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章嘉大师就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到底是先看破后放下,还是先放下后看破?众生根性不一定,所以从哪个先下手没有定法,完全看个人根性。大概是烦恼障重的人..

问:前面提到博地凡夫,只要得生净土,便可位登不退,我想这必定是指那些已经没有恶业的人吧。如果是带业而往生净土的人,也能证不退位吗?答:当然都可以证不退位。《大乘..

我们的生命体,由寿、暖、识三部分构成。寿,是一期生命的期限;暖,是色身的温度;识,是精神系统。当色身败坏,寿终正寝后,识会离开色身,体温也会随着识的离去而降低。..

问: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大安法师答:要知道我们靠佛力里面也有自己的力量。净土法门就往生这一点来说,全凭佛力。不是靠自己力量往生,..

问曰:业道经言:业道如秤,重者先牵。如《观无量寿经》言:有人造五逆十恶,具诸不善,应堕恶道,经历多劫,受无量苦,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称南无无量寿佛,如是至心,..

问:请问法师,往生时会出现什么景象?为确保往生,命终前心理上,事务上需要做哪些准备?宏海法师答:首先我们要从狭义和广义两方面来看什么是往生。狭义上来说,如果你把..

很多人问我:“师父应该怎样回向”?很简单!你去做就好了,不需要回向。这些人接着就会说:“不回向功德就没有了”!因为有“我”才有功德,没有“我”哪里来的功德?你去..

●问:临终的时候靠大家助念能否往生?●答:那要看这个人的愿力,还有助念人的功夫。助念人如果他呢,清净、平等,他的功夫上来了,他是摄心为戒、六根清净的一个人,念佛..

我们同在一个环境当中,有的人就会烦恼,有的人就不会烦恼;有的人就觉得可以适应,有的人就不适应;有的人就能看破放下,该做什么做什么;有的人呢,就会被外在的因素、环..

问日:天亲菩萨回向章中,言普共诸众生,往生安乐国,此指共何等众生耶?答曰:案王舍城所说《无量寿经》:佛告阿难:十方恒河沙诸佛如来,皆共称叹无量寿佛威神功德不可思..

我在国清寺时,每年到了冬天的十二月,都要举办两个静七。什么是静七呢?口不能讲话,身不能动,眼睛不能东张西望,不能读经看书,意地也不能打妄想,不能散乱;总之身口意..

【经典原文】复次,龙王!若离两舌,即得五种不可坏法。何等为五?一、得不坏身,无能害故;二、得不坏眷属,无能破故;三、得不坏信,顺本业故;四、得不坏法行,所修坚固..

【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佛陀说若众生心,忆佛念佛,忆念佛的功德或者忆念佛..

一信念阿弥陀佛往生安泰世界一法门,约之不出信、愿、行之三要。信者,疑断解成,志专心决之谓。约有:信自心、信佛土、信法门之三信。甲信自心一、信吾人良心,无始无起,..

佛法明原因所生法,有两种力:一、可思议力,二、不可思议力。如依多么因得多么果,造多么业感多么报,有多么境起多么心,有多么心明多么境,由多么现熏多么种,由多么种起..

1、持诵文殊智慧咒的首要积德行善利益,据佛经记载为:罪障消除,获无尽辩才,所求人世,出人世事悉得作用,令众生才智作用。2、若善男人善女人,有能受持此陀罗尼者,即入..

《谛闲大师全集》:汝等念佛,不可太快,快则佛号不清,心不诚恳;亦不可太缓,缓则简略昏眩,心亦不诚敬。故须念佛,要不缓不急。每日定数,最多三万,最少一万。一年三百..

我们不要把功课变成难题、难关了。哎呦,这可不得了,我可做了功课了。我们就餐的时分想过没有我今天可吃完饭了,今天没白吃,我们就餐现已习惯了,到点就吃,从来没有想过..

嗔是对自己不喜欢的事物所发作的架空及仇恨心思。嗔的表现方式很多。在生活中,我们处处可以发现因为嗔恨导致的咒骂和争斗。或是因定见不合而互相恼羞成怒,或是因利益抵触..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post-contentimg{display:block;height:auto;margin:0auto0;max-width:100%;}.zw{font-size:1.5em;font-weight:400;line-height:0.59rem;margin-top:-0.36rem;padding:0.4..

问:许多居士平时都很精进,但到临命终时,家人如果不能如法安排后事,遇到什么情况无法预料,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怎样无障碍?最后一念不在阿弥陀佛上,能否往生?大安法..

四、化导二乘执空不修净土者,良以乍得我空,即生耽滞,闻说净佛国土、教化众生,心不喜乐,故令回小向大,发意往生。此文句为教起所因第四科:教化引导二乘(声闻乘与辟支..

《印光法师文钞》:念佛之人,有必要事事常存忠恕、心心防备过愆,知过必改,见义必为,方与佛合。如是之人,抉择往生;若不如是,则与佛相反,决难感通。注:念佛之人,有..

问:如今想决定求生西方极乐世界,不知道修什么行,种什么因,才能往生极乐世界?此外,凡夫俗人都有夫妻子女,没有断除淫欲,能不能往生极乐世界?答:如果想决定求生西方..

回向,是一本万利的生意。初听到这句话的时分我并不太了解,直到近来学习《道次序》中听者与说者一起应做的重要事项:满足结束时共作之规则:回向,于说听之诸善根,当发普..

【原文】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答:得生彼国,有五因缘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二..

问:临命终时被业力牵引而流转六道,这个业力是今生还是多生的?临终昏迷者第六意识不起作用,自己做不了主,阿赖耶识所有业识种子起现行乱窜,此时念佛助念还起作用吗?宏..

《佛说十善业道经》云:龙王!若离偷盗,即得十种可保信法,何等为十?一、资财盈积,王、贼、水、火及非爱子不能散灭。二、多人爱敬。三、人不欺负。四、十方赞美。五、不..

所有功德智慧最重要简单地说,智慧有加行智、根本智、后得智三种。前面的五度就像一个人的双脚,福德资粮它是让一个人趋向目标;智慧是一个人的眼睛,当我们趋向目标的时候..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