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赞法师为西山写诗

大安法师微开示:业力轮回

净空法师:释迦摩尼佛为什么多次宣讲无量寿经?

对学院式教学的感想佛学院毕业后,我留在中国佛协一段时间,不久就到了莆田广化寺。当时,圆拙老法师成就我们几个在小南山学律,同时在佛学院担任教学。当时的讲课方式,也..

正见——一双看见光明的眼睛未来在哪里?我们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界,稀里糊涂地过了一生,最后稀里糊涂地离开——这就是多数人的现实。我们不知道,一旦错失今生,接着又..

皈依——通向成佛之路的签证皈依三宝是学佛的开始,也意味着佛子资格的取得。正如出国需要获得签证一样,皈依,是通向成佛之路的签证。但它又不仅仅是注册仪式,其中还包含..

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回答这一问题,必须明了学佛的重点在哪里。佛法是心地法门,整个学佛过程,正是从了解心行到改变心行的过程。我们的心好比土地,每个起心动念则是播下的种..

你的学佛目标是什么对学佛者来说,什么才是正确的目标?现在到寺院烧香礼佛的人很多,他们也有目标,但这些目标和佛法指引的目标是否一致?同学们通过一年的学习,是否明确..

空,不是空空如也的空在这个缘起的世界,究竟什么是空,什么是有?空和有又是什么关系?在般若系经典中,最短的《心经》仅260多字,但出现的“空”、“无”、“不”近40处..

有正见才看得见学佛是为了追求解脱。那么,怎样才能解脱?解脱与正见有何关系?佛法由教法和证法两部分组成,二者不可分割。以往,有些人将教理和实修对立起来,在修学上带..

贯穿三乘的完整版地图《道次第》中,宗大师为我们建构了完整的修学次第。其中的每一环节,都是组成整个系统的支分。从道前基础到下士道、中士道、上士道,及最后的止观部分..

七日禅开示之二我们为什么要禅修?通过禅修,究竟要获得一种什么能力?简单地说,禅修就是帮助我们培养专注力、觉察力和观照力。这种能力是心本来具备的,但因无明所惑,使..

解脱的延伸和圆满佛法的圆满之道,为成佛。或者说,是成就佛陀那样的慈悲和智慧品质,依菩萨道的修行而成就。之所以称为圆满之道,因为它是解脱道的延伸和圆满。所谓延伸,..

闻法——你听见的是声音还是法义怎样才能改善生命?必须依靠法。通过闻法和对法的实践,使法在生命中产生作用。说到闻法,不是坐在讲堂或打开录音就可以,那只是听见说法的..

禅修——以技术管理心念我们了解到选择心念的重要性,就知道如何取舍了。但是,从知到行并不是说一说就能解决问题的。很多时候,我们想静,静不下来;想放下,放不下来,所..

七日禅开示之五举办禅七的目的,是通过集中式的训练,令大家在禅修上有所突破。未来的教学中,这将成为研究所定期举办的重要课程。禅修,是佛教徒尤其出家人的重要修行方式..

七支供——给你的修行存点款学佛是要有福报的。很多人也想学佛,却困难重重,或是家人反对,或是体力不支,或是无人指点,或是忙于生计,这些都是障道违缘。我觉得,现代人..

七日禅开示之四今天,禅修进入第四天,大家至少在外在形象上还过得去,不过也有个别在不停在动着。打坐一方面是要降伏念头,一方面是要降伏身体。这两件事都不那么容易,但..

念佛念什么学佛所要做的,是在内心建立一种正念,建立和修行目标相应的正念。这个目标就是解脱,就是成佛,就是往生西方。念佛的目的,也同样如此。念佛,目的不是在于发出..

有愿力还得有能力在《道次第》中,宗喀巴大师将大乘佛法的纲领总结为三主要道,即出离心、菩提心、空性见。明确指出:出离心为菩提心生起的前提。论云:“夫以惑业所制,流..

让修行提速,你也能问:通常,成佛要三大阿僧祇劫,阿罗汉也要多生成就。可禅宗讲顿悟成佛,密宗讲即身成佛,如何看待这问题?答:三大阿僧祇劫并非绝对的说法,因为时间也..

佛法的核心之道——解脱佛法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解脱。所谓解脱,就是解脱惑业,解脱痛苦,解脱生死,解脱轮回,由此,而能了无挂碍,得大自在。关于解脱的修行,首先,应..

正见,是持戒的方向佛法修行主要分为戒和见两部分,并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似乎两不相干。其实,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戒的清净有助于见的禅修,另一方面,见地透彻者..

别别解脱还是别想解脱正见,是持戒的方向。佛法修行主要分为戒和见两部分,并有各自的理论体系,似乎两不相干。其实,戒和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戒的清净有助于见的禅修..

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学修离不开四个一,那就是一个目标、一张地图、一位导师、一群伙伴。一个目标,就是解脱。不少人害怕解脱,以为一解脱就无法再过正..

自他相换换了什么在修自他相换法时,关键的一点,是不要落入到对业相的执著中去。也就是说,不应在相换的“我”和“他”之间构成对立的自性见。一方面,感觉“我”在接受“..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