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莲文书院贤竹法师

佛在世的时候,有两个婆罗门,哥兄弟两个人。哥哥叫大军,弟弟叫小军。哥哥订婚了,订婚了没结婚就到远方去做生意。做生意,很久很久也不回来,那么他的未婚妻的父亲就着急..

这个故事出在《佛本行集经》,这个故事怎么说的呢?大海里边有一种叫虬龙。虬。这个龙是有角的,它可能没有角,叫做虬。它们也是有夫妇的,它的太太怀孕了,怀孕了以后这身..

禅宗的洞山禅师,在禅宗里面是有名的一位大禅师,像雪峰禅师,都是了不起的禅师。结夏安居圆满了,洞山禅师对大众说:结夏圆满了,各位大德东去、西去(离开这里,要到别的..

尔时,佛告长老舍利弗:从是西方过十万亿佛土,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今现在说法。前面的通序是一个一般性的说明。我们从一般性当中很难看出本经的内涵是什..

无量宝交络,罗网遍虚空,种种铃发响,宣吐妙法音。此四句,名庄严虚空功德成就。佛本何故起此庄严?见有国土,烟云尘雾,蔽障太虚,震烈雨+替(cn)霍,从上而堕,不祥烖..

唐贞观五年,有隆州巴西县,令狐元轨者,敬信佛法。欲写法华,金刚般若,涅槃等,无由自检。凭彼土抗禅师检校。抗乃为在寺如法洁净,写了下帙(zh)。还岐州庄所,经留在庄..

淫戒的重点是在「其心不淫」。什么叫『其心不淫』呢?它的意思不是说你在佛堂拜佛,在那个地方静坐持咒,然后你都没有起烦恼,不是这个意思。你这样叫「缘缺不生」,不是其..

当然,这个地方就讲到,方法是很重要,观照力是很重要的。我们要想一个问题:我们每天持大悲咒,大悲咒总持观世音菩萨所有的功德。观世音菩萨持大悲咒的时候,不得了,成就..

才劝往生言著相尽思贪恋却迷蒙在中国自古以来的佛教修行当中,主要是两个大流派:一个是禅宗,一个是净土宗。这两个宗派的门庭施设各有善巧方便。禅宗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佛教兴衰在人事的和合。在《涅槃经》上说:魔王要是看到有两个普通的居士在斗争,他内心起欢喜心,但是这个欢喜的相貌不是很明显;这个魔王要是看到两个住持正法的菩萨互相..

问:福善祸淫,不过生时受报耳。若人而既死,则形神消灭。纵有罪业,何从受报?周安士《欲海回狂》这是关系到人生哲学的一个重大问题。形体就是我们这个四大,四大的这是色..

后周道丕法师,是陕西长安贵胄里人,自幼抱著出生的宏愿,七岁就出家做和尚。十九岁时,长安发生战事,带著妈妈到华山逃亡,住在山洞中,那时因为兵灾的影响,米价很贵,没..

《西游记》中唐玄奘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尽人皆知。正本,就在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张夏镇,也曾有一位唐三藏法师,法号义净。他也是唐代高僧,也有三个身手..

露台宗十七祖法名知礼,俗姓金,字约言,四明(今宁波)人。七岁出家,十五岁受戒,廿岁从义通学习露台教义,为北宋朝廷所仰重。但是到了天禧元年(一○一七年),知礼俄然..

慧思(五一五~五七七年)是南北朝时的和尚,十五岁出家,专诵《法华经》,被奉为天台宗的三祖。据传,慧思学通《法华经》是彻底靠自己的忠实,致使菩萨感动的成果。慧思仍..

我常说:开悟很困难,往生很容易。修行人要大彻大悟,见到平等的空性。禅宗云:圣人见体,凡夫见相。圣人看到毕竟空、究竟平等的心性。毕竟空的平等心性是圣人所见到的境界..

又,人之将死,热气自下至上者,为超升相;自上至下者,为堕落相。故有顶圣眼天生,人心饿鬼腹,畜生膝盖离,地狱脚板出之说。然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切不可..

为人子者,于此留心,乃为真孝。若依世间种种俗情,即是不惜推亲以下苦海,为邀一般无知无识者,群相称赞其能尽孝也。此孝与罗刹女之爱正同。经云:罗刹女食人,曰:我爱汝..

不要把念佛往生看得那么容易,感应不上,也是往生不了的。怎么感应?就是深信切愿,一心念佛,才能感通得上。如果是泛泛悠悠的,临命终时还是那些世间的念头起主宰。或者就..

学佛就是向佛学习,学习佛是如何觉悟的。佛就是觉,《六祖坛经》上讲,迷即众生,觉即佛,一念迷即众生,一念觉即佛。生佛之间,只是一字之差。看似简单,可是真要觉,却不..

楞严经中讲有个琉璃光法王子,他在因地的时候,先观察外在世界是动的,然后得知:外在世界动是因为心中有在动。之后他回光返照:我心中的「动」从什么地方来?又将往哪里而..

从二谛圆融的角度,什么叫做唯心净土呢?说一个真实通达空性的人,他的心情是炽然的求生净土,他明明知道娑婆世界是空,但是他非常的厌恶娑婆世界。为什么呢?虽然生体不可..

楞严经中,虚空藏菩萨说,他在因地以观察虚空无边,观察四大地水火风是无依,就是它是「没有自性」的,自性空的,它只就是我们妄想生灭的因缘把它变现出来,心生则种种法生..

南无阿弥陀佛

导航菜单