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净土法门,往生一法是这样的圆顿超越,胜异方便?他的价值就在于这个念不退。念不退当中就能够圆超九法界的那种分别执著。就能在念不退当中,不需要经过这种通途佛法..
我们一般的因果的修证是向外,从因缘所生法去修因证果,这个是远路。而《法华经》不是,注意啊!法华经说一个人改变因果的捷径是从内心改变!你只要能够启动佛法界的如是相..
善男女者,不论出家在家,贵贱老少,六趣四生,但闻佛名,即多劫善根成熟,五逆十恶皆名善也。阿弥陀佛是万德洪名,以名召德,罄无不尽,故即以执持名号为正行,不必更涉观..
菩提正道名善根,即亲因。种种助道施、戒、禅等名福德,即助缘。声闻、缘觉菩提善根少,人、天有漏,福业福德少,皆不可生净土。唯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
阿弥陀佛名号在前面这个依正二报里面,谈正报就介绍阿弥陀佛的内在的功德光明无量,寿命无量,以这两个核心的无量的功德来摄受阿弥陀佛一切的功德。所以阿弥陀佛名号是万德..
这个净法的熏习,它的体性是无漏的,所以它跟阿赖耶识是不同的,它有趋向于法身跟解脱身的功德。如果是大乘,是万德庄严的法身;如果是小乘,是偏空涅槃的解脱身。这种善根..
一个人面临死亡的时候,他两种情况会出现:第一种情况,或自然忆先所习善及不善,或他令忆。那么这个自然就是说,这个业是他自己忆念出来的,可能是善业或者不善业。一般来..
出家真正要放下,然后要老老实实,坚持过着佛门这种清淡的生活。每天定一些功课,自己能够完成,不要定太多。然后一直坚持,不要忘记。无论出差出门也好,你都能够把它完成..
智者大师云【隔真妄,破九界,显佛界,为缘修。】智者大师把修行分成两块:一个叫缘修。就是你如果不走《法华经》,那只能在因缘所生法,就是根尘识的因缘去修,那么这样就..
尽说西方是小乘,小乘原自不相应尽说,也是有相当一部分人持这个观点,说念佛求生西方净土是小乘法。得出这个观念的人大概是他认为:一个大乘的菩萨行人应该要在娑婆世界生..
人生在世,皆不能免疾病死亡之苦。当此等苦事发现之时,唯有放下万缘,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印光法师《示华权师病中法语》这篇文稿大概是分三个部分展开的。第一大段就是开..
唐朝有一位普明法师,是济川赵氏之子。开始在泰山灵岩寺披剃出家,由于传闻清凉山的各种佳境,所以带了简略的行囊钵杖,往清凉山一游,就在五台山南台的北边,辟了一座小小..
二零零八年元旦一过,俺为僧现已十三年,十三年不是一个长的数字,却也不是一个短的概念。特别为僧日久,感慨越加丰厚,而语话却越来越寡淡了。俺的出家僧涯有点迥异于通常..
既出家,不管你在哪里常住,请记住以下黄金定律:第一则:常住不养闲人,僧团不养懒人。即出家,要学会适应环境,不是让环境适应你,学会随众,老老实实,脚踏实地修行,佛..
佛门今天日况愈下,真修真学者乏人。真修则不能息心,真学则不能专志。营事则畏烦,劳作则怕累。弘法则无能,接俗则同俗俯仰。居丛林不适应规矩,单住又嫌寂寞难耐,住小庙..
他发了菩提心以后做些什么事呢?出家修道。所以他就放弃了王位,就做一个出家的沙门,他的法号叫作法藏。在古时候,出家的名号跟在家名号是一样的,他在家叫法藏,出家也叫..
什么叫临终正念呢?不是说临终不打妄想,是说临终打妄想的时候,你自己能够回光返照,不随妄转,这叫正念分明。正念分明不是没有妄想,是你自己能够做到不随妄,怎么办呢?..
我们现在的时代是什么?叫减劫,诸位知道吗?我们的劫有增劫、减劫,佛陀不在增劫出世,因为增劫的人我慢心特重。减劫就是什么?一代不如一代啊,善根一代不如一代。你看你..
卵是因想生,就是说这个众生过去生当中接触六尘,他的烦恼是依止想而生起的。看经文就容易清楚。阿难!由因世界虚妄轮回,动颠倒故,和合气成八万四千飞沉乱想,如是故有卵..
北方有一个地方经常所谓的行头陀,他头陀是什么都搞不清楚,每年制定一个时间呢,整个庙里人出去走路,要走很远很远,然后带着摄像机,带着一群居士,背着锅碗瓢盆,然后出..
【若与如理作意相应生时,此闻所熏意识,与彼熏习,久灭过去,定无有体。云何复为种子,能生后时如理作意相应之心?】这个地方很重要,就是说,你在「如理作意」开始思惟法..
你临终肯定有很多很多的妄想,过去打的妄相、今生打的妄想,它一个都放不过你的,腊月三十算总账,你平常对某一个人有什么样的想法、对某件事有什么样的执取,它肯定都起现..
佛在世的时候有一个天女,她是一个忉利天的天女,她有一天早上跟很多天女要到一个花园里面去游玩,她走着走着在路当中她碰到一个石头就跌倒死掉了,死掉以后就从天上,当然..
法身寿命无始无终,报身寿命有始无终,此亦佛佛道同,皆可名无量寿。应身随愿随机,延促不等。法藏愿王,有佛及人寿命皆无量之愿,今果成如愿,别名无量寿也。这就第二个小..
我们已经闻到佛法了,无论老小,都赶紧修行是要紧,要放下身心来修行。修行大家都想说修行快一点,有什么办法以最快的速度搞定。我们无始来造的业多得去,烦恼多得很。什么..
雨华衣庄严,无量香普熏。此二句,名庄严雨功德成就。佛本何故兴此庄严。见有国土,欲以服饰布地,延请所尊。或欲以香华名宝,用表恭敬。而业贫感薄,是事不果。是故兴大悲..
心性寂而常照,故为光明。今彻证心性无量之体,故光明无量也。这是解释阿弥陀佛光明无量。先从阿弥陀佛所证的果上的功德来解释。这里有个批语,叫一切诸佛之心要。怎么称为..
清光绪三十三年,有一个其貌不扬的乡拙青年,穿著一身褴褛的乡下土装,来到鸡足山祝圣寺求见虚云长老,住持祝圣和尚问他:ldquo;你是谁?为何来求见虚老?rdquo;那青年说:..
民国二十四年的一月,便是二十三年的阴历腊月,十七日那天,虚云与大众结坛于暂时的竹棚大殿,到了晚上,虚云正在说菩萨戒之时,奇事又发生了!曹溪门外俄然呈现两道绿色电..
山公献果有一次,在川北的雁翅山上,遇到一群山公。不知他们是出于好心仍是出于好奇心,几个山公从树上摘下果子往下扔,还朝咱们叫。咱们捡起果子,就看一只大山公一边叫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