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正法师在哪个寺庙

下面的经文,佛再次劝我们发愿往生。是故,舍利弗,诸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这是第三番劝我们发愿了。第一次我们所读到的经文佛对我们说:“众生闻..

再看众生浊是怎么回事?色、受、想、行、识,这是五阴。见慢呢?见我、慢我,这是在第七识里头四大烦恼常随相,这个地方四大烦恼只是讲这两种。在众生浊里面,色阴,五阴里..

请看下面经文:舍利弗,我见是利。“我”是释迦牟尼佛自称。我见到是利,是指前面所讲的功德利益。“故说此言”佛给我们讲的,他真正见到了。“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

《莲宗宝鉴》译注卷二之四[原文]智首菩萨说念佛《华严经》云:“一切威仪中,常念佛功德,昼夜无暂断,如是业应做。”[消文]智首菩萨说念佛在《华严经》中,智首菩萨劝人念..

经上来看,佛首先是说西方极乐世界依正庄严,用意是劝信。到这一段,是劝我们发愿。愿,这个力,实在是不可思议。世出世间法,我们常讲“有愿必成”。只要你这个愿力不退转..

《莲宗宝鉴》译注卷二之五[原文]龙树大士劝念佛《大智度论》云:“佛是无上法王,诸大菩萨为法臣。诸臣所尊重者惟佛法王,是故菩萨应当念佛。”又云:“有诸菩萨,自念往昔..

我一句阿弥陀佛奉行起来之后事,就可以对执八万四千烦恼。能惭悔一切的过罪,能奉行一切善法,一句阿弥陀佛念起来之后,身口意善业就可以对执。平时讲得多好的念佛众生,我..

第三种心里的大善事就是要没有愚痴心,要明信因果,把善恶因果能掌握清楚,如果你不认识这个因果,不信因果,诽谤因果就是恶事,现在能清楚地掌握因果关系,按照这些因果关..

再讲到本经所说的这个就是此中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实实在在是“实该观经三心”。这个该,把观无量寿经的这个三心都包括在其中。观经的三心,第一个是至诚心、第二个是深心..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十善业道经,十善业道经是佛说海龙王经当中接下来的。为什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十善业道经呢?今天先说学习十善业道经的缘起。在我们现在的学佛来说十善业..

一旦淫欲心守不到,在家人的邪淫戒守不到,你叫他好好地学习佛法那就不行。他的心都在世间上的享乐上去了。所以我们的心一旦被欲望所占有了,你想用心来修行善法就有障碍。..

《莲宗宝鉴》译注卷二之二[原文]佛为父王说念佛《宝积经》云:“世尊父王顶礼佛足,一心合掌而白佛言:‘云何修行当得诸佛之道?’佛言:‘一切众生皆即是佛。汝今当念西方..

《莲宗宝鉴》译注卷二之六[原文]念佛功德有七种胜《甘露疏》云:“一、词少易行胜:唯称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切人可念故;二、念缘佛境胜:一心缘念佛身相好,净国为地故;..

在十念处的基础上进一步来修学十正勤,十正勤修好了,十如一注,神通定力就能生出来,就能修出来。所以我们说依戒生定,依定发会。依戒,戒就体现在四正勤当中。四正勤体现..

“舍利弗,于汝意云何?何故名为一切诸佛所护念经?”这一句是释迦牟尼佛的问话,叫舍利弗尊者给他讲:你的意思以为如何呢?为什么这个经的名字叫一切诸佛所护念经?实际上..

《莲宗宝鉴》译注卷二之三[原文]善财五十三参首见德云比丘说念佛门《华严经》入法界品云:“德云比丘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得自在决定解力,信眼清净,智光照耀,普观境界..

口头上有四种善行。不两色不挑拔离间这是最基础的。有斗争有争吵的时候,你能善言让大家平息烦恼平息纷争,这就是口头上的善事。要说这种合合语,团结语。你不要人家本来是..

下面一段经文,要讲阿弥陀佛成佛到现在有多久了,这也是我们很关心的问题。请看经文:舍利弗,阿弥陀佛,成佛已来,于今十劫。这一段话,诸位要好好地记住。佛的寿命是无量..

你要保持一种单纯的心,修行就比较好些。一门深入就讲究保持单纯心。想法不要太多了。所以经常我们修行过程中障碍就在这里。他什么都想修,弥法我想学,禅定我想学。佛法上..

《莲宗宝鉴》译注卷二之七[原文]修持法门夫无为境界迥绝名言,有漏色心要凭修证。真如具含众德,方便而有多门。上自离相平等,下至十念称名,总括不离三乘,往生冥符九品。..

印能法师《大悲咒》,云泉法师《梵唱大悲咒》,好听的佛歌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五再说释尊闻知王宫生变,于灵山会上运法眼细细观察了一番,已然明白其中的定业因果。释尊知道,频婆娑罗王不久定业消除之后,将会命终,生往忉利天..

大话《观无量寿佛经》之六次日清晨,韦提希夫人澡浴清净,用食蜜涂满全身,然后更衣出宫,前往地牢。这一次探监非常顺利,因有阿阇世王的默许,侍卫统领也就未加阻拦。王后..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十四[原文]劝进行者夫学佛初门,大悲是菩萨正辙;利他要行,劝进乃净业胜因。晋社群贤,愿祈生于安养;十方海众,忻出离于娑婆。痛嗟生死之难逃,堪..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四[原文]佛为韦提希圣后说净业正因《观无量寿佛经》云:“尔时,韦提希号泣向佛白言,‘世尊,惟愿为我广说无忧恼处,我当往生,不乐阎浮浊恶世也。..

《莲宗宝鉴》译注卷一之十一[原文]修十善业夫大乘玄要,元不离于一心;净业正因,必先修于十善。断身口七重之罪,七行斯成;灭意识三毒之根,三学自备。《弥陀经》内,求净..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