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真空如来藏性妙真如性分第二十六阿难!汝犹未明一切浮尘诸幻化相,当处出生,随处灭尽。幻妄称相,其性真为妙觉明体。如是乃至五阴六入,从十二处至十八界。因缘和合,..
隨缘自在第五章般若要解《修行心法》修行修心离心则差心是法体法是心用依教奉行契入本心善男女子当发菩提勤修三学息灭三毒心地无非自性持戒心地无乱自性禪定心地无痴自性智..
第六次课(讲于2009年4月18日)上节各位同学,下午好。我们已经学到第六次课了,下一次将是最后一次课。上次课我们讲到“叹奉持功德”的“如来劝行叹胜”。如来劝行叹胜,包..
下节劝发奉持一、别明离相(一)应如是知见信解我们用什么态度奉持这部《金刚经》呢?看经文。“须菩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者,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
第七次课(讲于2009年4月25日)上节各位同学,大家跟我一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
下节(二)世间所尊胜须菩提!在在处处,若有此经,一切世间、天、人、阿修罗,所应供养;当知此处则为是塔,皆应恭敬,作礼围绕,以诸华香而散其处。总说:一切众生;别说:..
《般若佛眼佛母瑜伽观行法》简识顾名思义出生一切智慧功德之本源,为一切诸佛、一切菩萨之母。因为智慧而成就无上正等菩提,故而般若能出生一切如来、菩萨。智慧之本源乃为..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解界文法师主讲慈云记录(内容经界文法师过目)第一次课(2009年2月28日)上节阿弥陀佛!今天下午来参加这次《金刚般若波罗蜜经》的各位同修,大家下午..
第三次课(讲于2009年3月14日)上节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阿弥..
下节二、伏心菩提下面我们开始学习伏心菩提。发心菩提是发菩提心,伏心菩提则是发菩提心之后,修菩萨行。这也是佛陀所讲的,降伏之后如何安住的问题。妙行无住分:“复次,..
第五次课(讲于2009年4月4日)上节大家跟我一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
第四次课(讲于2009年3月21日)上节大家一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
下节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般若经》做了简要介绍,现在正式进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不属于根本般若,在《大般若经》里是第9会的内容,体系是独立的,..
下节一、再次校量福德我们来学习下面的内容,“无为福胜分”。“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
下节4、寸丝不挂真正的般若,心是寸丝不挂的。只要有一点点执著,就还落在生死间。有这样一个公案。当初,雪窦山的祖师雪峰义存禅师,禅法很出名。有一位比丘尼,法名玄机..
第二次课(2009年3月7日)上节大家跟我一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
《楞严经》的脉络——《楞严经》逻辑体系的掌握方法释惟海讲述【编发说明】本文是2009年6月在新加坡法华寺楞严法会上《楞严讲座》中第一讲《〈首楞严经>把脉》中的第三节..
下节继续介绍发起序。“入舍卫大城乞食”。佛陀进入舍卫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论》中说到有三种次第乞:1、一日到一家,得食则食,不足即止..
明心见性shy;shy;——《楞严经》与生命的超越演讲/能忍法师整理/董飞采访吕方芳能忍法师毕业于中国佛学院,求学于正统南传佛教国家斯里兰卡,在当地最好的两大佛学院之一—..
日本和尚“电音”唱佛经?DJ版《般若心经》一响,网友:我服了
佛教般若思想的现代意义觉真法师2001年11月6日晚,慧觉法师从上海玉佛寺打来长途电话,约我为《觉群丛书系列》第一辑(共6种)写其中的一种。他提出了详细的具体要求,如篇幅..
《仁王护国经》的般若思想◎觉真法师仁王经的全名是《仁王护国般若波罗蜜多经》,汉译四种,首译为竺法护,译于西晋秦始三年(267),名《仁王般若经》。次译为鸠摩罗什,译..
全网被佛经洗脑,日本和尚用电音唱《般若心经》,真正的佛系歌手。
般若心经略说(四)日慧长老如前说,菩萨行般若波罗蜜多诸法实相中,既不得生死,也不得涅槃,其心遂无所罣碍。行于生死,不罣碍世法;究竟涅槃,不恐怖退堕二乘。如是,远离..
般若心经略说(一)日慧长老壹、绪言般若波罗蜜多或般若波罗蜜,都是梵文prajntilde;āpāramitā的音译,后者,只是省略其语尾的多(tā)音而已;意译智慧到彼岸;般若亦简译..
《大智度论》之禅波罗蜜(下)六、修定与生天(一)印顺导师《空之探究》p.32~p.33:由于修习者的用心不同,而有得定,或依慧得解脱的差别。依佛法的因果法则,修得某种定,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