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若为大水所漂,称其名号,即得浅处。〖释义〗若是被大水冲走,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便会漂到水浅的地方而获救。《夷坚志》一书中有所证实。宋代人徐熙载的母亲程..

〖经文〗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设入大火,火不能烧,由足菩萨威神力故。〖释义〗如果是经常持念观世音菩萨名号的人,假使落入大火之中,火也不能烧坏他。这是由于菩萨威..

如何理解“菩萨畏因,凡夫畏果”?菩萨有甚深的智慧,明因识果,知晓因果报应丝毫不爽的道理,所以在做任何事情前,都会充分考虑做这件事情所带来的后果,如果知道这样做会..

黄思婷《文殊菩萨心咒》

在各大寺礼拜佛菩萨的时候,经常听到有人说:“普陀山的观世音菩萨很灵的。”这不禁使我起了疑惑:哪里的菩萨不灵呢?无论在何处,观音菩萨总是以其大悲智慧解救我们,满足..

诸佛菩萨加持力,那得你自己发心,还有你得求他。有人这样问我,他说:若是念经、拜佛、进佛寺都要供香供花,佛也受小恩小惠,佛菩萨也得给他点好的,不然他不加持你。我说..

我们都常说菩萨是大慈大悲的,那你又是否知道什么是菩萨的大悲和大喜呢?在《胜天王般若波罗蜜经》中曾经这么说道:什么是菩萨的大悲呢?菩萨行般若波罗蜜,见到众生苦恼而..

只要你有缘能够念一遍,真的是不可思议!诚心供养能够得见此文的大福德有缘,也就是供养诸佛啦!佛陀在舍卫城时,突然出现一大片光明,除盖障菩萨询问其中原因,佛陀说这是..

佛歌南无观世音菩萨天籁之音一听就会唱功德无量。

尊者是什么意思?佛教尊者解释尊者的梵语是阿梨耶(ārya),翻译为圣者、尊者。指的是智慧、德能、行持都具足、值得众人尊敬的修行人,一般为阿罗汉圣者的尊称。《佛学大..

地藏菩萨成佛日:七月三十日,在很多时候人们都认为他的成佛日就是生日,其实并不是。具体是什么时候待考察。金乔觉(公元696——794年),生于新罗国王族。生而相貌奇特,..

佛教里的超度亡灵是什么意思?说到超度亡灵,先要说明亡灵的性质。人死之后的生命主体,称为亡灵。民间一般的观念,认为人死之后即是鬼,而且永远做鬼;但佛教从来不认同这..

不知晚上几点,正在睡梦中的我,突然被小区里一阵刺耳的施工声吵醒。“外面是谁还在辛苦地工作?”若是之前的我,嗔恨心会瞬间升腾,无法入睡。但这次,突然觉得外面的这个..

佛门中习惯在山中开辟道场,称为开山。引申其义,创立某个宗派也称为开山。之后,这个道场或者宗派的创始人就称为开山祖师。《佛学大辞典》对开山的解释(术语)开山立寺谓..

文殊菩萨为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又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在华严法会上的二大肋侍,助佛弘化。文殊师利,或称曼殊室利,华言意为妙德,又称妙吉祥。据《文殊般涅槃经》..

问:法师,经典里面讲,有很多都已经是大菩萨了,他们为什么还要去求生极乐世界呢?宏海法师答:佛在《无量寿经》中确实在介绍与会来宾的时候列举了三位最著名的大菩萨,普..

逆增上缘,即逆境考验道心,困难激发潜能。佛教讲因缘,其中一种是「增上缘」,也就是一般讲的助缘。但不同的是,佛教认为助缘不仅是好的、有利的,有时逆境也是,这就是「..

诸佛菩萨从本具佛性上来说是无二无别的,但在报身的显现上,还是有因缘的差别。本文从一些外在形象上的差异,教您认识佛菩萨。诸佛菩萨的分辨主要依据是:手印、持物、发冠..

庵摩罗果什么意思?佛教庵摩罗果解释庵摩罗果(āmalaka)是一种印度果实的名字,是一种药食两用的果实,也译作阿摩洛迦或庵摩洛迦,在中国被称为余甘子。庵摩罗(āmra)..

常住,即法没有生灭变迁、恒常永住。《楞严经》将佛果称为常住,经中列举了佛境界中的七个果位名目,分别是菩提、涅槃、真如、佛性、庵摩罗识、空如来藏、大圆镜智,这七事..

堂头是禅宗丛林的称谓,是方丈的别称,指的是一寺住持所居住的地方。因此,住持也叫作堂头和尚。《佛学大辞典》对堂头的解释堂头,(职位)禅林之称,方丈之异名,住持人之..

纯正的佛教音乐-大悲咒-最好的放松佛教音乐一切诸菩萨慈悲与加持

在凡夫眼里,无常就是死亡,这是对无常最简单的理解。就像世间人将观世音菩萨画成女相,这是凡夫对菩萨的理解,与真实的观世音菩萨是有出入的。在古代,画观音菩萨相是要画..

缘起论是佛法的根本。缘起论认为世间上的事事物物(一切有为法),既非凭空而有,也不能单独存在,必须依靠种种因缘条件和合才能成立,一旦组成的因缘散失,事物本身也就归于..

《佛说文殊师利般涅槃经》当中,佛告诉一位菩萨说:文殊师利有无量神通,无量变现,我今略说,为未来世盲瞑众生(由于什么都不懂,就像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有众生但闻文殊..

寒林的梵语是尸陀林,指的是古时西域弃尸的树林。将一片树林指定为墓所后,就运尸体来丢弃在其中,喂养各种禽兽。因为这种树林幽邃阴森,走进去令人毛骨悚然,所以称为寒林..

何谓幽冥菩萨戒?为亡者求受幽冥菩萨戒有啥好处?如何受持幽冥菩萨戒?“幽冥菩萨戒”即在世人给过世亲人、祖先、冤亲债主等一切亡者及孤魂所受持的菩萨戒律。由于过世的亡..

密行常用的解释就是严密的、没有夹杂的行持,也就是佛门中三千威仪八万细行,都可以持到圆满无漏。当年佛弟子中的罗睺罗尊者,就是以“密行第一”著称。密行的另外一种解释..

药师佛是谁?药师佛,又作药师如来、药师琉璃光如来、大医王佛、医王善逝、十二愿王。为东方净琉璃世界之教主。此佛于过去世行菩萨道时,曾发十二大愿,愿为众生解除疾苦,..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