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次课(讲于2009年4月4日)上节大家跟我一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

玄奘与摄论学派圣凯法师一、玄奘初期游学与摄论学派瑜伽行派的唯识学传入中国,以三大翻译家──菩提流支、真谛、玄奘为中心,从而形成地论学派、摄论学派、唯识宗⑴,前二..

第四次课(讲于2009年3月21日)上节大家一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

汉传佛教水陆法会大观圣凯法师水陆法会,全称为“法界圣凡水陆普度大斋胜会”,略称为“水陆会”,又称为“水陆道场”、“悲济会”,是汉传佛教经忏法事中最隆重、所需时间..

慢性病的禅医联合应用#8205;#8205;释惟海(2010年11月于第三届中医现代化国际科技大会)所谓禅医联合应用,是指临床上药物与心法同用,即在使用普通医药处方的同时,选择性使..

下节上节课我们已经对《般若经》做了简要介绍,现在正式进入《金刚般若波罗蜜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不属于根本般若,在《大般若经》里是第9会的内容,体系是独立的,..

下节一、再次校量福德我们来学习下面的内容,“无为福胜分”。“须菩提!如恒河中所有沙数,如是沙等恒河,于意云何?是诸恒河沙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诸..

论佛道儒三教伦理的交涉——以五戒与五常为中心圣凯法师【提要】佛教深受中国固有儒家、道教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具有本土特色的中国佛教。在佛教中国化的进程中,佛教伦理与..

下节4、寸丝不挂真正的般若,心是寸丝不挂的。只要有一点点执著,就还落在生死间。有这样一个公案。当初,雪窦山的祖师雪峰义存禅师,禅法很出名。有一位比丘尼,法名玄机..

隋唐诸帝的舍利信仰内容提要:本文详细考察了隋文帝的舍利信仰,以及唐代诸帝对法门寺舍利的供奉情况,突出表现了皇帝的信仰行为对国家与佛教的重大影响。关键词:隋文帝武..

佛教与和平佛教告诉我们,要根治世界的乱源,须从人们的心灵净化做起,从众生心中去实现人心的和平,从实践佛教的无我、慈悲、尊重、和平的教义,才能完成世界的真正和平。..

第二次课(2009年3月7日)上节大家跟我一起合掌。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

《楞严经》的脉络——《楞严经》逻辑体系的掌握方法释惟海讲述【编发说明】本文是2009年6月在新加坡法华寺楞严法会上《楞严讲座》中第一讲《〈首楞严经>把脉》中的第三节..

佛教心理学鸟瞰惟海法师(下面片断是对惟海比丘五蕴心理学的节录)“佛家心理学,从知识智慧、体验精神两个侧面,以无明缘起和爱贪缘起为根源,建立价值心理学和批判的人生观..

略论禅宗的证悟之道圣凯法师(中国佛学院讲师)中国佛教的特质在于禅。自从达摩东来传法,后来一花开五叶,禅宗逐渐成为中国佛教的一大主流,对中国文化产生深远的影响。禅宗..

论汉地早期弥陀净土信仰的形态——以《高僧传》为中心圣凯法师弥陀净土信仰是汉地历史上乃至现在最为流行的信仰,探讨弥陀净土信仰的形态变化,是佛教中国化的重要课题之一..

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圣凯法师内容提要:本文以印顺法师的《净土新论》及其他专著为材料,从三个方面讨论印顺法师的净土思想:一、从现实的时空理解净土;二、以人间净土为..

四大净土比较研究(二)圣凯法师净土的环境则越来越庄严,这也反应了净土思想发展的成熟过程。天国的特色是衣食自然,随心所欲,而且天人是化生的。所以兜率净土与极乐世界,..

八指头陀寄禅和尚圣凯法师一天童寺为宁波市太白山的古刹,为禅宗著名的道场。晋代僧义兴曾在此山结草庵修行,相传太白星化身为一童子,日给薪水,义兴感念之,乃取山名为太..

南北朝政权推动了舍利信仰的流行圣凯法师一、梁武帝与舍利信仰魏晋南北朝隋唐时期,舍利信仰曾经是构成中古的政治、社会图像中重要的成份之一。佛教传入中国之初,僧人便开..

佛教与心理学星云法师心理学是一门以研究人类精神生活为对象的学科,其源头包括医学、哲学、科学、宗教学、教育学、社会学等等,后来也被应用于各种学科、事业之中。今日社..

中国佛教放生习俗的渊源及其流行南京大学哲学系圣凯法师放生习俗的开展,成为宋代以后佛教深入社会的重要传统之一。放生习俗的形成,既有佛教戒杀护生的思想根源,同时亦受..

《起信论》与宋代理学圣凯法师宋明理学是中国哲学发展“大圆圈”中的重要一环,被许多学者称为继秦汉之后的“新儒学”【黑格尔把哲学史比作“圆圈”,张立文先生将中国哲学..

论一心二门及其对理学思维模式的影响圣凯法师【提要】宋明理学之所以能够成为秦汉之后的“新儒学”,主要在于融佛、道思想于儒学之中,从而丰富并深化了儒家文化的内涵。有..

下节继续介绍发起序。“入舍卫大城乞食”。佛陀进入舍卫城乞食。“次第乞已,还至本处”。《萨婆多毗尼毗婆沙论》中说到有三种次第乞:1、一日到一家,得食则食,不足即止..

净空法师:多多印《太上感应篇》是在修积阴德。多读,多讲福报厚啊!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