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伽经 宣化上人浅释

欢喜快乐,而厌恶痛苦,这是众生的品性。然而,因为众生是愚痴的,他们不知道怎样才可以获得他们所欢喜的快乐,脱离他们所厌恶的痛苦。所以,虽然众生口里,老是喊著寻求快..

戒、定、慧三无漏学,是修行人所必须具有的。戒,虽然有五戒、十戒、菩萨戒等等,然而最基本的,要算是五戒,那就是戒杀、戒盗、戒邪淫、戒妄语、戒饮酒。能持戒,就不会造..

上人说,做不到无我、不能警觉无常,都是对佛法还不了解——尽管持续行善、付出,但是法不入心,对于许多人事境界仍是难以释怀。见他人有不好的习气,要着重其优点,真诚地..

昔有袁了凡的人,本名袁学海,他是明朝的名儒,小时候就读书,可是父亲要他学医,济世救人,所以改学医。后来遇到一长须老相士,对他说:‘你命带官印,你应该读书可做大官..

我们人从无量劫以来,习气毛病太多了!不知悔改,也不知修行,所以习气一天比一天增加,智慧一天比一天减少,业障也一天比一天重。因为这种关系,人若想修行也不容易,想学..

诸佛菩萨、贤圣僧,皆有无上的大智光明,无漏无尽的智慧。人有漏,因为有‘无明’;佛菩萨无漏,因为‘无无明’。无明,就是无所明了,也就是糊涂,不明是非,不辨黑白。最..

我们在这世界上,应该赶快修行,不要等待。年轻时不修行,等到白头时再修行,那就来不及了,所谓:莫待老来方学道,孤坟尽是少年人。年轻人也会很快死去。无常鬼他不管老少..

佛示现百千亿种音声,为众生演说妙法。我们应该觉悟世界所有一切的声音,皆在说法。所谓:‘溪声无非广长舌,山色无非清净身。’溪的声音好像佛的广长舌相,演说妙法;青山..

在佛教里讲返本还原,意即我们本来是什么样子,就还回什么样子。那么,本来是什么样子呢?什么也没有。所以现在还是还回到什么也没有的地方。有一点执著,就有障碍。有障碍..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学佛的人不是一朝一夕就学得了佛,必须用长远的时间来体验佛教的道理,依教修行,久而久之才能有所成就。真正认识佛法的人也不惊,也不怖,也..

金山圣寺、金轮圣寺、如来圣寺,将来都要有位住持人。大家要共同选举有德行有才干的人,拥护他,他才有资格做住持人。选择住持,以什么为标准?第一个条件,要没有脾气,待..

出家人,一定要把出家的基础建立起来。出家的基础是什么?就是严守戒律。要把《四分律》、《沙弥戒》、《比丘戒》、《比丘尼戒》、《梵网经》等,都要背熟,统统研究明白,..

出家是世界上最稀有的事情,也是令人最不明白的事情。为什么出家一定要受苦呢?既没有男女的娱乐,不能跳舞,也不能狂欢。那么,想成为出乎其类、拔乎其萃的人,必定要忍人..

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人人皆有佛性,皆堪作佛’,佛是人成,人道圆满即佛道成。法身本身原无性,若有则不为法界。譬如,你的脾气比我大,我..

一九八三年九月二十五日在中国春秋时代,有位大圣人出世,就是孔子。他一生极力到处宣扬「仁义道德,孝悌忠信」的学说,可是不受欢迎,处处受排斥。他虽然置身横逆之境,仍..

‘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们人在往昔所造的业有善有恶,善恶夹杂不清。所以有时生了善心,但有时又生了恶念。一念善就‘诸..

所谓‘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嗔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我为什么在往昔的时候,造了很多的恶业?仔细的分析,皆因为在无始劫以来,由贪嗔痴三毒所生出..

我们学佛法的人,要脚踏实地修行,老老实实用功,不要贪图虚名。若是爱好假名,对修道没有用处。我们要做到有实无名的事(好像乞雨灵验的事),不要贪求有名无实的事。有名无..

我们身为佛弟子,到今天末法时期要作真佛弟子,要知道佛老祖宗在过去修行不容易。我们虽不能一天吃一麻一麦,但也不要贪吃好东西,吃维他命,贪有营养之食。这臭皮囊是四大..

‘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堪作佛’。这是佛亲口告诉我们的,但因众生妄想、执著,故不能证得如来的智慧德相。从此句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看来,就应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可以做什么呢?它可以破除三障。所以“破除三障”就是它的力用。三障是什么呢?我给大家讲一讲这个三障。三障:第一就是报障,第二就是业障,第三就是..

神对佛,精对僧,气对法;内三宝是人的法身慧命,外三宝是人的好榜样。所以护持外三宝的同时,也要爱护自己的精气神,洁身如玉,才不会把内三宝浪费了。并非出家就是僧,要..

人对真实的东西都认识不清楚,反而对假的东西疯狂追求。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孔子那时候就已经感叹,爱好道德者,不如爱好美色的人那么专心,所以他这么样叹息..

世界的好坏,关键在家庭。家庭教育好,子女的前途就光明;家庭教育不好,子女的前途就黑暗。虽然不能一概而论,大致上是差不多。所以身为父母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谨..

出家修道人要发愿,发愿是精进修道,发愿是警惕自己改恶迁善,修道不发愿,等于开花不结果的树,无有是处。若已经发愿,最好天天再发一遍。因为温故而知新,记得自己曾经发..

各位!修道若是不能改过,就等于没有修道。学佛法不能知过必改,等于没有学佛法。所谓‘行年五十,而知四十九岁之非’。知道以前所行所作有不对的地方,凡是有这种感觉的人..

人在世界上,什么奇奇怪怪的事情都有,为什么?因为当初种奇怪的因,所以现在结奇怪的果。你若不种这种因,就不会结这种果。我们若明白因果的道理,就要‘诸恶莫作,众善奉..

修道人最怕有烦恼,故说‘烦恼无尽誓愿断’。断烦恼,对修行者是当务之急。什么境界来了不生烦恼,这才是有定力。不生烦恼,就没有那么多私欲。私欲源于烦恼,而生出无明,..

诸佛菩萨不辞辛苦,倒驾慈航,来到这个娑婆世界,教化一切众生,调伏一切众生,用八万四千法门来接引有缘的众生。我们不体谅诸佛菩萨慈悲喜舍的精神,反而背觉合尘,舍本逐..

修行人要用最诚恳的心来发愿,时时要依照自己所发的愿去行。并不是发愿之后,不到五分钟,就忘得一干二净,这等于没有发愿一样。要弄清楚发愿是为了什么?不是徒具形式,当..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