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 烦恼即菩提


【怀师箴言】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即彼净解,为自障碍”。有些修行做功夫的人到达了清净的境界,没有杂念妄想,但是,见解不透彻,认为清净才是道,认为不清净、不空则不是佛法,于是,自己把自己给障碍住了,“故于圆觉而不自在”,对于不垢不净的圆觉自性没有认识清楚,执著于空,执著于清净,不能自在,不能算是大彻大悟。

我常常告诉修道的朋友,你们在山上打坐很有道,很清净;但一下山来,我招待你到夜总会、歌厅、舞厅走一趟,保证你那莲花座的花瓣一瓣一瓣地掉下来。可以出尘却不能入世,可以入佛却不能入魔,就有所障碍了,不算真解脱。什么才是圆觉自在的境界呢?那必须如“维摩经”上所讲的“烦恼即菩提”,无论在任何脏乱、烦恼、痛苦的环境里,都一样清净、快乐。

做不到这一点的人,叫作“凡夫随顺觉性”,这是普通一般凡夫的见解,只要一提到佛,就想到圣洁、庄严、清净的那一面去了,如此只是具备了宗教的信仰、佛学的兴趣、完美的情操,至于什么是真正的佛法,则一无所知。大部分的人都以自己的见解来解释注解佛法,我认为佛是这样,我认为入定是这样,都没有用心去参究,没有用功去实证。

——《圆觉经略说》为什么修道的人功夫好了,气色会好、气脉会通?因为受心理行为的影响,气质在变化,每一个细胞都在变化,不是假的。所以烦恼能转成菩提,转成觉性,随时清明。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学佛的人,随时在烦恼中,我们回转来检查,一天二十四小时当中,有几秒钟身心都是愉快的?当然严格来讲,后天的愉快也属于烦恼之一。

《维摩经》上讲:“烦恼即菩提”,就是说,你能把烦恼转过来就是菩提。因烦恼的刺激,引起你的觉悟,发现自己在烦恼中,这可不对,立刻警觉,这样一转,当下就是菩提。——《如何修证佛法》“不合是菩提,离烦恼习故。

”合”与“会”不同,不合是不黏着。例如我们看到一个人就气,那你是又会又合了。你看到人如梦如幻,不配合拢来,就是有出离感,解脱了。于一切法不黏着就是菩提,离一切烦恼习气的缘故。你对境无心,就是不会也不合,但怎么样可以修持到对境无心呢?烦恼不单是痛苦,你看见一件事快活,这快活就是烦恼,你觉得舒服也是种烦恼。扰乱你的叫做烦,使你困惑的叫做恼。

世间一切事都是烦恼,没有一件事是不扰乱、不困惑的,众生习气又偏偏喜欢找烦恼。我们有人不找烦恼的,工作完了就回家看书读经,很好吧?还是自找烦恼!同我一样,看什么书读什么经?不是本来清净吗?你说这一切我都不要,只学佛,还是烦恼!你没有成佛之前都烦恼死了。

所以离一切烦恼习气,彻底离开了,就毕竟菩提。——《维摩诘的花雨满天》归纳起来讲一句话,妄想就是般若。我的老师袁老师,给我讲过一句大名言,了不起的。他告诉我般若与妄想有什么差别,他说:「知妄想是空,妄想即是般若。执般若是有,般若即是妄想。」说得非常彻底。 ——《维摩诘的花雨满天》

文|刘家忠海风轻轻地吹着,夹杂着淡淡的海腥味。海潮已过,海浪已失去奔涌的气势,似乎有些倦意。几只白鹭在海面上飞着,忽高忽低,忽东忽西。海边只有稀稀疏疏几个人,身..

假期过去了,这场疫情注定我们大家只能隔空对话了。下面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运用八步骤学习《生命的回归》的心得体会。法义里提及我们和自然界本为一体,可是对于大自然母..

文|戒焦2020年1月18日,恰逢南方小年夜,同愿同行班欢聚一堂,辞旧迎新。不仅有丰盛的“素食年夜饭”,让大家感受到家的温情,还有“卡片抽抽乐”“菩提家书”“年度勋章”..

文|净峰记录点滴成长,一路携手同行。本次班级庆生活动非常圆满,感恩所有一起参与和承担的小伙伴们!2019年10月22日,一个宁静的午后,伙伴们陆续赶到了虎跑公园。吃饭的..

文|汪霞生日,顾名思义孩子出生的日子。这一天承载着父母的满心期盼与喜悦,这一天母亲忍着常人无法忍受的剧痛,这一天孩子在一片哇哇啼哭声中来到人间,从此带着父母心底..

分享前,祝愿大家新年吉祥。提起笔,回顾自己做实习辅导员的历程……班级师兄都考辅助员那期,我由于胆怯未能参加。后来觉得大家都承担义工了,那我也做吧。现如今的我也是..

文│觉梵思念无声,心在朝与暮;等待无语,情在晨与夕。有的人,见与不见,皆在心中;有些情,念与不念,都是温暖。生命之中总有太多的感动,难忘的是你灿烂的笑容,伴我一..

