报,有失公理与正义,因此助念是邪见。且人尚未死亡就劝人往生有杀生之嫌。对这些问题,个人的看法如下:(一)正确的助念应在医生已..

观世间如幻药师山紫虚居士壹、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当我们面对世间的森罗万象时,我们过去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都是「真实的」。例如当我们看到山河大地,看到人物鸟兽,这些..

佛教徒对「佛菩萨替人治病」的看法看电视及很多的报章杂志都有很详细报导神佛替人治病的事情,一个正信的佛教徒要如何看待这些事?个人认为肉体生病,最先要考虑的应该是请..

菩萨与罗汉的故事药师山紫虚居士从前花莲乡下住着两个人,一个名叫罗汉,另一个叫菩萨,他们都很贫困,且债务缠身。也许运气好,有一天有个人给他们看一张照片,告诉他们那..

关于心香供养有人说供养佛菩萨只要用「心香供养」即可,只要用心去想象清香,去想象鲜花及水果等做供养而不必用实物,如此既省钱又节省时间。这也许很合你意,但我们要小心..

关于恭敬心有不明的人会说佛菩萨既然大慈悲又平等对待一切众生,为什么要恭敬佛菩萨才较易得到其加持?其实佛菩萨是同样地在加持其前面的佛弟子,只是佛弟子们对佛菩萨的信..

谈五毒心与业障药师山紫虚居士壹、前言佛教中所说的五毒心是指贪、嗔、痴、慢、疑五种心,这五种心会使我们造作恶业,就像毒药会妨碍我们修行,故称为五毒。清除五毒心是修..

关于诵经有人认为佛经只是给我们研读,使我们理解经文的意义,并不是作为课诵之用,因此,诵经千万遍以求取功德,这是不如法。何况以歌咏的音调诵经会因忆念音声而失定力,..

随缘渡生与渡日很多人认为学佛要随缘渡生与渡日,就是不要有什么计画去渡生或渡日,反正遇到什么就做什么,这叫随缘。这种被动且消极的态度是不正确的,这是误解「随缘」的..

不要理直气就壮理直气壮是乎是大家公认应该要如此,但依我个人的经验,如此很容易犯下「憍慢」而结恶缘。一般而言,我们若理不直(即理亏)讲话就会比较保守,态度就会比较弱..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