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传佛教以什么为主

责任与使命:佛教与和谐社会之建设上海社会科学院宗教所刘元春一、共建和谐:佛教的社会责任2006年10月8—1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人民大..

汉传佛教慈事业的理论来源及其实践模式李尚全佛教慈善事业是大乘佛教修行方法之一。大乘佛教福慧双修的理论,强调修福是第一位的修行。一个人只有满足了物质生活的最低需求..

吐蕃佛教史论李尚全吐蕃佛教,西藏佛教史家又称为前弘期佛教。它不同于10世纪以后形成的中国藏语系佛教,但它把佛教引进到了藏区社会,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发展。..

意识形态化、草根化和知识化——汉吴佛教文化形成的三种途径扬州大学佛学研究所李尚全[内容提要]佛教在汉吴时期,通过意识形态化、草根化和知识化三条途径,以翻译佛经和着..

台湾居士佛教的展望一、佛经中的在家佛教徒地位论据佛教史记载,释迦牟尼佛在菩提树下成道后,最先接受佛陀的教导,而成道证果并皈依佛陀的是两位商人,然后佛陀才到鹿野苑..

中国佛教慈悲理念的特质及现代意义方立天慈悲是佛教的核心理念之一,是佛教的重要伦理准则和理想价值观念,鲜明地体现了佛教的人文精神,构成为佛教人道主义思想的重要形态..

佛教徒参政之省思佛教徒参政问题的理论情境拙作佛教团体参政之商榷一文在《现代禅杂志》三五期发表后,有佛教界的长辈特别打电话来表示嘉许,认为拙文‘不仅为现代禅教团不..

吐蕃佛教漫论李尚全一、佛教在吐蕃得以传播的历史根源吐蕃王朝是以囊日论赞为首的娘、韦、嫩、侧绷、琼波·邦赛、桑郭米钦等奴隶主贵族联合专政的奴隶制国家。它之所以叫吐..

原始佛教指导悟道的方法--以《杂阿含经》所见实例为主佛法作为一个实践的宗教,它的救赎意义在于透过对诸法实相的契证而达到一切烦恼忧苦的止息。开启这一法门的释迦牟尼..

佛教团体参政之商榷一、前言《佛教新闻周刊》今年八月底,在昭慧法师执笔的专栏中,刊出她写给李元松老师的一封信函,题为独留情义落江湖,并将李老师简短的覆函同时登载[..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五、四谛说缘起说是以流转缘起为主要重点,四谛说则是说流转、还灭的缘起,尤其详细说明还灭缘起。正如缘起说被称之为自内证法门,是释尊在..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六、实践修行论以佛教而言,向理想进行的修行是最为重要的,所以有关修行的方法,以种种形式,在原始圣典中随处有所说明。在部派佛数,乃将..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八、神通奇蹟——三明六通宿命智、天眼智、过尽智三种,亦称为三明,据说佛陀於菩提树下开悟时,乃得此三明。又一般得阿罗汉果者,亦皆於其..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二、三法印、四法印三法印之「法印」,是「佛法的标记」、「佛教的证据」之意。若具备「诸法无常」等三或四种条件,即证明其说为真正之佛教..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四、十二缘起在阿含经或律藏等原始经典中,对上述之缘起未作详细的说明。然对缘起说十分理解的人,对这个问题都能自由自在的说明。释尊一代..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七、修行道——三学如上述,在佛教中,应向理想迈进的修行德目有许多种,但这些有时亦可以归纳於戒、定、慧三学。关於三学,屡在原始圣典所..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十、佛教的特质(一)佛教的合理性与迷信的排除关於原始佛教教理学说的合理性,想必由上述的三法印、缘起说、四谛说、三学说等已可了解。其中..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三、缘起说由三法印、四法印组成的即是缘起说。因此,缘起说可视为佛教的根本思想。传说释尊在菩提树下,因观察缘起而开悟成佛。由此可知缘..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一、合理性、客观性原始佛教系站在与一般外教全然不同的立场,考察宇宙与人生,主观与客观存在,因此,有三种特徵。第一在知性方面、有其合..

原始佛教的特质水野弘元著如实译九、般若智慧与无我之实践关于无我,已在前面第二节「诸法无我」中解说,但那是以理论为主而观察无我的问题,理论上的无我,是一切万物无有..

部派佛教与杂阿含[日]水野弘元一、各部派对于阿含的分类佛教诸部派均各有自派传承奉持的三藏圣典。其中经藏名为阿含或尼柯耶(部),可分为四类或五类。所谓四阿含与五部,则..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十九下午仁焕法师开示)我对佛教的理解和个人心愿下面我很想跟大家谈一谈,我个人对佛教的理解和个人的一种心愿。首先谈我对佛教..

民国以来居士佛教的理论处境僧伽是佛教的中心,这一点在教义上和实际上都没有疑义,但是居士在佛教中的地位如何,无论是从教义上说,还是从实际的佛教社会来说,总在未定之..

佛教的修练与身体金柯按:这是我在上学期上「身体、修练与宗教」课时的随堂报告。佛教相传佛陀在菩提树下成道之前,曾经学习时沙门集团的苦行法六年之久,发觉无法真正止息..

广东化州南山寺2010年农历十二月念佛七法会(十九上午仁焕法师开示)佛教文化是觉悟文化在座的同修,可能有半数的人是第一次闻法。本师释迦牟尼佛创造这个教是为了什么?是为..

略述佛教的死刑观:提供给2007年2月在巴黎举办的世界废除死刑大会的资料(一)前言佛教曾经在历史上对亚洲有过巨大的影响力,她的教义仍然深植人心。台湾的研究发现,佛教经..

佛教女性观的省察讨论佛教对「女性地位问题」的看法,将发现这与讨论佛教对其他许多具体问题的看法一样,会得到各种各样,莫衷一是的观点。因此有人难免怀疑,将佛教视为一..

佛教史上的社会运动如果我们用「社会运动」这个概念来观察佛教史的话,将可以有许多新的启发。「社会运动」这个名词在解严后的台湾,已经成为时尚,它启发着人们用宏观的角..

何谓在家佛教的建立印顺导师在〈建设在家佛教的方针〉一文,开宗明义就指出,复兴中国佛教,首要的一件事就是建设在家的佛教。导师的意思简单的说,就是希望改变过去的谬见..

原始佛教的心水野弘元一、序说[29]由佛陀释尊所宣说的佛教,是以去除苦恼,引导人们走向常乐的理想,远离无明烦恼,到达解脱的涅槃为根本目的。为了解决苦恼,首先即说明为..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