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善业道分别是:“第一:不准杀生,第二:不准偷盗,第三:不可邪淫,第四:不可恶口,第五:不要两舌,第六:不随便妄语,第七:不随便绮语,第八:不要贪,第九:不犯嗔..
皈依三宝,就要靠三宝的力量,靠三宝对我们的帮助,才能够解决我们内心的问题。本期推出“敬修皈依”系列之一《皈依三宝的别学》,探讨如何皈依三宝,三种应学,三种不应学..
自己看著“不顺眼的人”其实他身边也有很多好朋友,他不是绝对的就是“不顺眼”。之所以我们看他不顺眼,是因为我们站在自己的角度,按著自己的标准去看待评价别人。人是不..
学佛能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自己,看待世界。我们对世界的认识由于受到自身视角的限制,往往是不全面、不准确的,而这种片面、有偏差的认识决定着我们对人对事的态度,所以我们..
大士道皈依的动机不是为了自己一人的利益,而是愿遍虚空的一切众生离苦得乐,证得究竟佛果。这是大乘显宗和密宗修行者的皈依。身为大乘佛教徒,我们应以大士道的发心而皈依..
中士道的皈依,动机是为了自己一人解脱,求得罗汉果位。对境佛宝是佛陀的智慧灭谛,法宝是小乘的证法灭谛,僧宝是预流果、一来果、不来果的圣僧。时间是直到证得阿罗汉果位..
问:学佛虽然好,但有人反而会出问题,因此危险性也非常高是吗?索达吉堪布:一般来讲,初学者首先应在一两年中打好基础,修五十万加行,积累世俗方面的善根。但现在恰恰相..
我们要换位思考,如果心麻木不仁了,你学佛也学不进了。看到众生心会揪起来,你做多了,这样慈悲心就会生起来了,每天修行就会变得很神圣,你的人就变得很神圣。你是佛弟子..
「法无高下,应机者妙」。佛陀说法,善于观机逗教,应病与药;佛陀敷设八万四千法门,然而「方便有多门,归元无二路」,一切佛法都是疗治众生身心疾病的良药,正如百川汇归..
当我们开始认同佛法的真理,渐渐发起了普度众生的愿心,这时我们也就踏上了学佛之路。然而,我们会学佛吗?有时,学佛的方法甚至比学佛本身更重要。当我们听闻佛法时,该如..
问:作为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工作中看到不合理的人和事,是该仗义执言还是隐忍不发?索达吉堪布:一些论典中曾有宣说:乃至自己的势力尚未充足之时,对敌人也应该恭敬地对..
问:多年来,一直想让自己的亲友也皈依三宝,但未能如愿。怎么办好?索达吉堪布:希望大家多祈祷大乘上师和传承上师,如果他们的悲心光明融入我们相续,我们的爱心和悲心一..
学佛法的根本目的是要调伏烦恼、破除我执,从生死轮回的幻相中解脱。但无始以来,众生的烦恼习气太多、太深重,因无明烦恼而造业,因业力而受苦,想要扭转绝非易事。佛陀为..
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告诉众生想得到妙吉祥,那么就要先有妙智慧。为什么智慧前面加个妙呢,这种智慧就不是一般的智慧,不是普通的智慧,这种智慧..
*普贤菩萨的礼敬诸佛,诸佛是谁?一切众生皆是未来佛,对一切人、物要恭敬,物里有动物,动物里有蚊虫蚂蚁,对牠有没有像对佛菩萨那么恭敬?花草树木是众生,山河大地是众生..
有人说学佛是求来世!当然这样认为的人很多,但我说:因为你不懂如何求得当下的解脱,所以才会退而求其次的寄希望于缥缈的未来!但来世未至啊,谁能做证明?这就会让人对佛法..
一信徒问师:师父,很多人总想知道自己的前世,有的是出于好奇心,有的是想了解自己和家人朋友的缘分,也有的是想通过了解自己的前世来看看这一世的运气或福报好不好。从学..
皈依,是开启一切佛法正道之门;信心,则是开启皈依之门。如果不相信皈依的对境,怎会有真正的皈依呢?又如何得到三宝的保护呢?就像我们遇到危险时,会找有能力者来救助,如..
问:学佛后会听到别人跟自己说学佛是迷信,该怎么反驳?索达吉堪布:别人说佛教是迷信,大家听了都不开心,但如果我们处在对教理一无所知的状态而信仰,那也就成了不折不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