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向大和尚云门宗

特别要注意临命终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愿非常重要,那个时候的思想非常重要,那个时候是不是还能念佛、念法、念僧,那是非常地重要!那叫最后关头,也是我们一生总结时候算个..

大家知道我们讲《金刚经》,《金刚经》教我们做什么啊?教我们不要执著。但是我们的心啊,非要执著不可。哎,特别怪!例如说,有几个问题,大家请我解释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编者按:看过《济公传》的朋友,一定不会忘记那个“鞋儿破、帽儿破”、“哪里有不平哪有我”的济公和尚。有人说,济公既然信佛,怎么又可以饮酒吃肉呢?以疯癫示人,不守清..

我们对于社会上这一切境风,音声色相,男女饮食,你没有染,没有爱,没有嗔,这就是出世法,话头看的纯熟,外边的音声不动心不动念,内不起贪嗔痴,这就是一个大修行人,就..

(戊戌年稿。教行理三,唯约教论。今以教理约教,行果约机,谓依教理以起行,行满方克证果也。)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纲宗。忆佛念佛,实得道之捷径。在昔之时,随修一法,而..

《僧祇律》记载这段迦叶尊者在佛陀圆寂之后,对比丘们所说的话。佛陀圆寂之后,有些弟子们,就忙著造塔、供养舍利。迦叶尊者就召集大众僧,告诉比丘,造塔、供养舍利,不是..

【所谓无量功德之相。常无断绝。随众生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益故。】德相是什么呢?就是无量功德之相,永远如是,常无断绝;随众生的根,自然相应,种种而现,得利..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照,不被他转走,忍下来,自己六根中会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慢慢智慧就会开。别人和他结恶缘,我们不要受人家影响,也和..

昔者有一学人参南泉老人,问:如何是道?曰:平常心是道。我们日常穿衣吃饭,出作入息,无不在道中行。只因我们随处缚着,不识自心是佛。昔日大梅法常禅师初参马祖。问:如..

我当年在云居山,山底下有位姓徐的,五十几岁,他就租云居山上的田种。五七年五月,到山上来找性福和尚,要三根竹子,家里编家具、编篮子之类的。五几年云居山的毛竹好大一..

为何佛祖有头发?首先指出一个错误,佛祖头上的那个不是头发,是啥?往下看。小时候看《西游记》,小师妹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西游记里那么多和尚都是光头,偏偏如来佛祖却..

最全面的法讯信息,最快速的佛学资讯.尽在腾讯佛学资讯!

【若能志心归敬及瞻礼赞叹。香华衣服。种种珍宝。或复饮食。如是奉事者。未来百千万亿劫中。常在诸天。受胜妙乐。若天福尽。下生人间。犹百千劫常为帝王。能忆宿命因果本末..

问:参禅与念佛有何区别?绍云老和尚答:现在有些学佛之人,说参禅是顿超法门,乃上根利智的人才能修学,不是中下根的人所能行的,甚至互相毁谤,把禅净两法说成截然对立,..

木鱼是佛教的一种法器,共有两件。最常见的一种是圆鱼形,大小不等,大者置于佛殿,小者置佛案。二者均使用硬木制成,中心挖空,和尚诵经时用木锤敲击它,便发出清脆的声音..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这样问我,他说:若是念经、拜佛、进佛寺都要供香供花,佛也受小恩小惠,佛菩萨也得给他点好的,不然他不加持你。我说..

我经常给我们道友说,我说你念佛也好,你修行也好,你下定决心,给自己定出功课来,定了一定要做到底。念佛不要泛泛的念,你一天或者念一个小时,完了这一个小时我念好多声..

现代男女众出家,散乱心较多,我们道心要坚固,不是拿佛教去和社会比赛,办种种活动,僧俗男女夹杂不分,坏念头一大堆,容易退道心。女众对年轻的男众法师,应该恭敬、尊重..

对各位来说,现在在柏林寺做早晚课,有很多不适应。特别是这些咒语,字也看不懂,也听不懂。首先,你们不要着急去弄懂这些咒语的意思。如果它真有一个简单的意思,它的力量..

虚云老和尚德相云门事变,1951年发生了震惊世界的云门寺僧受迫害之事件。1951年2月,其时适全国“镇反”运动开始,有湖南某县不良分子某等混入其中,湖南公安局部门追至云..

障碍我们见到本有佛性的就是我们的分别心。其实分别心与我们要见的心性并不是两个东西,它是我们依我执而产生的认识事物的方式,在这个习性上,我们安立这么一个名字,叫它..

杂秽语是语业当中最后的一项。虚诳语、粗诳语、离间语,这个语业的第四种是杂秽语,也就是绮语。绮语是指无义利的语言,这里是指杂秽语秽就是不净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一般的..

(一)稍得清幽处。头头总自然。一间茅草屋。半亩藕花田。好鸟来青嶂。闲云挂碧巅。红尘飞不到。淡雅过神仙。(二)谁信山中乐。山中乐最多。松篁演梵呗。鸟语弄笙歌。树上..

这个剃发的风俗在古代印度对于重犯,就是犯了重罪的人最大的一个惩罚的方式就是把他的头发去掉。所以在印度一般人是留着长长的头发的,包括他的这些苦行的人,头发都会非常..

【文殊师利。是地藏菩萨摩诃萨。于过去久远不可说不可说劫前。身为大长者子。时世有佛。号曰师子奋迅具足万行如来。时长者子见佛相好。千福庄严。因问彼佛。作何行愿。而得..

度众生一定要发四无量心,在度的同时要达到能、所双亡无能度的人,也无所度的众生,即《金刚经》上所说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这样地发心,勤修不辍,才..

净慧老和尚提出的生活禅四个要点发菩提心、树般若见、修息道观、入生活禅,前面我们讲了前三点,今天讲第四点入生活禅。老和尚有很多关于修证生活禅的开示,在学习这些开示..

出家男子为什么称为和尚?和尚是什么意思?“和尚”原来是从梵文出来的,这个字到了西域被读成“乌阇”,到了汉地又读成“和尚”,它的意思就是“师”。和尚本是一个尊称,..

相关文章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