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木大拙禅佛教研究的成就与贡献[日本]玉城康四郎/何燕生译1958年,哥伦比亚大学出版了名为《日本传统的源泉》一书。该书叙述了日本各时代的文化特色,对历代主要人物作了..
第九章真假开悟辨别宗镜录告诉我们,什么叫作悟了。书中提出十个问题,悟了的人没有不通经教的,一切佛经教理一望而知,如看小说一样,一看就懂,不须研究。永明寿禅师宗镜..
冥想:视一切众生为开悟者有个传统的巧妙思考方法(有时很幽默),能改变我们与困难的关系。这种禅修意象很容易在日常生活中发展、运用。请描绘或想象这个地球充满了佛陀,你..
6布施就是无所执著哪怕你不了解这个“大我”与万物是“一”的道理,但在付出什么的时候,你的感觉总是很棒,因为这些时候你会感受到,你与你所给出的东西同一。自然界的每..
3那一下电闪你是独立的,我也是独立的,各自存在于一个不同的刹那。但这并不表示我们是相当不同的存在,我们事实上是同样的一回事。我们既相同,又相异。坐禅的目的在于达..
8限制自己的活动如果你了解了我们修行方法的秘诀,那么不管你人在哪里,你都会是自己的“老板”。不管在任何环境之下,你都不能够忽视佛,因为你自己就是佛。我们的修行方..
14对死亡的新体会生与死只是同一件事,明白这点之后,我们将不再恐惧死亡,生命中也不会有实质的烦恼。如果各位参访日本的永平寺,进寺前会经过一座名叫“半勺桥”的小桥。..
12说你想说的话不要刻意迎合别人,最重要的是如实表达你自己,这样你才会快乐,别人也才会快乐。沟通在禅修中非常重要。由于无法把英语说得很好,所以我总是想办法找出一些..
4顺应自然“柔软心”就是一颗柔顺、自然的心。如果你能有这样的心,就能享受生命的欢乐;如果你失去它,就会失去一切。尽管你自以为拥有什么,实际上你一无所有。对于“自..
8万物本一体我们通常都会想,“他愚蠢而我聪明”或者是“我从前愚蠢而现在聪明”,如果我们愚蠢的话,那又怎么会是聪明的呢?道元禅师曾说:“即使是午夜,黎明就在其中;..
10静坐于烦恼之中要解决烦恼就是要成为烦恼的一部分,与烦恼合而为一。在你能够活在每一个当下之前,禅公案对你来说是很难理解的,但等到你真能够活在每一个当下,就不会觉..
11空性使你理解一切了解空性的人却总是能以事物的本然面貌接受它们。他们能欣赏一切,不管做什么,他们都总是能以坚定不移来化解烦恼。我今天要带给各位的讯息是“开发你自..
5不留一丝痕迹如果你执著于你做过的事情,你就会被自私的观念所缠缚。我们常常会以为自己做了好事,但实际情形也许并非如此。坐禅时,我们的心是平静而相当单纯的。但平时..
7避开修行中的错误很多人会犯的另一个毛病是,为了寻找快乐而修行。事实上,如果你在修行时会感到快乐,那正好反映出你的修行不太对劲。有好几种差劲的修行方式是你应该当..
2接受无常当你身处烦恼之中,要接受无常的教法就会很容易。既然如此,为什么你不在别的时候也接受无常呢?那其实是同一件事情。佛教的基本教法是“无常”,也就是变动不居..
13一切作为都是修行我们在聆听时应该只是聆听,不要试图从偏颇的观点去理解我们听到的话,这就是我们谈论佛法或聆听佛法时应该有的方式。你愈了解我们的思维方式,就愈能发..
7相信“无中生有”如果能够把开悟放在你的修行或思考前面,你的修行或思考就不会是自我中心。我所谓的“开悟”,意思是相信“无”……我发现,去相信“无”是绝对必要的。..
9研究佛法,研究自己当他不自觉的时候,他会拥有一切;但当他自觉的时候,就是个大错误了。研究佛法的目的不是为了研究佛法,而是为了研究我们自己。没有一些教法,我们是..
6当下的一念又一念心的念兹在兹就是智慧,所以智慧可以是各种不同的哲学或教法。但我们不应该执著于特定的智慧,例如佛陀所教给我们的那些。在《心经》中,最重要的观念当..
第三部用心理解我们对佛法的了解不应该只是知性上的理解,真正的了解存在于确实的修行本身。1坐禅不是为了开悟当你相信我们的道路,开悟就存在你心中。如果你正在修行却无..
5专注于“无”如果你刻意去追寻自由,就不会找得到自由。在得到绝对的自由之前,你必须先拥有绝对的自由,这就是我们的修行。想要了解佛法,你必须先忘掉所有先入之见。首..
4要努力,不要骄傲如果你修行得很好而因此心生骄傲,这个“骄傲”就是多余的成分。你表现得很好没错,但你却把某种多余的东西加在你的表现上,你应该丢掉那些多余的东西。..
9开悟没啥特别?只有在没有计较心的情况下,你才是真正在做事。你坐禅,不是为了坐禅以外的目的而坐。我不喜欢谈坐禅以后的事,我觉得谈坐禅本身就够了。坐禅真的是一种很..
8叩头,叩头,再叩头有时候,师父和弟子会一起向佛陀叩头。有时候,我们也不妨向猫和狗叩头。坐禅结束时,我们会以头触地叩头九次。我们叩头,是表示放下自己,放下自己则..
7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当你发现你的修行毫无效果,你反而不会刻意压抑杂念,而杂念就自然停止了。这时候,你就会进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阶段。修行时不应该有得失心,..
3远离兴奋禅不是某种兴奋,禅只是全神贯注于我们一般的日常事务。师父在我31岁那年入寂。尽管我希望可以到永平寺潜心禅修,却不得不留下来继承师父的禅寺“住持”一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