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烦恼即菩提


【怀师箴言】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认为不清净、不空则不是佛法,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我常常告诉修道的朋友,你们在山上打坐很有道,很清净;但一下山来,我招待你到夜总会、歌厅、舞厅走一趟,保证你那莲花座的花瓣一瓣一瓣地掉下来。可以出尘却不能入世,可以入佛却不能入魔,就有所障碍了,不算真解脱。什么才是圆觉自在的境界呢?那必须如“维摩经”上所讲的“烦恼即菩提”,无论在任何脏乱、烦恼、痛苦的环境里,都一样清净、快乐。

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叫作“凡夫随顺觉性”,这是普通一般凡夫的见解,只要一提到佛,就想到圣洁、庄严、清净的那一面去了,如此只是具备了宗教的信仰、佛学的兴趣、完美的情操,至于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则一无所知。大部分的人都以自己的见解来解释注解佛法,我认为佛是这样,我认为入定是这样,都没有用心去参究,没有用功去实证。

——《圆觉经略说》为什么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气色会好、气脉会通?因为受心理行为的影响,气质在变化,每一个细胞都在变化,不是假的。所以烦恼能转成菩提,转成觉性,随时清明。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随时在烦恼中,我们回转来检查,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几秒钟身心都是愉快的?当然严格来讲,后天的愉快也属于烦恼之一。

《维摩经》上讲:“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如何修证佛法》“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合”与“会”不同,不合是不黏着。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就气,那你是又会又合了。你看到人如梦如幻,不配合拢来,就是有出离感,解脱了。于一切法不黏着就是菩提,离一切烦恼习气的缘故。你对境无心,就是不会也不合,但怎么样可以修持到对境无心呢?烦恼不单是痛苦,你看见一件事快活,这快活就是烦恼,你觉得舒服也是种烦恼。扰乱你的叫做烦,使你困惑的叫做恼。

世间一切事都是烦恼,没有一件事是不扰乱、不困惑的,众生习气又偏偏喜欢找烦恼。我们有人不找烦恼的,工作完了就回家看书读经,很好吧?还是自找烦恼!同我一样,看什么书读什么经?不是本来清净吗?你说这一切我都不要,只学佛,还是烦恼!你没有成佛之前都烦恼死了。

所以离一切烦恼习气,彻底离开了,就毕竟菩提。——《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归纳起来讲一句话,妄想就是般若。我的老师袁老师,给我讲过一句大名言,了不起的。他告诉我般若与妄想有什么差别,他说:「知妄想是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是有,般若即是妄想。」说得非常彻底。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烦恼来源于放不下欲动,则心动;心动,自然烦恼丛生。得与失、荣与辱、起与落,这些东西,你在乎的越多,心里就会越痛苦。你舍弃的越多,内心就会越清静。分担别人的痛苦,..

一首佛教音乐《菩提本无树》清除心中杂念

观庚子年的百年巨变,简直崇拜南师看待历史发展的大智慧。十年前,南师就有了这个预判,恐怕去年大家还觉得老先生多虑。然而今年就……所谓「圣人之言,先忤而后合。」请大..

菩提塔及有色塔的妙用药师山紫云居士壹、前言每次参访佛寺时,见到「塔」都会有一份欣喜;如西藏桑耶寺有四色的四个塔,北京颐和园智慧海中有好多个塔,北海的白塔,药师山..

大毘卢遮那成佛神变加持经卷第六(大日经卷六)说菩提性品第廿四大唐天竺三藏善无畏共沙门一行译药师山紫云居士批注摘要此品是说明菩提心的特性及妙智慧,可由菩提心所现。◎..

七觉支(七菩提分)就是修行解脱者,要培养心灵七个方面的觉醒。才能增长自己的解脱慧命,使烦恼逐渐消除。才能获得永恒愉悦的圣果,生活在无所执着的自然洒脱之中。择法觉支..

南怀瑾老师在太湖大学堂禅修实录38

佛教音乐《六字大明咒》每天听一听,让人忘却烦恼,净化心灵

文│慧则、刘莉娟图│刘莉娟7月15日是善暖师兄的生日。善暖师兄是位温柔善良的大姐姐,歌唱得特别好,是我们班有名的“金嗓子”。为了表达对善暖师兄的深深祝福,师兄们集..

南怀瑾:守住这两个字,你才能领略到人生更高远的境界

南怀瑾的烟瘾来了,连手都在发抖,梦参都阻止不了

《秘史趣闻》佛法观世界 关注微信公众号:mishiquwen18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