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一上师治精神病

如果我们有佛菩萨的智慧洞见,就会看到今生今世与上师的相逢,是我们在轮回中最圆满、最温馨的经历。——希阿荣博堪布《次第花开》(2017新版)在这个娑婆世界里,纵有曲折动..

问:依止上师就是为了获得教言然后实修,为什么以前很多高僧大德要数十年内承侍上师?索达吉堪布:有些人求完教言后便像乌鸦衔着肉飞到别处去一样不顾一切地跑到其他地方去..

虽然有时我们做到反观自心,但仍然无法改变,该怎么办?这时,只有祈祷上师:“上师您遍知!祈请您大悲加持我,让我能对治贪嗔痴,让我的心能够自主,能从外境的束缚中解脱出..

问:依止上师时,如何算是做到了“依教奉行”呢?索达吉堪布:最初依止上师,在师前安住之时,要以他的确是一位了不起的上师之心态恭敬依止,自己的一切所作所为都不能擅自..

上师(微博)教言集:很多人说忙完今天的事,挣到钱忙完工作以后才学习佛法。但你知道你的生命有多长吗?你相信你会有忙完的时候吗?你有满意你财产的时候吗?不会有的!所以遇到..

各位同修好,今天是12月28日,藏历火鸡年十一月初十,为莲师荟供日,及莲师入藏日。请大家断除一切恶业,尽力行持荟供、放生、斋戒、观修出离、菩提心、空性慧等善法,消除..

问:愤怒是真实的,它与快乐并存,我们为什么应该控制愤怒?答:如果你询问医师同一个问题,他们会说,我们的生活中可以不需要愤怒。如果你努力减少愤怒,你将会更幸福快乐..

2017年12月17日,四川壤塘“壤巴拉觉囊非遗传习所”第一批毕业生的毕业典礼在上海金泽工艺社举行。60名来自壤塘的藏族学生经过8年专注的学习,,将以“画师”的身份开启自..

B.持戒波罗密如果一个人缺乏戒律而无法自利,那么想要去利他是可笑的,因此,不留恋轮回地持戒,乃是菩萨的修行。戒律是一切佛法修行的基础。它提供了一个基础;在这个基础..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24)提问:顶礼上师!我是一名癌症患者,留给我的时间不是很多了,我现在不怕死,只想好好修法求解脱。如何修法能确保今生解脱?恳请上师开示。上师答:这..

问:您可否谈一谈好坏善恶?答:从佛教的观点来看,好坏善恶是相对的,仰赖其他的因素。一人口中之蜜糖,可能是他人眼中的毒药。善恶好坏不是绝对的,我们必须依据情况来下..

修持爱与慈悲并非宗教或神圣的事务,而关乎生存。就人类而言,全体人类正面临了全球的经济危机,以及世界和平的议题,而在每一个领域之中,慈悲与善心都是最重要的因素。我..

我相信,在所有的听众之中,一定会有人能够体悟空性,达到空性的状态。如果你每天精进不懈地修持,尤其当你遭遇某个对境使你升起诸如执着、瞋恨等强烈情绪,或面对强烈的自..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22)提问:听说吸烟是严重的罪业,会障碍临终往生。我想戒烟,但是习气太重,管不住自己。请问上师怎样才能戒烟?上师答:其实还是没有深信抽烟的过患,..

问:亲近上师时,很害怕惹上师不高兴,常有很多顾虑。该怎么办?索达吉堪布:我认识的一个居士就是这样,她依止了很多上师,但同时也有很多顾虑,经常怕上师不高兴。后来我..

问:同为上师的虔诚弟子,有的处处顺缘具足,有的则违缘重重。原因何在?又该如何面对?索达吉堪布:当有吃有穿、丰衣足食、幸福安乐,或者善法增上、修行增上、弘法利生事业..

根除所有的负面念头是可能的。随着时间的流逝,借着结合更高深的禅定与观修,最后可以灭除所有的负面情绪与负面念头。处于这种状态的心,即我们所谓的涅槃、解脱或入灭。入..

问:如何理解“一切显现皆是上师的游舞”?索达吉堪布:所谓上师的游舞,并不是说“全是上师”,或者说上师就变成了那个样子,难看的、坏脾气的……不是这样,而应该是指:..

举例来说,一个人拥有缺陷的身体或不健全的心灵,如果另一个人对他或她说:「我将给予你一个更美好的身体,更宁静安祥的心灵」,那么他﹝或她﹞将立即产生愿意接受新身体、..

只要你相信自己本来是佛,就有佛的力量真正的佛法和所有的功德都在我们的生命中,都在我们的动机上。有大悲心和空性智慧的人,他说的一句话、眨一下眼、一个呼吸,都是有功..

如果我们遇到真正具德的上师,一定要不顾身心性命,追随他修行。当然,这中间还需要许多因缘和合,才可能依止上师学法,否则,有许多的牵挂或障碍,甚至缺乏足够的智慧和福..

所有实修的诀窍,就是模仿上师;从模仿上师中,可以得到善巧圆融的智慧。过去所有的修行者,都是模仿佛菩萨的行谊而成就的,所以弟子依止上师,也同样是随学上师。就像用印..

无始以来,出现过无数的佛,但诸佛的大悲至今未能救度我们。过去的世代,也出现过许多高僧大德,我们也没有缘分被度化。现在五浊恶世来临,好不容易得到了人身,却不知道取..

问:将身口意供养上师三宝有何意义?又如何供养呢?索达吉堪布:无始劫来,我们陷于轮回之中不能出离,就是因为强烈执持于“我”,现在誓将身语意三门恭敬奉献三宝,能有力地..

因此,如果有人想要根除心的缺陷,先了解心的本质以及心的转化是很重要的。首先,努力试着去检视心的状态。有时候,一个人之所以经验了不同的心识与妄念,乃是因为太多遮掩..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12)提问:请问上师,我们与上师相隔千里,上师会知道我们的习气吗?上师是怎么观察调伏我们的习气的?也没有叫我们怎么怎么做。末学刚接触善知识,还请上..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13)提问:请问上师,皈依三宝和依止密宗上师有什么区别?是不是经过灌顶以后,才算是正式依止上师?祈请上师慈悲开示。上师答:这是不一定的。依止上师不..

2017年莲师法会问答(14)提问:请问上师,有些修密宗的法本,没有经过上师的灌顶是不能修的,否则就触犯戒律。那么我们每天早上修上师瑜伽时的四灌顶,与上师前亲自受灌顶有..

一位好弟子,对于学法过程中的苦和乐,都要能忍受;应当不顾任何困难,依照上师的教导去行持,同时虔诚恭敬地祈祷,也很重要。对于该做的任何事,上师如何交代,我们就如何..

此刻,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究竟是否能够止灭痛苦。很自然地,我们必须先探讨「心识」的涵义。现象﹝即诸法﹞可以分为色与心﹝心识﹞两种。如果从粒子或分子的角度来看,一朵..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