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度这桩事情认真的来说是要修行证果才行,你才有能力超度,你修行没有证果,你都没有能力。你看看古时候宝志公超度梁武帝的妃子,那么样有效果,大家都知道宝志公是观世音..
妙祥法师开示:这个刚才我已经讲了,在家居士更得严格持戒修行。为什么在家居士反而要严格持戒修行?因为我们所造的业更多,所以戒律更得严。佛制戒都是根据我们造业情况来..
问:我是专修莲师心咒得大利益,不知净土法门是否即净即密?净密双修的注意事项是什么?为何韦刺使问慧能师父念佛一事,慧能师父不主张念佛?请开示,令后代学佛人士明了自..
忏悔重要,用什么忏悔法?现在有人提倡用占察法来忏除业障,好不好?好。你问我学不学?这个东西我过去学过,时间不长,没超过半年我就不学了。为什么?这句佛号比那个强多了,..
有人说功夫怎么练?念佛功夫我想达到理一心不乱,事一心不乱,功夫成片。这就少说了,越说越害怕,就像什么?我想学少林功夫,怎样成为武林高手?你看你还是少来这套,你省..
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对兄弟非常欣乐佛法,于是两人都出家修行。哥哥精进勤修种种法门、持戒清净,不久便证得阿罗汉;而弟弟生性聪明,广学多闻、精通三藏,所以,被当时的宰..
我师承中观,持六字大明咒行门,发愿往生西方极乐世界,他的师父传给他的是观音法,但曾经碰到一个莲友,切磋佛法时,这个莲友说是念佛法门,他认为我既然发愿往生西方极乐..
有些人认为密法很殊胜,而净土法门是老年人才修的浅显法,这种说法是没有依据的!学密宗的人轻视净土法门是没有任何理由的,藏传佛教中的很多高僧大德,包括乔美仁波切、法..
初学净土者,宜以培植坚固信愿为要务。信有事信与理信二种。事相上的信是相信二有,即《阿弥陀经》所云:“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
很多在家居士来寺院作了几天义工以后,内心对佛法的体会比在家时要深很多,不少人问及在家修学不能很快进步的原因在哪里?原因有很多,首先要认识清楚在家修学容易犯的错误..
对净土宗行人来说,信心是往生净土最关键的正因。《阿弥陀鼓音声王陀罗尼经》云:“安乐世界,所有佛法不可思议,神通现化种种方便不可思议。若能有信如是之事,当知是人不..
壹‧前言净土思想并不仅属于净土宗,也不只局限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净土论》这三经一论的宝典;在许多大乘经论裡都提及净土法门,都可以看到..
按照我国的传统习俗,每年春节及农历初一、十五等日期,广大群众有到寺院上香礼佛、祈福求安的习惯。为使十方善信种植福田、广获法益、正善正行,以满所愿,故将上香祈福的..
什么是护法?有不少人认为在寺庙、念佛堂或道场干义工,帮助筹办法会,或者是给寺庙布施、募捐等等就是护法。这仅仅是一个方面。护法绝不只意味着物质的供养。护法护法,你..
佛陀在二千五百多年前,曾经向他的弟子,描述很多个不同的净土。我们耳熟能详常常会提到弥陀的西方极乐和观音的普陀净土,但在佛经里,提及的净土有很多很多个,譬如在有关..
问:请问师父,净土宗的宗旨是“信、愿、行”,我相信阿弥陀佛,相信有极乐世界,也发愿往生极乐净土,平时也常常持念佛号。可有时候还是感觉自己的信愿并不到位不圆满,请..
地藏法门的修学,要求很高,比念佛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比带业往生还要高一层。在人天福报上,孝养父母、奉事师长做得如何呢?做得够不够?或者有人认为我差不多都做到了。一..
同样是空观、假观,这二个法门是完全一样,内涵是一样;但是为什么凡夫修空观、假观的时候,障碍重重;圣人修空观、假观的时候,是“摄一切经皆现前中”?因为我们凡夫修空..
诸位想想看,你为什么到净土去,不是去享受快乐的。你看《阿弥陀经》前半段,用快乐来引导你,七宝池、八功德水。但是你看到《阿弥陀经》中半段的时候,佛陀口气一转,“众..
在家居士持戒,至少要把五戒的前四戒做好,也就是不要去触犯杀、盗、淫、妄这四个根本罪。这是作为居士来说,最起码的行为准则。不杀生所对应的就是杀人,杀人里面又分上中..
我们如果结交一位对上师与正法具有虔诚的信心和恭敬心,能吃苦耐劳、意志坚强、悲心切切、利他心大的佛友,久而久之,自己的功德也会与他并驾齐驱或者胜过他(她)。与此相..
虽然说“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实我们一心称名愿生的时候,我们把极乐世界抓来了,抓到哪个地方?抓在六字名号里边,就跟我们不隔于半步的,我们本..
穿著海青应注意之事项(一)上下楼撩衣之法。(上楼撩前片、下楼撩后片,以免衣托地或被踩到。)(二)穿海青时,双手不可下垂,应放掌或合掌。(三)跪拜时如何撩衣?(双..
“角色”貌似属于社会学范畴,纽科姆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而林顿认为“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一位而熟悉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
(一)当科学家遇到佛教“曾经有很多人问过我,作为科学家,又是大学校长,你为什么信奉佛教?”“我常常想,如果我信奉基督教或天主教,可能就没有人提出这个疑问。这反映..
古人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看看身边相交之人,大致可以了解各自的层次和品味。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那么择善而交在生活中真的很重要。如果善友多,生活就会成功快..
宗门下很多祖师大德常常谈到唯心净土、自性弥陀之理,其中某些人对这句话的理解上出现偏颇,他们认为既然是唯心净土,就不要去求心外的极乐世界了;既然是自性弥陀,就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