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根本烦恼


贪,嗔,痴,慢,疑,恶见

贪、嗔、痴、慢、疑、不正见。贪是贪爱五欲;嗔是嗔恚无忍;痴是愚痴无明;慢是骄慢自大;疑是狐疑猜忌;不正见是不正的见解,包括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见等。贪嗔痴慢疑加上五不正见,成为十根本烦恼,又名十惑,或十使。

列表说明如下:

┌1贪──贪爱五欲───────────────┐

六│2嗔──嗔恚无忍───────────────│

根│3痴──愚痴无明───────────────├─五钝使┐

本─┤4慢──骄慢自大───────────────││

烦│5疑──狐疑猜忌───────────────┘├─十使

恼│┌1身见(萨迦邪见)──执取五蕴根身─┐│

││2边见────执取常断二见─────││

└6不正见─┤3邪见────谤无因果,坏诸善事──├五利使┘

│4见取见───执持成见,非果计果──│

└5戒禁取见──执持不正戒,非因计因─┘

有人说:“我也知道发火、抱怨不好,可是事到临头就是控制不住。”其实,这是很正常的现象,因为无始以来,我们就不停地在缘着自己的身心串习“我执”,将身心的组合执著为..

1我们六道凡夫,一天到晚都在造业。业,分为“善业”、“恶业”和“无记业”。于一切众生有利益的是“善业”;于自己有利益的,不利于众生的是“恶业”;谈不上善与恶,非..

1人为什么会变成不善?为什么会造作罪业?他无知。他要是个明白人,就不会造作罪业了。造作罪业的人,都是迷惑颠倒,所以才会做错事情。为什么会迷惑颠倒?没有人教。2你学..

人生于世,想要获得幸福与安乐,必须学会降服自己的内在嗔心,具备安忍的素质。而要真正能够去除嗔心,必须明白“嗔心的危害,降服嗔心的原理,以及降服嗔心的具体操作技巧..

有的人想:我只要钱够了,就不会产生痛苦了。如果你这么想,那么即便整个大地上的所有财富都归你所有,也不能让你满足。人的贪心、欲望无止境,拥有的越多就越贪。刚开始身..

我们这个世间有大苦难,苦难从哪里来的?天灾人祸。人祸是战争。世间有一些不负责任的领导人,为了自己的权力、欲望,发动战争,给人民带来许多的灾难,这是近因。这世间为..

问:下面一个问题,我是哈尔滨人,母亲信佛二十多年,但知见不正,自己建了道场,有四五个居士,其中一人称能同阿弥陀佛对话,並说我母亲是再来人,拯救世界的,都恭敬我母..

拜佛是佛家修学很重要的一个科目,其真正意义就是修平等心,消除傲慢的习气。以我们最尊贵的头顶礼佛最卑下的足,称作「接足礼」。此修学的目标,在断除我们骄慢(骄傲、怠..

请各位不要误解,这句话并不是在骂人。愚痴在佛教里面的名相又称作无明,所谓无明是指对于真相并不了解而产生迷思,或误入邪知邪见(不正确的观念)而自己却不自知,反而沾沾..

现在我们看到水灾,佛告诉我们,水从哪里来的?水从贪心来的。何以地球上的水这么多?人的贪心太重,所以感得这么多水,这才是真正的因素。火从何来?瞋恚心变现出来的,地..

今人多不知因果,光绪二年,吾乡凡出头散赈之人家,无不灭绝及遭大祸者。以拿救命之钱粮,自己受用,坐视饥民饿死。纵令散施,皆作大弊,用遮面孔。此等人,天地间岂能容其..

以身业齐则无秽恶,今天,身体要做好事:不杀生、偷盗、邪淫、爱染,今天身体拿来拜佛,利益众生等等。口业齐则无诸过失,今天嘴巴绝对不骗人,不骂人,说是非,讲没意义的..

古时有位将军,骁勇善战,万夫莫敌。平时,他有一个爱好,喜欢陶器,有不少收集品,一有空就拿出来把玩欣赏。一天,他把一个心爱的杯子拿在手中欣赏,心里正高兴,忽然手一..

