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通常痛苦可以成为我们一个伟大的老师,它有很多有助益的特质。例如,当你在极端痛苦时,心便会被降服,骄慢也不会那么明显了。2.再者,藉由你自己的痛苦,你了解到别的..
问:黄念祖的《念佛三昧文》中提到一个和尚念佛念得密不透风却自杀了,还有某法师提到一个天天念佛的人,到临终时却听到佛号生瞋恨心,是阿弥陀佛没有临终摄受吗?这些例子..
编者按:净土信仰在中国及东亚都非常普遍,所以中国古代就有“家家观世音、户户阿弥陀”之说。印光大师曾说:“果能信愿真切,一心念佛,至临命终时,决定蒙佛接引,往生彼..
1.东方:灵山大佛江苏的灵山大佛,释迦牟尼立像,青铜材料,通高88米,重700吨,公元1997年建成。灵山大佛坐落于无锡马山秦履峰南侧的小灵山地区,大佛所在位置系唐玄奘命..
问:临终是否一定需要助念才能往生?大安法师答:临终是不是一定需要助念?实际上你平时念佛,信愿持名有把握,临终不需要助念,也是可以的,相信阿弥陀佛临命终时一定会接..
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研究这个问题。净宗祖师印光大师的《临终三大要》,对此..
一、临终四事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不得怕死: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脱生死轮回的痛苦,真正离苦得乐。还有必须明白,怕死还是..
众生心性与佛同俦由迷背故轮回不休如来慈悲随机说法普令含识就路还家无奈根性万有不齐非出格人决难出离因兹特开净土法门普摄一切上中下根五逆十恶地狱相现一念投诚即登彼岸..
各位法师各位居士:应该说在佛光寺举办的第三届佛教常识培训班是非常殊胜的一件佛事.那么在这样一个培训班中作为一个法师有一种天然的使命.这种使命是什么…就如《华..
出家行道忙的是临走时走得很清净在《地藏经》的教授方法当中,说到我们若要死了,临终时,你怎样修?我们出家行道,忙了一生,主要忙的时候是临走的时候走得很清净,走得很..
今天谈的题目是“临终助念往生”。学佛的人特别是修净土的人,都希望临终能够念佛往生。那么要怎样才能作到呢?就不能不研究这个问题。净宗祖师印光大师的《临终三大要》,..
一、临终四事唐善导大师:《临终正念文》,指出临终往生必须具备四个条件:1、不得怕死:生必有死,往生净土是永脱生死轮回的痛苦,真正离苦得乐。还有必须明白,怕死还是..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实则死之一字,原是假名,以宿生所感一期之报尽,故舍此身躯,复受别种..
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疑心,也不要惊恐。当初唐玄奘法师,临终也有大病,何况我们是被罪恶业障重重缠缚的凡夫,怎能没有病苦啊!要知道,这..
何谓恭敬?“净手洁案、主敬存诚、如面佛天、如临师保,则无边利益自可亲得。”凡欲阅读经典,须先洗手漱口、洁净几案、端身正坐、合起双掌,然后以拇指与二指翻开经本,慎..
又汝既皈依佛法念佛,当依佛教而行。佛教你求生西方,你偏不肯求生西方,偏要求来生。你今活了几十年,不知经过多少回刀兵水旱饥馑疾疫等灾。若未遇佛法,不知出离之方。则..
【世间最可惨者,莫甚于死,而且举世之人,无一能幸免者,以故有心欲自利利人者,不可不早为之计虑也。】世间最悲惨的事无过于死,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幸免(这就是说,我..
问:一些讲法者在讲法的时候,特别强调怨亲债主的问题,认为如果没有解决好与怨亲债主的关系,那么在临终的时候就会受到怨亲债主的障碍而无法往生。请法师对此问题慈悲开示..
问:请教大安法师,如果没有解决好与冤亲债主的关系,那么在临命终时是不是就会受到冤亲债主的障碍而无法往生?大安法师答:从通途教理来看,冤亲债主常于临命终时,诈亲含..
问: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人见到佛来接引,是往生的人心所变现的,还是真有他方阿弥陀佛来接引?若有他方佛来接引,别人为什么不见?大安法师答:临终接引的境界现前是因缘的产..
问:总想去东林寺闭关,一直也没有去成。几年来经常看您讲的VCD,今天能在大佛寺看见您来讲经真是特别高兴。学生有几个问题,请开示,人在临命终时,昏沉,提不起佛号,有..
问:临终不论什么情况,乃至昏迷,亦得往生吗?大安法师答:这个问题实际上涉及到往生的条件问题。往生的条件乃是信愿持名。有一个观点认为临终时一定要有正念,一定要念头..
问:关于临终往生是否需要正念,是否平时具足信愿持名,临终无论什么情况,都可以往生呢?大安法师答:对这个问题,我们净土杂志上期对这个问题有个答疑,这个答疑一发表出..
大家可以看看四十八愿的其中三愿十八愿,十九愿,二十愿。实际上就把这个顿信和渐信的几种不同的根基,给我们展示出来了。十八愿就是直接从信心下手,得到往生的安心:若我..
问:念佛人临命终时被过去世的冤亲债主纠缠,该如何做才能往生?请开示。大安法师答:你不要担心了。现在有一个普遍的观念:认为临命终时就怕冤亲债主纠缠,一定要冤亲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