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严经》里有一句偈:欲为法门龙象,先作众生牛马。佛门戒律也有规定,刚出家的沙弥在头五年里,是没有资格学习佛法的,因为刚剃度的出家众属于身份卑微的小众,德行尚浅..
关于人类起源的说法,科学里有“进化论”,说人是从最原始微生状态,若干亿兆的逐步进化演进,最后从猿猴变为人。佛教里说:“人的始祖,是从光音天来的。”这与现代科学理..
问:师父,初学佛的人,怎么去面对顺境和逆境呢?慧广法师:不管你是初学佛法还是资深修行人,顺境和逆境,这些显现都是自然的,其实没有什么,若是你自己不去执着,能够放..
老话说,学佛一年,佛在眼前;学佛两年,佛在天边;学佛三年,佛化云烟。这是许多初学佛法的人,都会遇到的一种状况。他们感到迷茫、困惑、不知所措,甚至于还会退失道心。..
佛法虽有三藏十二部典籍,八万四千法门,但有着共同的要领;而在修学上,也有基本的规则。无论选择什么宗派,也不论修学什么法门,都绕不开这些要领和规则。倘若忽略这些根..
佛法是心法,佛法这个心法如果不懂,我们用尽一切办法,都是生灭,无法解脱,无法自在,也没有办法体会涅槃的妙心。涅槃是整个佛教的中心思想,离开了涅槃,佛教就会变成生..
昨天有一个人问我他说:“师父,我学了很多,为什么还不行呢?”我说:“你学了什么?”他说:“有时候念大悲咒,或者念佛,又参禅,又诵经,又搞这个、又搞那个,但是还是..
慈,是给予一切众生慈爱与安乐;悲,是因为知道众生受苦受难,内心发出强烈想要救度众生远离痛苦的心。我们常常将慈心和悲心,合称为“慈悲”,是希望众生能够得乐、离苦之..
《杂宝藏经》里曾经讲过一个故事:一对夫妇,男人建塔造庙,死后生天.他的老婆很想念他,就经常去扫老公生前造的塔庙.有一天,他对老婆说:我是你老公,我造庙的功德,生天上了,看..
在学佛的人中,有两种现象比较普遍,一种是每天忙于世俗应酬而没时间学佛,另一种干脆就放弃了世俗生活、放弃了世俗责任,只管自己念佛诵经。其实,这两种方式都是不对的。..
佛教徒学佛目的,是在以智慧及慈悲来自利利他。而不是以怪力乱神及称圣称佛来迷惑众生。智慧必然是合乎因缘观念及因果观念的。必然是合情合理的、慈悲的表现。不在于讨好殷..
如果你觉得自己信佛,对佛菩萨的信心一定要从心里去播种。一首藏族民歌唱得好,“不是菩萨不显灵,只怕半信半疑人。”这句话回答了所有信佛人的疑问:佛菩萨到底用何种方式..
现在有所谓佛法、佛教、佛学、与学佛,四者之范围虽差不许多,可是其中多少是有些不同的。何谓佛法?曰佛者具足云佛陀耶,译云觉道。觉有自觉、觉他、觉满,亦曰知觉、觉悟..
问:学佛过程中有一个困惑,会发现有的人越来越淡漠,对什么事情都不在意,这是如莲花不著水的状态吗?答:这是一个很糟糕的状态。因为对什么都不在意,这不是在修出离心,..
末法时期,佛在经里说,诸佛派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来住世,来弘扬教化。那么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住在我们这个世间,助佛弘扬教化。诸大菩萨和诸大阿罗汉和我们世间人一样..
在中国人眼里,提起财神,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很多人也都有拜财神的经历。但是财神崇拜是怎么回事,就不一定人人都知道了。其实,早在远古时代,人们崇拜万物,敬天敬地,..
戒名曰知止,就是世间人说的知道停止的地方。换一句话,就是知道什么事不可多做或者不能做。这代表佛弟子智慧的成熟,对于人生的自我确认有了真实的内容。佛陀说受持三皈依..
学佛,有从理入,有从行入,但不管从哪个门入,目标都是一致的,故学佛首要的是建立宗旨。根本抓住了,其他一切都是支分,是方法,是步骤;根本没抓住,就会抓住这个否定那..
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一个目的。做事如果不预定一个目的,不但浪费时间,徒耗精力,而且结局也决不会收到美满的效果,甚至或会留下许多懊悔,造成自己一生的遗憾和不幸!学佛..
网上有一句很火的话,相信很多人都听过:“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而是,我在与你说话时,你却在低头玩手机”。如今身处互联网时代,手机俨然已经成为现代人生活中必..
每一种宗教都劝人要有信仰,但是究竟要信仰什么呢?古人说:就有道而正焉。良禽也知道择木而栖,忠臣也知道就明君而仕,何况信仰,也要选择好的对象。那么,我们所信仰的对..
心是世间和出世间的共相,万法是心的别相。五种心,前四种都是刹那生灭的心的概论:1、肉团心:形如芭蕉花蕾,生在人的肉体之内,是一种无情物质,生理机构,而世人拿它当..
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1.如说修行供养按照佛陀所说的种种法门修行,也就是依法修..
佛法的整个修行方法,也就是学佛要有十种心,这十种心是个次第:一、信心,要信三宝、信因果,信法的不可思议。二、因果心,有信心以后,就要断恶修善,了解因果、深信因果..
现在信佛、学佛的人很多,但是正知正见的人很少。假如没有正见,就好比目标看错了,方法用错了,一旦见解错误,就是信佛、学佛,还是很难得到利益。学佛的正见有四点:第一..
因为《金刚经》说“应无不住”,所以我们一定要学习。不住不是不面对,只是不应该去住着其中;但是因为我们已经住得很久了,所以烦恼和轮回,要改变实在太难。这里的净心就..
佛法不坏世间法,「恆顺众生,随喜功德」,不顺人情不是佛法,佛法顺人情。以智慧顺人情,不迷,那是佛法;以迷顺人情,那是世法。世间人迷惑,不能通情达理,跟佛菩萨不能..
“慎独”出于《礼记·中庸》:“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意即一个“志于道”的君子,即使在私下,别人看不到、听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