自力与他力之别,乃在对本愿名号成就吾人往生之信疑,自力疑心通常会潜伏于内心深底,不是自己未觉,就是不敢言出,此为不敢肯定「一定往生」之心理状态。此种心,逢缘触境..

佛经中有个指鬘王的公案,就记载了这方面的事实:指鬘王刚出生时,非常聪明,极为善良,相续中具有大慈大悲心,没有其他的烦恼,所以人们称他为“无恼”。后来他依止一位婆..

问:若念佛人患有痴呆,临终时请人助念,他有何方便来补救?净界法师答:哦,这个很麻烦,因为痴呆症,第六意识,最重要是第六意识,你没办法跟他沟通。第六意识,一个人痴..

年轻人谈恋爱,他真心地去爱上那个男人或女人,这叫心动了对不对。尽管那还是假心,就动得很厉害了,如果哪一天,你去接触到菩提心、佛心,那个生命的力量更加剧烈。就像各..

1谛闲老和尚有一个徒弟,参禅的徒弟,他没有功夫的时候,没有名闻,也没有利养,是个很有道心的出家人;可是等他有了一点成就,名闻利养来了,他就贡高我慢,所以就堕落了..

袁植丞居士,名励桢,法名智植,是江苏武进人。他小时颇为孝顺友善,长大以后,喜欢儒家的生活方式,认为佛是异端,微不足道。他生活极为节俭,周济亲友,毫无吝色。中年以..

不要自私自利,不要有一种妒嫉障碍心。对佛法,我们明白了,如另外一个人比我更明白,切记不要生一种妒嫉心,你若妒嫉人,自己将来要受愚痴的果报。在佛法里边,自己尽自己..

要听一门、听一部经,不要贪多,贪多嚼不烂。一部经能听上二十遍、三十遍,就会有悟处,听的遍数少,不行。你没听三十遍都不可能有悟处,你所谓的悟处不可靠,那可能是你的..

想要好好学佛,一定要从《地藏经》开始。不要想着哪个法门多高深,如果基础没有打好,楼阁建的再好看,也会倒掉。末法时代,人们都片面追求大法,灌顶,大圆满,或者期待开..

1980年讲于美国万佛圣城戒律,其功用在止恶防非。防非,是防三业之非;止恶,是止三业之恶。恶,世人称之为“鬼”,在佛教里又叫“魔”。譬如,好抽鸦片的,叫“鸦片鬼”,..

各位大德高僧,各位老师们,大家好!关注学佛网三年多了,感恩有这么一个平台可以让罪恶的末学还能有个忏悔与改过自新的机会,如果末学有做的不到位的地方还请大家给予批评..

怎么样打大妄语法呢?普通的打妄语,那还不算。所谓:就是所说的未得谓得:没有得道,根本他对于修行上一点都不懂,也不知道怎样念佛,也不知道怎样修道,也不知道怎样坐禅..

勤修戒定慧息灭贪瞋痴刘素云老师主讲(第三集)2012/6/26香港佛陀教育协会档名:56-124-0003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中午好,请坐。今天仍然是利用两个小时的时间,讲这样一个..

如果你是以正当的方式取得财物,你用不正当的方法好像钱赚得很快,用正当的好像慢慢赚,慢慢赚你活得久,保险公司有一句话说,活愈久领愈多。你寿命长,这一生享受没完的,..

「《会疏》曰:欲是诸苦之因,施(度)戒(度)能离之」。今天的社会,太多的人把欲认为是诸乐之因,他不知道是苦,他认为是享受。佛家讲五大类的欲望,财、色、名、食、睡..

由此可知,这个身见是多麻烦,身见要不把它放下,我们永远不能进入小学一年级,那能毕得了业吗?小学毕业是阿罗汉,大学毕业是成佛了,小学没有毕业怎么能念大学?这是我们..

如何让自己不生病,得病的原因要知道,佛给我们说了五种原因,贪瞋痴慢疑对应我们的身体,佛经里面把这五个字看成病毒,叫五毒。我们把它转过来,不贪、不瞋、不痴、不傲慢..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