椤严咒印能法师唱诵

我们遇到事情的刺激,第一念一定有情绪。我告诉你,处理情绪,最好的方法就是不要处理。就是在一念的自性清净心中本来就没有,我现在感觉有,那只是一个暂时生灭的假相而已..

俗话说吃五谷生百病,生、老、病、死是分段八苦的内容。在佛教中通常认为病有身病、心病之分。身病是由于四大不调,故而用物药来治疗,因缘所生法中有了病就去看医生进行治..

我们讲到生死疲劳,从贪欲起,那么少欲无为才能身心自在。什么叫少欲无为?就是知足,随缘。什么叫随缘,就是怎么都行,差不多就好,够了就够了,就对了,这样随缘自在顺其..

玄奘法师在去印度求法的路途中,在一座庙子里碰到一个印度僧人,那个僧人生了病,身上长疥疮,很多人都不理他。玄奘法师一向对老年师父都很恭敬,于是就去照顾他,照应他穿..

我们讲到说,不要去坏人家的名利,为什么呀?熙熙攘攘,利来利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个人,在世间的名利,那我们从世俗角度来讲,他也是通过很努力得来的呀,这个天上..

分别我执是由现生的串习而来的,这个俱生就是,不是现生熏习的。是怎么有的?虚妄熏习,内因力故。《起信论》说,我们这个凡夫的心,这个真如本来是清净本然,具足体大、相..

这句话我们听了,修净土的应该起大欢喜。因为你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应化身要临命终才来,因为阿弥陀佛的愿力是临终来接引,他没有说平常来接引你。临命终来接引你,我们..

净土宗临终的人要达到正念,要有三种的力量出现,且缺一不可。这三种力量都跟智慧有关系,你不可能天生就有,不可能,都是经过后天的教育才有的。首先我们看第一个,安住力..

你比如说现在,不少出家人兴起留学热,到斯里兰卡去留学。但是斯里兰卡没有大乘佛教,他们学着学着呢,外国僧人就告诉说北传佛教是非佛说,大乘非佛说。说一两次他们觉得不..

以下把修空观的相貌再别释:行者于初坐禅时,随心所念一切诸法,念念不住。虽用如上体真止,而妄念不息。我们在坐禅的时候,我们虽然观察一切法因缘空无主,但是妄念不能停..

倓虚老和尚讲过一个偈颂,值得大家深思。倓虚老和尚有一次在山中打坐,打完坐出来,他讲了一个偈颂:眼观青山数十里,青山内外皆自己。只因自己不相识,不识己者是自己。我..

阿难!此三胜流,具大随顺,身心安隐,得无量乐,虽非正得真三摩地,安隐心中,欢喜毕具,名为三禅。三禅的三天这种殊胜的身心,他的特点,具大随顺。这个随顺就是自在的意..

当然,从佛法的角度,完全赞叹、完全诃责,都不中道。佛法的意思,应该这两个法门都要操作。当它出现的相状是和三恶道法界相应,你就该诃责;跟佛菩萨法界相应就应该赞叹。..

《华严经净行品》第四十七首偈颂,文殊菩萨云:手执锡杖,当愿众生,设大施会,示如实道。这边讲到锡杖,这是佛门才有的东西,而且是出家比丘、比丘尼的十八物当中的一物。..

蕅益大师讲到,我们修学大乘佛法,有一句话是很重要的。他说:未开圆解,不应辄论修证。说一个菩萨你没有真正地大彻大悟开圆顿解,你没有资格谈修行。我们没有正式打开智慧..

我们常常说要福慧双修,修福也要修慧、修慧也要修福。结果是怎么样?结果是修福的多、而修慧的少,不要说在家佛教徒,就是我们出家的人也都是修福的多、而修慧的少。那么这..

唯识学在整个大乘佛法当中是一个非常专业的课程,唯识学主要是针对我们凡夫的内心的一种活动状态,做一个比较深入的探讨。我们修学佛法只有四个字叫做破妄显真。不管你修什..

壬三、文殊问疾相(三番问答)(分三科)癸一、问疾体相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文殊菩萨这底下又开始问他的病,这可见大家在谈话的时候很自在,说完了空就说有,说..

念佛人体验佛力,就如游泳者体验水的浮力一样。末学承受大众深思,实在没有什么可以呈奉供养,只有说说自己病中,屡屡失败的一些经验,也许有人在漫漫长夜独自流泪时,会用..

我们看智者大师。天台宗要修止观之前,一定有一个道前基础,除了修皈依以外,一定要勤修忏法。为什么?如果你一个人散散乱乱,也不是真的想要用功,那也就算了;如果你真的..

我们要怎么样来判断一位善知识,在经里说: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佛陀对于这种佛弟子、..

有一次,我到一间道场,那间道场一向是打禅七的。咦!竟然有念佛的声音!我就问:我们这里是禅七的道场,是在参念佛的人是谁,为什么会在助念呢?他说:法师!没有办法,修..

念佛是一个念头一个念头安住在佛。其实忆佛和念佛意思差不多,不过念佛比较有特定的涵意。念佛比如说,有观像念佛,看到佛像的时候,念头就是佛,这是观像念佛。也可以观想..

在楞严经中,提到离尘无体的概念。佛陀对阿难说:若以分别我说法音,为汝心者,此心自应离分别音,有分别性。假设能够分别我声音的,这就是你的心。这当然是攀缘心,我们内..

印光大师根据《楞严经》以及〈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的方法,提到二个念佛的原则:第一个都摄六根,第二个净念相继。都摄六根就是:一句弥陀念诵听,这是成就我们的专注力..

问:六道受报轮回就是给人们受用的,不拜佛的人吃了鸡、鹅、鸭、猪等,应是没罪吧?与修行有关吗?大安法师答:因果的法则是真实不虚了,不管他信不信因果,不管他信不信佛..

示无朽曰:尺璧岂宝,寸阴当惜。正念弥陀,信光赫奕。莫贪旧游,前途永失。这是开示无朽珍惜光阴。无朽是这个群体当中为头的,对他的要求显然就更高。尺璧岂宝,尺璧就是直..

念佛之人,必须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又须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和、妇顺、主仁、仆忠、恪尽己分。不计他对我之尽分与否,我总要尽我之分。能于家..

我过去在佛学院做执事,带了一批新生,这当中有一个居士来佛学院读书。当然一个居士刚刚来到佛学院,心思粗重这难免的。他做香灯的时候,就把大殿内一个很漂亮的碧绿色大理..

一个人要内观,一定要先把向外攀缘的心切断,莫向外求。所以佛陀说,我们的心已经活在业力了,知道吧,已经跑在外面太久了,就是这个小孩已经在外面流浪太久了,所以佛陀为..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