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开示:《佛说不清净布施》南怀瑾先生讲授佛告诉毗耶娑,有人虽做了好事,但挟带了功利性的不清净心理,不算真布施。他列举了三十三种不清净、不纯净的布施:第一种,..

总结:1、只修命,不修性——修性才能成就法身。禅宗的最高处就是认识了法身,不经过法身成就,见地就不清,亦不能谈修持,所以五祖对六祖说,不见本性,修法无益。2、只修..

这里有同学提两个问题,第一个是问,修行要一门深入,或持咒或念佛或观想,那密宗三密瑜伽怎么说?第二个问,修净土法门,可以为了消业障先修准提法门,再回头念佛吗?第一个..

学佛者的基本信念——华严经普贤行愿品讲录南师怀瑾先生讲于十方禅林寒假共修会一九八五年元月你们目前这几天用功修持准提法,一开始还算精进、专一,但是连续的几个七期,..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棁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第九章》首先他说:“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可作两个..

一信徒问师:师父,请问,如何是开悟的境界?师答:我们修行而开悟,就是为了得知生命的本质和宇宙的真相,从而逃开自己给自己设置的罗网,让心灵在实相的天地里自由飞翔,..

我们所修的密宗其中殊胜的仪轨,都包含二利的修法:自利利他。比如我们观想本尊,先观种子字,观种子字时,发光做二利,种子字变成了本尊,本尊的心间发光再做二利,所以称..

一信徒问师:师父,我随着一位师父学习禅修好长时间了,从起初的不懂到现在,上座后有一些殊胜的境界,这是不是就证明我的修行在逐渐进步呢?师答:阿弥陀佛,随喜您精进修..

行布施得大功德(资料图)你想要成佛,那你首先就要发心做菩萨,你要做菩萨,就应该像菩萨一样不执着于六尘之相而行布施。我们要知道为什么要不住相布施,这在《金刚经》里面..

开悟并不等同于成佛(资料图)开悟并不是修成,更不是成道。开悟只是明“理”而已;而断烦恼、证菩提的修行才是“事”。“理可顿悟,事须渐除”。所以称开悟的禅宗大德“成佛..

《金刚经说甚么》-第五品如理实见分、非相和空、法报化体相用、莲花生、身相的执着、第五品偈颂第五品如理实见分【须菩提。于意云何。可以身相见如来不。不也。世尊。不可..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而终。有几个朋友的长辈,晚上吃饭,跟儿女还在谈笑,自己一边讲,我累了,就这么一靠,走了!我的母亲一百岁走的,素..

以佛法来讲,一切人生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什么叫净心呢?平常无妄想、无杂念,绝对清净,才是净心。有妄想,有杂念、有烦恼,是..

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摄影:张新华)心即是佛,佛即是觉,此一觉性,生佛平等,无有差别。空寂而了无一物,不受一法,无可修证,灵明而具足万德。妙用恒沙,不假修证。只因众生..

中国人以农立国,讲究吃饭。其实一个人身体真正需要做燃料、能量的饭量只有半碗,如果吃三碗,其余两碗半都浪费了。有许多消化不良的渣子,变成大便排泄出来,还有许多是供..

现在这个社会,寿终正寝也办不到了;当然,最好是无疾而终。有几个朋友的长辈,晚上吃饭,跟儿女还在谈笑,自己一边讲,我累了,就这么一靠,走了!我的母亲一百岁走的,素美..

很多初入佛门的信众,由于对佛教名词比较陌生的缘故,因此在阅读佛教经典时会产生一种错觉,觉得佛法离自己的生活很遥远,而实际上并非如此。佛教的最高境界是什么?(资料图..

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另外一个表达。一心不乱,诸多的注经家又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说,事一心不乱就..

我们这个色身会生老病死,终有一天要丢弃,是没有用的东西,我们要舍身,利用这躯壳来修苦行,磨炼它,不要太顾惜它,以去掉对这个形相的执着。一个苦行修圆满的人,他的心..

念佛三昧可见佛念佛三昧怎么理解?在《阿弥陀经》里面会谈一心不乱,一心不乱就是念佛三昧另外一个表达。一心不乱,诸多的注经家又分为事一心不乱和理一心不乱。蕅益大师说..

佛告诉文殊菩萨,众生具有劣根性,喜欢乖离,喜欢破坏人,天生的喜欢破坏团体,喜欢破坏别人的事。……古人两句话:“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人与人见了面,一定..

“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学而》篇中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一个人一生没有人了解,虽有学问而没有发展的机会,还是不怨天、不尤人,这种修养是很难..

大业,日新之谓盛德。下面他解释几个名词。什么叫做大业?富有之谓大业。真正富有才叫做大业,什么人富有?人都很贫穷,只有天地、自然最富有。天地为什么这么富有?天地制造..

经验越多,讲话就只好保留一点,这也是一种修养的工夫。如果年龄增加,人情经过多了,把人事看透了,而转来对自己的朋友,非常厚道,宁可你不对,我不挖苦你,不刻薄你,仍..

“以持正法,起于喜心”,以修持正法的心情来生起喜心,这里都是讲菩萨四无量心:慈、悲、喜、舍,是学大乘菩萨必须要培养的心情,也就是我们必须培养的情操。我们读佛经真..

《药师经的济世观》根据南怀瑾先生于一九八一年为了十方书院的出家同学作的演讲录音编辑而成。南怀瑾先生在讲解这本经典时,深入极微细处,并以自他人生经历,举例融会经义..

禅悟管理是管理的最高境界管理的目标:回报员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管理分三种境界、五个层次。初级境界:物的管理第一层次:感性的管理——“自习课”摸着石头过河,凭..

年龄越增加,经验越多,讲话就只好保留一点,这也是一种修养的工夫。如果年龄增加,人情经过多了,把人事看透了,而转来对自己的朋友,非常厚道,宁可你不对,我不挖苦你,..

原始反终,故知死生之说。精气为物,游魂为变,是故知鬼神之情状。庄子以为人生最大的问题,就是人怎么生,怎么死。宗教家也在追求答案。宗教家认为,有一个高人创造了我们..

修行想要成功,打好基础非常重要,而观修无常,就是非常关键的基础。无常观修得好,则修持任何法门,都容易获得修行境界;反之,如果无常没有修好,不论修持任何高深的大法..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