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要离五盖——修禅定的方法有很多种。按照我们佛教的禅定修法,不管修哪一种禅定,都要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和四禅这样渐进地修上去。要入定,就要具备一些因缘,就是当..

学佛人不是生活在真空之中,但看一看世人:从行为上看,所做所行无非杀盗淫妄;从心理上看,所思所想全是贪嗔痴疑。学佛人看不惯社会的污乱局面,但我们在生活中免不了与人..

”口业可以不说,身业可以不做”.这种解释.不正确.佛经的说法是:身业不是不做.而是:不杀.不盗.不吟.口业不是不说.而是:不妄.不两.不歧.不恶.意业不是不想...

生死轮回,并不是神创造的。我们的生老病死,生死轮回,宇宙世界,十法界,六道轮回,皆是我们创造的。都是我们的心,因为无明而产生幻想;这些幻想,产生攀缘;攀缘,又使贪..

学佛,重要的是改变我们的内心,而不是学佛的形式。其实,学佛不是很深奥的事情,不是用有没有文化来做评价标准的,主要是要有爱心。坐在佛堂里念经、参禅、打坐是学佛的方式。..

佛是觉悟了的人;佛是明白了宇宙人生真理的人;佛是心明眼亮具有大智慧的人。佛是人们的良师益友;佛是人们的慈父和兄长。佛是你;佛是我;佛是他;佛是我们大家。佛和我们..

有人初学佛,感觉不灵验,没加持,没感应,没效果。这时,要问问自己,你发愿了吗?什么是发愿?《地藏菩萨本愿经》告诉我们,地藏菩萨发了很大的愿。什么愿?“愿渡尽众生..

佛教的戒,虽因出家与在家的分别,而有繁简不同的要求,对在家居士而言,共有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的五条,称为五戒。此与其他宗教一样,凡是宣誓信仰佛..

我们所说的皈依就是皈依三宝——觉、正、净,三宝有自性三宝和住持三宝的差别。住持三宝和自性三宝是一回事,只有找到内在的自性三宝,你才知道外在的住持三宝是它的显现,..

念佛人互相之间称“莲友”,意思是像“莲花一样的朋友”。这实在是最吉祥、最美丽、最尊贵的称呼。一个人一生能拥有一个像莲花一样的朋友,可谓幸福满足;如果我们被别人称..

佛即无上大智慧,佛法是般若之舟。佛因众生而相有,佛法因心而相生。性本原空、不迷不觉,无我无法、无佛无众生。所谓一切天堂地狱,三界六道,生老病死,执妄分别,无尽烦..

索达吉堪布曾经为学佛的人开示:汉地的一些老年人每天一大早就爬起来,忍着风霜雨雪,在城市里的空地上,随着吵吵闹闹的音乐,手舞足蹈地练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看起来,也..

圣严法师著《学佛群疑》里面的一段原话:“一切修持法门,以心为主,音声是其次的,千百年来中国人念‘阿(wō)弥陀佛’,并没有发生什么不良的后果或作用,也没有因此而打..

我们中国是一个有拜神、拜祖先传统的一个民族,所以拜神变成我们传统的风俗习惯。你要是问他,拜神在拜什么?他不知道,父亲这样拜,母亲这样拜,祖父这样拜,祖母这样拜,..

在佛教中,无论是对佛菩萨的供养,或是在说法的譬喻中,经常都可以见到香的踪影。密法中,不同的本尊甚至有不同供养的香,香与佛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由于香能袪除一切..

在佛教经典中,关于佛珠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槵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开示作为通说。经云: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槵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

有一种迷信,是对佛的迷信。佛不是神仙,佛也不是救世主。佛是全知,但不是万能的!在这个世界上,唯一能够解救人们脱离苦海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自己与生俱来的那颗智慧..

有个道友,诵地藏经,心经,回向正在读高中的孩子考试顺利,但是成绩不佳,便怀疑佛法,怀疑地藏经。实际应该想想自己和孩子的业力有多少,此次考试失利,是孩子的业力还没..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家喻户晓的诗歌,描述了人们日常最熟知的事情,吃饭。然而,熟知不等于真知,生活中就有许多熟知却无知的现象发..

问(11):在早期婆罗门教经典《奥义书》中,建立了一个恒常不变的“我”,以此作为恒常的本源和解脱的依据,并提出“梵我一如”的思想。而佛教则提倡“无我”,并以“无我”..

问(16):汉传佛教自清末民初以来,从传统丛林教育转向学院教育,为教界培养了许多人才。但学院教育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比如过分提倡学术研究,明显出现了信心道念的淡化,甚..

问(14):在藏地,特别重视对僧人的教育,通过格西制度,培养出很多具有高深佛学修养的大德,在教义上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相比之下,民众虽然有全民信教的传统,但信徒往往..

问(15):汉传佛教的天台、华严等宗派,都是以般若中观的性空见作为大乘佛教的基础思想,而以《涅槃经》中所说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能成佛的思想作为大乘佛教的圆满教法。..

问(13):佛教千百年来的弘扬,始终遵循着契理契机的原则。如今,整个社会都已进入现代化的进程,现代的生活方式已代替了以往传统的生活方式。在汉传佛教地区,已基本采用现..

问(10):在汉地,对藏传佛教持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学术界对藏传佛教,尤其是密宗部分,基本持否定态度,以为那是不纯正的佛教。如印顺法师和圣严法师的著作中,都有关于..

问(12):去年,我在西藏参访了藏传佛教的几大寺院。就我所看到的情况,这些寺院也深受经济浪潮的影响。每个寺院都在卖门票,僧人则忙于应酬游客,和汉地的很多寺院非常相似..

问(17):我长期从事佛教教育和通俗弘法,对佛教教育非常关心。据我所知,藏传佛教有一套非常完整的教育制度,为藏传佛教造就了许多出类拔萃的僧才。堪布长期主持五明佛学院..

问(19):藏传之密宗的修行,要以显教为基础。我想知道的是,显教的修学与密宗是什么关系?密宗与显教有什么不同?答:藏密的修学的确是建立在显宗的基础上,但所谓的密教要..

无论是什么原因、以什么样的心态来亲近佛法,佛法的大门永远为您敞开,愿不愿意进入则是我们个人的事了。只要我们不徘徊在佛门之前,能起心恭敬,信而求解,解而实行,行而..

以前有位法师和我说起:如果一个人,踏入佛门,开始修行,而别人帮他算命,他还表示算的很准的话,不好意思,他还基本还没有看到修行的影子。为什么这么说呢?佛法中所说的..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