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烦恼即菩提


【怀师箴言】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认为不清净、不空则不是佛法,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我常常告诉修道的朋友,你们在山上打坐很有道,很清净;但一下山来,我招待你到夜总会、歌厅、舞厅走一趟,保证你那莲花座的花瓣一瓣一瓣地掉下来。可以出尘却不能入世,可以入佛却不能入魔,就有所障碍了,不算真解脱。什么才是圆觉自在的境界呢?那必须如“维摩经”上所讲的“烦恼即菩提”,无论在任何脏乱、烦恼、痛苦的环境里,都一样清净、快乐。

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叫作“凡夫随顺觉性”,这是普通一般凡夫的见解,只要一提到佛,就想到圣洁、庄严、清净的那一面去了,如此只是具备了宗教的信仰、佛学的兴趣、完美的情操,至于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则一无所知。大部分的人都以自己的见解来解释注解佛法,我认为佛是这样,我认为入定是这样,都没有用心去参究,没有用功去实证。

——《圆觉经略说》为什么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气色会好、气脉会通?因为受心理行为的影响,气质在变化,每一个细胞都在变化,不是假的。所以烦恼能转成菩提,转成觉性,随时清明。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随时在烦恼中,我们回转来检查,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几秒钟身心都是愉快的?当然严格来讲,后天的愉快也属于烦恼之一。

《维摩经》上讲:“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如何修证佛法》“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合”与“会”不同,不合是不黏着。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就气,那你是又会又合了。你看到人如梦如幻,不配合拢来,就是有出离感,解脱了。于一切法不黏着就是菩提,离一切烦恼习气的缘故。你对境无心,就是不会也不合,但怎么样可以修持到对境无心呢?烦恼不单是痛苦,你看见一件事快活,这快活就是烦恼,你觉得舒服也是种烦恼。扰乱你的叫做烦,使你困惑的叫做恼。

世间一切事都是烦恼,没有一件事是不扰乱、不困惑的,众生习气又偏偏喜欢找烦恼。我们有人不找烦恼的,工作完了就回家看书读经,很好吧?还是自找烦恼!同我一样,看什么书读什么经?不是本来清净吗?你说这一切我都不要,只学佛,还是烦恼!你没有成佛之前都烦恼死了。

所以离一切烦恼习气,彻底离开了,就毕竟菩提。——《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归纳起来讲一句话,妄想就是般若。我的老师袁老师,给我讲过一句大名言,了不起的。他告诉我般若与妄想有什么差别,他说:「知妄想是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是有,般若即是妄想。」说得非常彻底。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智慧法语:智慧增长了烦恼就少了犹如少火渐渐增长能烧至劫。文殊师利,是一切智明亦复如是。渐次增长,乃至得到如来大智。智慧之明,烧于一切众生结使。——《佛说菩萨行方..

智慧法语:心能烧尽一切烦恼佛言:假使干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心能烧尽一切烦恼。——《大方广佛华严..

智慧法语:恭敬赞叹修学大乘发菩提心者对修学大乘发菩提心者当恭敬赞叹,不应毁谤是非议论。以诋毁不信言语态度的不恭敬、不认同反而伤害以及用世间名利法贬低大乘法师与发..

智慧法语:越是愁苦烦恼越多若常愁苦,愁遂增长。如人喜眠,眠则滋长。若常烦恼,烦恼滋多。——《涅槃经》【注释】一个人经常在愁苦中,他的愁苦就会增长。就如同一个爱睡..

智慧法语:福报少了烦恼和邪见就会多薄德少福人。众苦所逼迫。入邪见稠林。若有若无等。——《法华经·方便品》【注释】薄德少福的人有很多苦恼,他们所持的邪见,多得像是..

智慧法语:舍身烦恼方得智慧是故,当知一切烦恼为如来种。譬如不下巨海,不能得无价宝珠;如是不入烦恼大海,则不能得一切智宝。——《维摩诘经》【注释】由此应该了解,一..

恶兽毒虫藏窜孔穴毘舍阇鬼亦住其中前面的经文,那个火烧的情况:躁动不安、寿命短暂,主要的是约着欲界众生。但是有些外道(这些外道还不是我们现在的外道,是佛世的外道)..

法王菩提尊者,王有最胜、自在之义。法王为佛陀的尊称。佛为法门之主。能自在教化众生,故称法王。《无量寿经》:佛为法王,尊超众圣,普为一切天人之师。《法华经·药王品..

古时印度,有一只大象,年轻时十分健旺,打起仗来,神勇无比。可是岁月不饶人,年岁一大,却是初步虚弱不堪。一天它走到池塘边喝水时,意外陷在泥中,脱困不得。周围的大家..

设我得佛,十方无量不可思议诸佛世界,诸菩萨众,闻我名字,寿终之后,常修梵行,至成佛道。若不尔者,不取正觉。前面的尊贵身,当然还是一个有漏的福报,这个地方是说你受..

悉达多太子周游访道,六年苦行,那时现已三十岁了。沐浴进食以后,体力康复,倍增赫奕,单独找寻成道的当地,行到一处,旷寂平整、绿草如茵,中有一棵高大郁茂的菩提树。太..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