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悲华发大愿

修楞严咒的道理张尚德老居士开示一、福报修楞严咒,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福报要够,福报不够不可能修楞严咒。第二个身体要好,因为楞严咒是大悲咒的七、八倍长,念修时很..

健康长寿七法吃好的方法,简单地归纳,对于一切慢性病都有作用。你不要以为只是治痛风,任何慢性病,不管你是肝炎也好,糖尿病也好,心脏病、高血压也好,什么毛病,你都可..

我们要学佛的什么?第一个问题,我们学佛的什么呢?佛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是无量无边;值得我们学习的法门是浩瀚广大呀。但是总的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来向佛学习:第一是学佛..

息心就是息灾我们过去的心态不好就形成今生的业障,今生的心态不好就形成烦恼障、所知障,我们要能够随时观察自己的起心动念。明朝有位大德说修行的纲要是四句话:持戒为本..

修行的三大纲要我们无论是出家修行也好,还是在家学佛也好,修行三大纲要,都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第一个是信仰,第二个是见地,第三个就是行愿。首先的基础是信仰。佛法..

怎样判断我们是不是真正地在走向开悟呢?从五个方面就可以判断得到了。真正开悟的人,他的心智模式彻底改变过来了,将凡夫心转变为佛心。1、去境界的误区。升华五毒为菩提..

楞严法会开示录(一)圣空法师主讲这楞严经是开智慧的,但是要不要思维呢?说实话,看楞严经是不要思维的,就是这样去看,在定中,你就是阿难,在跟佛对话。我们要提起恭敬心..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七什么是无苦之乐?佛告诉我们,在现实的人生当中,虽然一切都是苦的,都追求不到真正的快乐,但是在我们每一个人宝贵的生命当中,蕴含了三种无苦之乐..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八佛告诉我们,追求智慧,要非常努力,这是值得我们追求的无苦之乐。在座的诸位,在生烦恼的时候有没有看一看,有没有人说:“因为我太有智慧了,我很..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二一个会修行的人,一定要让自己随时随处都能够回光返照,一提就提到把所忘记掉,把能保持住,这是第一步下手。你知道在这里下手,这个功夫就会用起来..

《楞严大义》修道之二十一《楞严经》的见道和修道按标准的说法,见道以后,我执已经不再有了,但无明的习气还是有。后面修道的过程,就是在长养圣胎。大乘佛法讲的无明跟小..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九受三皈依的人,只有三条戒,就是:皈依佛,不皈依天魔外道;皈依法,不皈依外道的经书典籍;皈依僧,不皈依外道的徒众。受五戒了,就不能杀生、偷盗..

《楞严大义》修道之二十二念楞严咒,很关键。平常我们用功,你就在心地上踏踏实实的。修心密就用心密的功,修禅宗就用禅宗的功,你用你的根本法安住于正念,这是正法的修行..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三“五蕴皆空”,为什么叫“蕴”?“蕴”就是聚集在一起。聚集在一起的东西,看上去是有的,当它散掉了以后,什么都没有。佛经里有个比喻说,像稻草人..

《楞严大义》修道之二十为什么要弟子们培养福报,培养福德?与众相处的时候要替别人着想,不能替自己着想,你替自己着想,你永远就只有自己,你想成就是不可能的。有些人说..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四前面我们跟大家一起学习了二十五圆通#8226;真修行路。见道以后,所有的修行都是围绕道而展开;没有见道之前,我们修行就是要按照佛陀的开示,从皈依..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六我们在现实的人生当中,在座很多居士,可能或多或少会有人觉得,学佛了以后变得消极了,以前很积极的。有很多人问我,学佛修行是不是很消极?我告诉..

《楞严大义》修道之二十三用楞严密咒来护持自己,佛在《楞严经》里面告诉我们:“十方诸佛,因此咒心,得成无上正遍知觉(因楞严咒的咒心,得成正觉)。十方如来,执此咒心,..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五上午给大家讲过,见道以后的人,就是随缘自在。随所缘的境界,无论是善恶、好坏、是非、修行人还是不修行的人,对你来说都是佛性在显现。一切功能、..

《楞严大义》修道之四第二是众生相续。外在的世界是由我们大家共业的这个心而构造起来的。那么内在的、我们有生生死死、有一个我执、感觉有个“我”的这个有情众生的生灭,..

《楞严大义》修道之七第二节见道后的修道方法我们的行为是恶的,才构成了这五种结果。那么这五种结果,真正感受的人是谁呢?就是我们六根。我们六根接触到六尘,眼根跟色尘..

《楞严大义》修道之三2、三种相续如何感召了这个世界?佛在《楞严经》里面有详细地说“三种相续”。第一是世界相续,这是佛教的世界观。这个世界是怎么形成的,这是一个很..

《楞严大义》修道之九《楞严经》里面的修道分开两路,第一路就是二十五圆通。你喜欢哪一个尘,你喜欢哪一个法,你就在这个法上修圆通。你喜欢画画,就在画上修圆通,你见到..

《楞严大义》修道之一第二章修道第一节见道前的修道很重要昨天,我们给大家介绍了《楞严经》见道的部分。见道是修学佛法当中最关键、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见到道,那我们..

《楞严大义》修道之十没见道怎么办呢?《楞严经》里面又有第二个方法——耳根圆通。“二十五圆通”按照顺序是六根、六尘、六识、七大,但是唯独“耳根圆通”跟大势至菩萨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