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居山就有过这个事情。某某禅师他听说云居山真如寺道风好,就想到云居山来。那时候交通不便,得走。走到山底下,晚上就在瑶田寺挂单。晚上休息在房间打坐,护法神和他说:..

十一月初十开示(四七第四日)三学兼修,一参具备。三学就是戒、定、慧。教下对于这个三学,修持极为要紧。为什么要说兼修?就是先要持戒,由戒而定,定后可以发慧。戒有大..

我们经常说慈、悲、喜、舍,慈就是想办法让别人快乐,想办法让别人离苦,想办法让别人欢喜。你对别人慈悲,照样是对自己慈悲。首先,你不烦恼。我们大家知道,你经常笑脸迎..

我们如何才能使菩提心不退呢?我们应如佛所说:「常想地狱苦」,为什么要想地狱的苦呢?因为地狱里的果报实在可怕,铁围山内的地狱多得很,现在单说八寒八热地狱吧!八热地..

香板下面出祖师,哪个调皮就一香板。不听啊?以为我喜欢讲开示?我也跟你们讲了,我没这么多精神,讲一句算一句,这个是没办法。讲的都是假的,行的才是真的,所以说久参有..

因缘是原始佛教的义理之一,用佛教故事的形式来传播这一道理,称之为因缘故事。因缘是梵语尼陀那的意义,汉译为因、所因、因缘、缘起等,因缘之作用即缘起。因缘是原始佛教..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此一法无长远心,无耐烦心,无向上心,无坚固心,不能参禅。何以故?如人钻木取火,益急益好,再精再妙,一口气将木钻热,一鼓劲钻出..

修慧一事,极为重大;满世间人只说聪明、不说智慧者,何以故?当知慧从心修,聪从境得;从心了心则慧明,从境研境则聪发。不但世人未尝研心,即我等住禅堂负研心责任之人,..

《佛说长阿含经》《佛说长阿含经》——原始佛教基本经典,北传佛教四部阿含之一。因所集各经篇幅较长故名,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译。全经分四分四诵,二十二卷,共收三十部..

佛教:因果故事,迷时千般错悟时业重重,钓鱼的因果报应

【复次善男子。若菩萨摩诃萨能尽形寿离不与取。即是施与一切众生无惊无怖。无有热恼。亦无扰动。于自所得如法财利喜足而住。终不希求非法财利。由此善根速得成熟。所有前际..

今日告诉大家为什么打胎后财运都不好了?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打胎后,把二人的福报阴德都损伤了,孩子本身是有缘而来,当你把他生命剥夺以后,把自己的福报都损耗了,自然也..

通常认为若要了解三世因果,必须藉宿命通知道过去,用天眼通知道未来,才能亲见三世因果。其实,这是似是而非的观念。所谓三世,是指时间上的过去、现在、未来,可长可短、..

宗门下讲规矩,讲用功,达到悟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方古来,佛在第一次说法,给几位比丘讲客尘二字。当时,乔陈如即悟道。为什么呢?像我们在这用功,也要明白客尘。要知..

因果教育--地狱变相图(女声配音)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因果理论和业报理论相结合而产生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四点:1、善恶业因必生同类果报。即善业必得善报,恶业必得恶报,无记业不受报,善恶杂业得善恶杂报,..

复次,若未来世诸众生等,可以说也是指我们;虽不为求禅定智慧出要之道,但遭种种众厄,贫穷困苦、忧恼逼迫者,我求佛菩萨加持让我现生没什么厄难;亦应恭敬礼拜供养,悔所..

死亡像什么呢?等于我们搬家一样。我们这一生搬家搬得不是很多吗?到了很多地方吗、走了很多处所吗?人的分段生,就像我们这些佛教徒佛教弟子没有大善大恶,不是人间就是天..

无论我们做做任何事,都要这样发心不论你织布,还是做衣服,随便你做哪一个工作,你心里想:我所织出的布匹呀,让人人欢喜,让人人都有衣服穿。衣服是御寒的、保温的、保护..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