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悟的境界有高低吗

我们修学净土念佛法门,一定要对大乘的通途教理有所了知,这样对我们净业、净土的信心的建立才会有理论的基础。这样既有理论的突破,又有深切的净土情怀,我们的信心才会坚..

问:念佛念到什么样的境界才有把握往生?念佛有追求数量的,有追求质量的,哪种念法更易成就?大安法师答:念佛念到什么境界才有把握往生?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不正确的。你只..

【如人梦中所见山川人物,皆依梦心所现。若无梦心,必无梦境。设无梦境,亦无梦心。故知心外无境,境外无心。全境即心,全心即境。若于因中察果,当须观心。设于果处验因,..

《楞伽经》上说:大乘诸度门,诸佛心第一。也就是说,在所有的法门当中,在十方诸佛所说的法要当中,都强调如何调心,如何制心,如何明心,在修行当中这是第一位的。所谓修..

【人生境遇何须料,岁月无痕独自游。寄语如今营营客,回光一照是来头。】人生应该具备三种现实而超越的境界,可是很多人却并不了解自己真正的人生,更不知道这最珍贵的三境..

学佛法的人,要认识佛法,要修持佛法,也就是吃佛法,穿佛法,睡佛法。行住坐卧都在佛法中。认识佛法的人,一切以利益他人为前提,绝对不为自己利益作打算。总而言之,要把..

忍无可忍的问题症结在于自己不会忍耐,倘若对任何人事物都能抱持感恩与宽容的心去善解,就能提升到无忍的境界,常保欢喜自在。一般人在日常生活中和他人发生冲突时,都自认..

修行学佛,重要的不在于找「境界」,最主要的应是「自然」。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带有一分很美的自然之美;只要多数人受到后天社会习气的薰习,使得习惯变坏了。若不能顺于自..

修行的时候,心静下来了,肯定会出现一些境相。有些人今生没有那么大的功夫,但是前世带来的也有。这些境界都很正常,你不执着都是好事,你执着了都是不好,你不执着就行。..

我们平时修行的时候也是,所有的境都一样,如果你去执着这些境,这些境都是你的障碍;如果你不去执着这些境,它们都不会障碍你。在对境面前,你会不会被伤害、被障碍,完全..

问:怎么让不信佛法的人破迷、开悟?达真堪布答:要慢慢引导。他有善根的话,今天他悟不到,是因为机缘没有成熟,也许明天就开悟了。比如有的利根者,机缘没到时,就是一个..

在修法的过程中,一定要时刻对照自己,然后去改变自己,这很重要。别人没有错,都是自己的错。为什么这样说呢?别人对错与否与你无关,如果你自己能把握住的话,谁也伤害不..

以前,密勒日巴的弟子们说:上师您肯定不是凡夫,肯定是佛菩萨或者大成就者再来。密勒日巴说:大家这样认为,对上师来说是一种恭敬,但是对佛法来说是最大的诽谤。我刚生下..

在一切境相当中,这些显现都是自然规律,来了去了,聚了散了,好了坏了,生了死了,让它自自然然发生。佛讲:诸法的本性是无常的,万事万物都在刹那当中生灭,在刹那当中变..

在我小时候出家的狼山,有两个瞎子。一个是山上的法师,一个是山下的乞丐。我曾经问山上的法师:‘你的眼睛都瞎了,还能做什么呢?’他说:‘我的眼睛虽然..

随着佛法的兴盛,学禅打坐的风气也越来越流行,可是,禅宗有一句口头禅「开悟不靠腿,说法不在嘴」,可见得开悟不一定要打坐,真正的弘法也未必要嘴说。印度的各种宗教多半..

各位法师、各位护法信徒:今天是这次佛学讲座的最后一天,我所要讲的题目是人涅槃之后的境界怎么样?涅槃是我们学佛的人千辛万苦所希望求得的,一个美好圆满幸福的境界,是..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

高僧的境界:弘一大师夏丏尊居士说有一次见弘一大师时,他行李很是简单,铺盖竟是用粉破的席子包的。到了白马湖后,在春社里替他打扫了房间,他就自己打开铺盖,先把那粉破..

问:桂西市佛教居士林遵照老法师教导,每天念佛听经十二个小时以上,但有许多居士需要超荐亡者,我们林长一日在念佛堂打坐回向之时,见有无数亡灵排成队伍跪在佛前,另有三..

问:佛是常住于寂灭法忍的境界之中,当众生有感时,佛就有应,这是自性起用。请问当众生无感之时,佛所住的寂灭境界和阿罗汉的寂静涅槃有何不同?净空法师答:这当然不同!..

问:弟子曾听一位法师在录音带中说,《大乘起信论》的要害是‘真妄和合’。《大乘起信论》是马鸣菩萨所造,一直为全世界历代祖师、大乘行者视为宝典。请问他的批评是否不当..

问:学佛要达到无心境界,请问无心境界是否事业也不要努力了?净空法师答:佛家讲无心的境界,不是说什么事情都不要做了,那是错误的。就像我们讲的‘放下’,有些人误解了..

问:如何入佛境界?净空法师答:《无量寿经》中,有三句重要的开示。对自己,佛教我们‘住真实慧’;对待别人,佛教我们‘惠以众生真实之利’。也就是说,自行方面,真实智..

问:对业障深重的人,要想开悟,怎么办?净空法师答:简单就是清净。我们学佛头一个就希望清净心现前,简单的生活,清净心就现前。《无量寿经》的经题好,「清净平等觉」。..

问:念佛修行可消业障,为什么很多菩萨境界的大德法师或居士他们还会有病?常常看到很多大德遗愿都没有完成就往生了,修行到他们这种境界对我们凡夫来说已是不易,结果到他..

问:见性与见本体有什么区别?明心见性的境界是怎么样的?慧律法师答:见性就是见到不生不灭的本体,见性就是见本体,见本体就是见性,只是名相不同,境界都一样的。见性就..

问:为什么不能妄说胜境界?印光法师答:然今人多半是要体面,凭空造楼阁。有一分半分,便说有百千万分。如某居士录其境界,皆是手笔所做,不是心地所做。汝固不妄,诚恐或..

问:念佛常有境界该怎么办?印光法师答:所言常有境界,当是未曾真实摄心,但只做场面行持之所致。使真实摄心,则内无妄念,专注于一句佛号中,必能消除业障,增长福慧,何..

佛言:“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心即是佛。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金刚座上,夜睹明星而彻悟,即是洞见自心。他曾赞叹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