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情三想,沉下水轮,生于火际,受气猛火,身为饿鬼。如果他是七情三想,就沉在水轮之下而生于火轮之上,就是他刚好受生在水火二界交接的处所,经常受到猛火的气分的燃烧,..
什么是禅?禅是众生自度。从度的方式来看,禅宗主张自度,是自力解脱,自力救度,不是他力。基督教讲他力,由上帝来拯救,禅宗不讲这样的他力拯救。慧能从弘忍处继承衣钵后..
“菩提”,翻译为“觉”,这里是指“无上菩提”:成就无上佛果的“觉”,即是成佛的意思;“菩提心”,全称“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无上正等正觉心),即是成佛的心;“发..
修道,一直以来被冠以很神秘的色彩。一提到修道之人,往往脑海里浮现的是“大罗金仙”、“元婴”、“金丹”等词汇,但这都是小说文学里的渲染,真正的道教、真正的修道之人..
由回向给众生带来利益的事例,古往今来在高僧大德的传记中比比皆是,佛经中也不胜枚举。佛陀在广严城的时候,那里的信众准备在第二天迎请佛陀,供养午斋。当天晚上,有五百..
生死轮回,并不是神创造的。我们的生老病死,生死轮回,宇宙世界,十法界,六道轮回,皆是我们创造的。都是我们的心,因为无明而产生幻想;这些幻想,产生攀缘;攀缘,又使贪..
阿弥陀佛又称为十二光如来,其光明威神,欲广叹述,虽佛亦穷劫难尽。然亦不出光寿二德(即寂照、定慧之义),是故彼佛又号无量光、无量寿。弥陀光明内具种种微妙殊胜功德,..
在《法华经》里,诸佛就曾三变土田,把娑婆世界变成庄严清淨的世界;这就是不可思议的境界。我们这个娑婆世界是五浊恶世,我们看这个世界是有泥、有土;但在诸佛份上看来,..
王阳明先生说“满街都是圣人”,这句话是从佛学里来的,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心量与佛并无差别,为何众生不是佛?乃..
有人听到“佛就是众生,众生就是佛”这两句话之后,自己便觉得非常高兴,说:“我就是佛!”乃叫所有的人,都称他为佛,不要叫他的名字。这个消息声明之后,有人叫他为佛,..
【复次普广。若未来世诸众生等。或梦或寐。见诸鬼神乃及诸形。或悲或啼。或愁或叹。或恐或怖。此皆是一生十生百生千生过去父母。男女弟妹。夫妻眷属。在于恶趣。未得出离。..
地藏菩萨(梵语:Ksitigarbha),因其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所以得名。地藏是释教中一位愿力深沉的菩萨。佛典载,地藏菩萨在过逝世中,从前几度救出自..
众生的心,普遍性都是不耐烦的,活着也不耐烦,念经也不耐烦,反正就是各种的不耐烦!我讲的这一点大家要引起注意,以后能够与经相融,使生命享受其中。经与心相融时,就会..
我们总说娑婆娑婆,那么娑婆到底是一个什么状态?娑婆有几个名字:1是堪忍世界;2是忍世界;3是苦世界。堪忍这都是很美化的叫法,正常来说在这个娑婆就是一个诸苦汇集的世..
我们这个世界体现出来的一切“相”,其本质是生灭粒子相续的妄境。所以,构成世界基础的物质,都在刹那生灭之中。其原始的基础物质,都没有独立自性永恒的存在。微观下最根..
说一些众生不喜欢施舍,劝他施舍,舍了能得种种的福田。我们这道友在这,每天我们这道友,你怎么样行布施,你怎么样施舍?我想每天大家都读经吧,都在学律,都在听课,你把..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心灵空间,我们可以很亲密的和自己对话,我们可以慢慢成熟,笑看花开花落,人世沧桑,风起云涌只在朝夕,不会长久。岁月的静好是一种本色,就如我们始..
普贤菩萨发愿,要平等供养众生,恒顺众生修行,他说:所有的法界、虚空界,十方刹海的所有众生,有种种的差别。有所谓的卵生、胎生、湿生、化生。有的是依靠于地水火风而生..
阿弥陀佛的愿,那跟其他佛有什么不一样?诸佛总愿相同,但是别愿各有方便。阿弥陀佛称为大愿王,这个愿真是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在哪里呀?都说这么明白了,不可思议就是别想..
世人凡事都想图个捷径,既想得到好处,又不想付出辛苦。什么是捷径呢?于是大家想起了佛祖释迦摩尼。既然他老人家佛法无边,就一定能保佑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于是现在有..
问:佛法是超世间,也是救世间的,若念佛人都往生到遥远的西方极乐世界,还有布施、忍辱可修吗?人间有情众生有谁来度?大安法师答:这你很担心了?问题是能不能往生到遥远..
爱自即成众苦因,爱他则是万善根。我们现在修习一个善法,有一种安乐的境界,我有两个选择:第一个,我把所有的快乐,都放在我自己身上,爱护自己。但是这个结果,却造成了..
世间人都要讲积蓄,那积蓄的东西大概有三种类别:有一种积蓄,是别人可以夺得去、自己带不去的东西。第二种积蓄,是别人夺不去、自己也带不去的东西。第三类积蓄,是自己能..
有些人老是讲:“等我有本事了,再来度众生。”我说:“天呐,等你有本事了,众生脑袋都长霉了。”问他:“你不是要度众生吗?”他说:“我呀?我是干大事情的!”这些说法..
我们一定要视之为身世无常,幻缘虚假,这是一种无常败坏。这个是无常观,其实这个地方主要是约着死亡,死殁无常,这个地方就是说我们要告诉自己三件事情:第一个我们今生一..
佛教的人生观在明白了我人本具的佛性,和因妄想执着而起的妄心;认识了生死流转的根本──阿赖耶识,和支配此识的力量──业力;了解了十二因缘,三世因果,六道轮回之后,..
孔子的“有教无类”,是对受教者无别的一种爱心,也就是慈悲心。杜甫曾发愿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尽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有了千万间的华宇美屋,就可以让天下居无定所的人,..
《华严经》云:“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佛和众生的不同,只在于心的迷悟之间。一念不觉就是凡夫,一念觉悟就是诸佛,所以说“迷即众生,悟即佛”。六祖大师和法海禅师谈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