——记三级修学西园寺如意班第一届庆生会文︱李易敬图︱唐雪琴、李腾峰等冬月,户外气温已显寒凉,但这丝毫挡不住如意班师兄们热情的脚步。今天是一个特别而喜庆的日子——..

从小就在佛化家庭里长大的我,去年十一月开始参加读书会,今年三月份正式进班学习,目前已经学习10个月了。其实在进班之前,我一直觉得自己各方面都还不错:从小在佛化家庭..

问:什么叫不退转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大安法师答: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无上正等正觉——大乘的佛果。怎么才能不退转?还真得要念佛号,当我们信愿持名的时..

天台宗把菩萨道的修行分成二个次第:第一个叫做缘修(缘就是因缘),第二个是见道位以后叫真修(真实的真)。 我们刚开始发了菩提心,其实我们内心的空观跟假观的力量还非..

问:大师您好,我自己很容易为一些小事而感到烦恼,也很容易被别人一些细微的言行举止激怒。我知道这样不好,但是克制不了自己,请教大师应该怎么办。星云大师答:你的这个..

佛陀提出了四种譬喻来解答富楼那尊者心中的疑惑。两种譬喻是说明“达妄本空”,另外两种譬喻是发明“知真本有”。我们看这地方两段:一,喻妄因妄果其体本真;二,喻真智真..

如何才能解脱?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现代人最大的问题就是心态不好,时时纠缠于烦恼中,需要缓解,需要释放。那么,烦恼究竟是什么?怎样才能从源头根除?这就需要知道,..

问:我这几天修行很精进,为什么还很烦呢?是什么原因呢?大安法师答:修行精进几天,你就没有烦恼了?无量劫以来的烦恼犹如油入面哪!那是浩浩的见思惑呀!所以你修行越精..

在罗阅祇城有一个婆罗门,他听说舍卫国人民孝养父母,信仰佛法,而且善于修道,并供养佛、法、僧三宝。他心中十分向往,便想去舍卫国观光并修学佛法。到了舍卫国,他看见有..

问:发了心之后,如何能长期护持呢?索达吉堪布答:我们发了菩提心的人,如果没有抓住这两点励力对治自己的染污心、好行无义心,根本不可能护持菩提心。有些人经常想:什么..

腊月初八,是本师释迦牟尼佛的成道纪念日。早在公元前623年,印度诞生了释迦牟尼佛,他在人间的寿命是八十岁。因此,我们知道,释迦佛是一位历史人物。他的出家因缘是因为..

问:我是个脸皮薄的人,社交圈子很小,不敢当众讲话,害怕出丑,内心非常苦闷,要如何才能摆脱这种烦恼?弘恩法师答:这个问题认识的很清楚,所谓的脸皮薄、脸皮厚,都是一..

菩萨是印度语「菩提萨埵」的简称,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凡是觉悟到生命苦空无常,发起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人,不论出家在家,不分地位高低,只要能发菩提心..

一、菩提心的利益及其重要性我曾反复强调过菩提心的重要性及其利益,也要求大家修菩提心,但大多数人不一定知道菩提心的具体修法,所以此处具体地讲一讲。有了菩提心才能够..

问:弟子觉得自己福报与相貌都很差,与人交往时常感到卑怯,不能做到随喜功德且常生妒忌,请问法师如何克服这种烦恼大安法师答:你这个问题正好把你这个福报与相貌都很差的..

【编者按】在一诚法师担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期间,他弘教育人,且不忘造福社会,积极参与公益慈善事业,推动佛教的对外交往,努力促进宗教和睦,被教界誉为佛门领袖,禅门尊..

都说辅导员是成长最快的,可以迅速增长慈悲和智慧。我相信,导师也是这样说的。于是我内心蠢蠢欲动,观待时机,赶快上岗。一切顺理成章,一路过关斩将,我很快成为了实习辅..

世人若修道,一切尽不妨。常自见己过,与道即相当。色类自有道,各不相妨恼。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烦恼大多是盯着别人而得到的。在我们做到不到像《坛经》所说的“……世人若修..

我们读佛学院的时候,有些很聪明的师兄弟,很会读书提问题,旁征博引、前后联系,喜欢到处讲、到处说,非常有逻辑性,后来大多成了只会讲经说法的名僧,而那些不太会说话,..

问:如果内心对他人还有嫉妒心,这跟菩提心之间会不会有冲突?索达吉堪布:当初在十方三世诸佛菩萨面前承诺:“从今天乃至菩提果之间,我要度化天边无际的一切众生,让他们..

孤独无援时,不妨试一试佛法Feelinghelplessorlonely?LookintotheBuddhadharma每个人都难免生老病死,Foreveryone,theexperiencesofbirth,aging,sickness,anddeatharesimpl..

晨起缘念,让我们从发起一个坚定而明确的动机开始!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念佛、修行、生活。把心的焦点扩及他人,逐渐消磨以自我为中心的惯性,使令身口意真实地皈依、融入..

问:自己不时会想到要“度化一切众生”,这是否说明愿菩提心比较容易生起来?索达吉堪布:很多人认为自己已有了愿菩提心,但这需要详细观察。没有遇到怨敌时,好像很容易想..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