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三界如牢狱,视生死如冤家,但期自度,不欲度人,如是发心,名之为“小”。众生界尽,我愿方尽;菩提道成,我愿方成,如是发心,名之为“大”。前面都是约着凡夫的发心,..
六相,它具有着比较高深的哲学的内涵在里面。智俨大师首先创立的,也是出在《华严经》欢喜地菩萨发愿的文句里面。它有总相、别相,同相、异相,成相,坏相。一切缘起法,你..
学佛者,是佛陀真正的弟子,皈敬佛陀的五戒十善,深信因果。在信和恭敬心的基础上,躬行实践,真正接受佛陀的思想教育,在日常生活中,实实在在修正自己的言行,增长智慧和..
寺和庙有什么区别?在各种关于佛教的新闻报道中,经常可以看到记者朋友们将佛教寺院称为“寺庙”的,有时候和一些居士聊天,也经常能听到他们说:“我哪天哪天去庙里烧香去..
我们的一念心具足十如是─所谓的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智者大师在观察你内心的相状,是从这十个角度..
佛教不讲许愿,讲发愿。前者是把希望寄托于神秘的外力保佑,后者是策发自己内心的力量。每一个人的际遇,都是由于自己的造作,别人是无法代替自己去努力的,佛菩萨也无法帮..
我们要忏悔业障,必须生起十种善心,从后翻破之,以为对治法门。第一要明信因果善因得善果,恶因得恶果,丝毫不错。虽然现在作恶的人,尚未见其受到恶报,那只是因缘未熟而..
我们看拜忏的方法:一、请圣明证。二、说己罪名。三、立定誓愿。四、读诵礼拜。五、如教明证。在律上说忏悔要具足五个条件,第一个,要请忏悔主,请一个圣人当忏悔主。诸位..
《修心利刃轮》,乃阿底峡尊者的上师达玛绕杰达,所造的两部最著名论典之一。还有一部是《孔雀灭毒论》,篇幅与《修心利刃轮》差不多,也特别殊胜。前段时间我讲过,若以后..
如来知诸众生唯仗自力了脱之难,故于一切法门之外,特开念佛求生净土一门。但能信愿真切,即五逆十恶极重罪人,临命终时,地狱相现。有善知识教以念佛,若能念佛十声,或止..
“往生”根据《佛光大辞典》的解释:所谓命终时生于他方世界,通常以“往生”为“死”之代用词。往生一词,就广义而言,通指受生三界六道及诸佛净土,然至弥陀净土之说盛行..
正信佛教的居士,应具备一些什么条件呢?《杂阿含经》中规定,在家居士,应该具足五个条件,称为五法具足,那就是:第一、信具足:信心第一要紧,如不建立深切的信心,一切..
区别只是在于时间多少,十斋为每月十天受持斋戒,分别是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八、二十九、三十日。六斋则是每月六天受持斋戒,分别是初八、..
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的戒律,因为这些戒律与十戒相比,戒品具足,所以称具足戒。关于具足戒的条目,虽然各地都有不同,但大致内容是相同的。具足戒是比丘、比丘尼受持..
设我得佛,他方国土诸菩萨众,闻我名字,至于得佛,诸根缺陋不具足者,不取正觉。我成佛时,他方国土的诸菩萨众,闻信我阿弥陀佛的名字,于其修菩萨道直至成就佛果之全过程..
只要是这句话从佛陀口中说出来,就具足五种功德:第一个,他是真语者。什么叫真语呢?蕅益大师说,无有虚伪。佛陀所宣说的法都是真实不虚的,没有一个是佛陀捏造出来的,都..
佛教的大乘和小乘有什么区别?佛教大乘和小乘,在教义、度化对象、价值观念、追求目标等方面有很大的区别。首先小乘也叫声闻缘觉乘。小乘的度化对象主要是智力低下,胸怀狭..
在三坛大戒中,每于受戒前夕,戒场都会为戒子们安排隆重殊胜的忏摩仪式,戒子须礼佛、忏悔、发愿,以达身心清净,纳受戒体。梵文ksama,音译为“忏摩”,省略为忏,意译为..
“名号之中自然具足三心”,可以分为三句来说。第一,名号之外没有信心,没有三心。第二,名号之中本来就有三心,是名号本身的功德构成了众生的三心。第三,念佛的人,他的..
求子之道,人多背驰。汝欲得身体庞厚、性情贤善、福慧寿三通皆具足之子,须依我说,方可遂心。世人无子,多娶妾媵,常服壮阳之药,常行房事,此乃速死之道,非求子之方也。..
从这里来看,很多净业行人要注意了,我们自己做没做到专修?很多居士你不能不说他没有信心,不能不说他没有勇猛精进的精神,但他确实修得很杂。他认为:我修多一点法门,更..
问:我是一名大四的学生,请问宗教信仰和迷信有什么区别?索达吉堪布答:信仰任何一种宗教,不管是基督教、道教、儒教或是佛教,假如你不懂它的道理,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这..
谚云:佛氏门中,有求必应。综合人类的诉求,大致可以分成求财富、求智慧、求健康长寿三类。那么佛菩萨教我们怎样才能感应到这些福报呢?宇宙规律就是——求财者要先行财布施,..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世间真真假假,虚虚实实,总是令人眼花缭乱,是非难辨。现在无论是在网上,还是在实际生活中,表面看上去,佛法很兴旺,学佛的人很多..
如果粗放的说,这两个力是一个力。为什么?阿弥陀佛的接引力就是我们所谓的超自然的,人类理解不了它,所以就是神秘的。但如果细说,这个问题就涉及到迷信和正信的问题。我..
要去往西方极乐世界,除了发无上菩提心、观想忆念阿弥陀佛,忏悔清净罪业,还要累积善根福德。《阿弥陀经》言“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不知舍取因果就是少善根..
善士问:生活中,我们认为一个人有进取心是好事,而在佛教中,凡夫意义的“进取”却往往带着“执著”的色彩,请问“进取”和“执著”有什么区别?济群法师答:有些人认为佛..
莲池大师在《弥陀疏钞》里面说,无量的诸菩萨众,在修菩萨道的过程当中,动经恒河沙劫,来修六度万行,都很难满足。现在闻信净土法门,一心念佛就具足六度。一心念佛,万缘..
在佛教的称谓中,名僧、高僧、大师、法师这两对名称是有区别的。名僧是指有名的僧人,梁宝唱曾撰《名僧传》,记录当时名僧的事迹。后来梁慧皎又编《高僧传》强调德行高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